“两面派”大体有两种含意:一是,指对斗争双方都不得罪,都敷衍讨好的人;二是,指明一套,暗一套,阳奉阴违,口是心非,当面说得好听,背地又在捣鬼,伪装革命的政治骗子。
“两面派”这一词原来未曾用过。以前多用“两面手法”、“两面三刀”形容那些当面一套,背地一套的人。《红楼梦》第六十五回对王熙凤的描写是:“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笑着,脚底下就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直到60年代,“两面派”一词儿才多次出现,而且被广泛使用,已成了尽人皆知的熟语了。
传统小说《镜花缘》第二十五回塑造了一个神奇的“两面国”。书中有这样精彩的描述:唐敖和林之洋来到两面国,“原要看看两面是何形状,谁知他们个个头戴浩然巾,却把脑后遮住,只露一张正面,却把那面藏了,因此,并未见两面。彼此一经交谈,他们那种和颜悦色,满面谦恭光景,令人不觉可爱可亲,与别处迥然不同。后来一人同他说话,一人走到此人身后,悄悄把他浩然巾揭起。不意里面藏著一张恶脸,鼠眼鹰鼻,满面横肉。他见了唐敖,把扫帚眉一皱,血盆口一张,伸出一条长舌,喷出一股毒气,霎时阴风惨惨,黑雾漫漫。唐敖不禁大叫一声‘吓杀我也!’林之洋正在同他说笑,那人知已识破他的行藏,登时就露出本相,把一张好端的脸变成青面獠牙,伸出一条长舌,犹如一把钢刀,忽隐忽视……”
看!作者把这个“两面国”里的“两面人”描写得多么维妙维肖:正脸“和颜悦色,满面谦恭”;背脸却是“鼠眼鹰鼻,满面横肉”。这不正是社会上“两面派”的真实写照吗?“两面国”当然并无此事,不过是作者的杜撰,用以讽刺当时那些道貌岸然,而心狠手辣的“正人君子”。那么,而今人们所指的“两面派”不是也可以从此找到渊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