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岳阳楼与洞庭湖
地史馆NO.72
洞庭湖,古称云梦,早在秦时期,《尚书》、《周礼》、《尔雅》等古籍就有关于楚地云梦泽的记载,而“梦”便是当时楚国对湖泊的称谓。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留下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千古名句。
先秦时期,云梦泽在长江以北,并不是现在长江南边的那个洞庭湖。《史记·货殖列传》:“江陵故郢(yǐng)都……东有云梦之饶”。《河渠书》:“于楚,则西方通渠汉水云梦之野”,意思是说:从郢都(即江陵)凿渠东通汉水,中间经过云梦,这也说明云梦泽在江陵以东的江汉平原上。
先秦时期的洞庭湖
当云梦泽还在湖北的时候,长江的南边有一个小湖,屈原还在《九歌·湘夫人》中写下了“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句,寄托相思之情。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下,云梦泽南移,与这个小湖合并,最后变成了“八百里洞庭”。
湘夫人
两汉时期,因为长江、汉江的泥沙淤积,荆江与汉江两江的三角洲逐渐合为一体,汉朝在合并的三角洲上新设置了华容县(这个新设置的华容县,后来还给了曹超一击暴击)。
东汉时期的洞庭湖
后来泥沙越积越多,三角洲也不断向东、向南发育,原先的云梦泽不断萎缩,锐减近半,长江也开始南移寻找新的分水道。到了东晋永和年间,长江分出了沧水,冲入洞庭湖平原,与原先的“洞庭波”合并,形成了一个更大的新洞庭湖。这个新的洞庭湖比现在的东洞庭湖稍大,大约可算“五六百里”。
南北朝时期的洞庭湖
唐宋时期,南方的经济活力超过北方,古人对治理长江愈发重视,而荆江便是长江防汛的重中之重。随着大堤防坝的不断修筑,江面束狭、泄洪不畅,洪水位开始抬升,每当出现大洪水,在溃堤和人为引流的作用下,整段荆江大堤形成了“九穴十三口”的格局,其中"北岸凡五穴六口,南岸凡四穴七口"。决口分流长江洪水,将洪水导入南岸的洞庭湖地区,洞庭湖呈现明显扩涨之势,湖盆向西、向南伸展,吞并了青草、赤沙等湖群,连成一片,浩浩汤汤。形容湖水波澜壮阔的“八百里洞庭”一词便开始在这一时期的诗文典籍中出现。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北宋时期的洞庭湖
明清时期,长江含沙量增长,荆江已然变成了地上河。明代嘉靖朝开始,明政府采取“舍南救北”的方针,将北岸穴口全部堵住,在南岸保留太平、调弦两口,将洪水引入洞庭湖。清代延续了明代的方针,但因为溃堤,南岸又多了“松滋”和“藕池”两个口,形成四口分流。
明朝时期的洞庭湖
洪水带来了大量的泥沙,湖床越淤越高,一遇洪水,洞庭湖必泛滥四溢,使得湖面不断向西周扩张,形成了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到清代道光朝,洞庭湖的面积达到了6000平方公里,是自先秦以来的最高峰。
清朝时期的洞庭湖
到了近代,洞庭湖走到了“湖生”的拐点,开始由盛转衰,进入有史记载以来演变最为剧烈的阶段,在100多年的时间里,水域面积由鼎盛时期的6000平方公里迅速萎缩到现在2691平方公里。
1852年到1934年洞庭湖湖区变化
咸丰二年(1852年)藕池溃口,在朝政腐败、财政拮据的情况下,竟未能修复,咸丰十年(1860年)再发特大洪水,将原先的藕池溃口扩大并冲出一条藕池河!同治九年(1870年),松滋溃口,缺因堵口不牢,同治十三年(1873年)再次溃口,又冲出一条松滋河!
至此,荆江四口分流入洞庭湖局面的正式形成,使得江湖关系发生巨变。四口之水,夺流改道,淹没了湘、资、沅、澧(lǐ)四水形成的三角洲,并迫使四水改变流向,四水和四口在湖内相互顶托干扰,彻底打乱了原有的水系格局。
洞庭湖“四口、四水”水系格局
水系格局的改变,使得泥沙更难排出,淤积在湖内,并且四口携带长江泥沙在洞庭湖西北形成新的三角洲,并迅速南东、向南推进。于此同时,人口的增长,人们开始向洞庭湖要粮食,在大规模的围垦之下,形成了人进湖退的局面。到民国35年,已形成岳临、苍梧台、注滋口、大通湖、飘尾五大区块,总计在268万亩。
枯水期的洞庭湖,宛如一条“河”
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加大了长江和湖区治理,但洞庭湖已“病入膏肓”,走到了湖泊的衰老期。到2000年,浩浩荡荡的800里洞庭,只剩下300里了。
一起看地图新版本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