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在孔子时代,士大夫见面的时候,经常借吟诗来表达自己的观点。那在我们现代呢?学古诗还有什么意义呢?我觉得也是“不学诗,无以言。”不学诗不是不能说话,而是说话难免会“言语无味”,连带着“面目可憎”,就是说你这人太“俗”,学诗能让能从“俗”变成“苏”。
一.诗与美同在
1.风景美
古诗凝练美好,“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吟诵时变得清晰,一句诗就是一幅画,从纸上进入我们的心中。
2.意境美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夜晚登上小楼,回忆起当年在洛阳游玩.所以上阙直接就写当日游洛阳时的一次聚饮:回想起当年在午桥上一起喝酒。。。不过只聚会喝酒,却有如此美好的意境。
3.心境美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潇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 于沙湖道中遇雨所做。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表达了诗人豁达坦荡的心境,是否能够感 染我们,让我们在吟诵的时候也能使心境平和,不再焦躁和急切。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洒脱“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清廉,孔子说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的纯净清澈,能给心灵以涤荡。
二.诗是到不了的远方
高晓松: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 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要勇往直前的飞翔 没有到不了的地方”我们要飞去哪里,不就是梦想的远方。远方在吸引着我们,因为远方有希望,但是到达之后未必不会失望。海子说:“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他说的对,山的那边还是山,海的那边还是海。
一旦目标达到,我们便不再期待,没有惊喜。但诗里的远方是永远无法到达的。
1.古诗里的远方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然而我们慕名去了庐山,看到瀑布,它真的有三千尺吗?庐山的瀑布没有,李白的庐山瀑布却有,并且让我们相信,真的有一座庐山瀑布,它宛若银河落下九天。我们一直渴望看到。
2.古诗里的远方是“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我们纵然到了寒山寺,也听不到张继“月落乌啼”那晚听到的钟声。所以我们站在那里,向往的是千年前的夜晚,那晚的诗人,和那个时代的诗僧寒山。一次次的我们在去那个夜晚的路上,始终不能到达,始终心怀向往。
3.古诗里的远方是“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诗人在西塞山怀古,西塞山在远方的远方,我们看到诗人在到不了的远方,我们想越过诗人去他到不了的远方,更生向往。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们这些芸芸众生普通人,通过诗看到不可及的远方,使我们有所向往,使我们学着牡丹一样盛开。苔花虽小,心却不小。
三.古诗是中国人的血脉
郦波老师在诗词大会场外对观众说:就是我们这种中国优 秀的传统文化,在雷海为身上绽放出光芒,更能证明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诗词的伟大,我们文化血脉的伟大。
诗歌传承千年,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中的诗,诗以凝练的词句记载着历朝历代上到皇 家下到平民的事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