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
细雨纷飞,愁绪万千
今天是清明节,也是全国哀悼日!
“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节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它也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是一个扫墓祭祖,祭奠先人,缅怀情谊的肃穆节日,也是一个亲近大自然,踏青游玩的节日。
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融合了寒食节的禁火、冷食习俗,春秋晋文公时期,将寒食节后一天定为清明节,相传是为了纪念介子推。
发展到汉代时,寒食节又被称为禁烟节,因为这一天民间不得举火。唐朝时期,清明节便与寒食节并为一天。宋元时期,清明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
时至今天,清明节也已经成为了重要节日,并与我国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历朝历代,都有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关于清明节的诗词歌赋。比如最广为人知的就是杜牧写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还有陆游写的“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包括黄庭坚写的“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等等,不计其数。
今天,一更就列举唐朝晚期诗人韦庄写的两首清明节诗。通过赏析,看看你们更喜欢哪一首?
首先来看这首《遣兴》
如幻如泡世,多愁多病身。
乱来知酒圣,贫去觉钱神。
异国清明节,空江寂寞春。
声声林上鸟,唤我北归秦。
韦庄出生晚唐时期,早年屡试不第,年近六十,才终于得中进士,被朝廷任命为校书郎,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可惜晚唐时局动荡,宦官当权,奸臣当道,最终官逼民反,各地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其中攻势最猛的当属剑指长安的黄巢义军。
结果我们都知道,黄巢起义军队一路畅通无阻,进逼长安,唐僖宗吓的屁滚尿流,竟命太监田令孜,指挥军队迎敌。此时的唐朝江河日下,军队毫无战斗力,不多久便被黄巢攻进长安城。
韦庄侥幸躲过一劫,虽生活贫苦,四处流落靠乞讨生活,但心中无时无刻不牵挂着故乡长安,梦回大唐。就在这一年清明节,韦庄写下了这首《遣兴》。
清明时节虽有祭祀习俗,此时也正是春暖花开,世人游春踏青的季节,但韦庄心中的清明节,却是凄风苦雨一片悲凉。他因忧思故国而多愁绪,唯有借酒消愁,体现出韦庄心中难掩的思乡情切。
“异国清明节”唯有“空江寂寞春”了。那林间鸟儿的一声声悲鸣,仿佛是在呼唤他北回故乡长安。
虽然后来唐僖宗利用李克用,将黄巢赶出了长安,但李克用出兵,并非为迎僖宗还朝,而是为了自己要占据长安的野心。
果不其然,后来李克用将唐僖宗逼至凤翔,四处躲藏,居无定所。时光渐逝,黄巢起事已过十余年,但韦庄梦回故乡长安的日子,却依旧不知何期。
再来看时隔几年后的《长安清明》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文德元年,唐僖宗李儇驾崩,年仅27岁。唐昭宗李晔在宦官杨复恭的拥立之下,正式即位,此时的韦庄才得以回到已阔别十一年的长安。
辗转几年后,乾宁元年,年近六旬的韦庄终于得中进士,被朝廷任命为校书郎,才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此时的他初入仕途,满怀抱负,有着一腔复兴大唐的热血,恰逢又一年的清明,于是写下这首《长安清明》。
他依稀还记得长安城往日的繁盛景况,再到又一年的清明节,心中满怀振兴之望。
但晚唐颓势依旧,又岂是他能左右?
唐朝晚期,各地节度使便拥兵自重,抢占地盘,不断打动战争,唐昭宗也很快被节度使李茂贞逼出长安。韦庄一心忠唐,于是一路追随昭宗逃亡。
此时的大唐早已如同飘零的浮萍,虽然后来跟随唐昭宗回到了长安,但唐昭宗一直受制于宦官、李茂贞与朱温。
韦庄见此情景,对大唐国运心灰意冷,彻底绝望,决意离开长安,告别大唐!
天祐元年,唐昭宗被宣武节度使朱温所杀,时年38,不久又立昭宗儿子李柷为帝,即唐哀帝。三年后,朱温通过禅让的形式,夺取了唐哀帝的帝位,代唐称帝,建国号梁,史称“后梁”。
大唐灭亡后,他就再也回不去长安了 ,每年的清明节,长安依旧是他心中的隐痛。
韦庄工于写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他以近体诗见长,律诗圆稳、音调响亮,绝句包蕴丰满,发人深省,注重于作者情感的抒发。
唐朝末年,韦庄在诗坛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忠于唐王朝是他思想的核心,忧时伤乱为他诗歌的重要题材。
他的这两首清明诗,虽表面写的清明佳节,但实则是反映了唐末动荡的社会面貌。不但蕴含着韦庄忧思国运,对大唐的忠心,也诉说着晚唐风雨飘摇的国家命运。
读完唐朝诗人韦庄的这两首清明节诗,你最喜欢哪一首呢?
是《遣兴》,还是《长安清明》?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参考资料:《韦庄年谱》《唐才子传·卷十》《古诗词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