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一首千年前的冷门唐诗,穿越时光,惊艳了日...

在中国的语言文字里,有很多词语不仅优美,而且充满了力量。比如“活着”,它的优美和力量不是来自于无谓的喊叫,也不是来自于鲁莽的攻击,而是来自于坚强地忍受,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苦难、悲伤和平庸。

可惜,很多时候这些美丽的文字是被人们忽视的。只有当它们以另一种状态出现在人们生活中时,人们才能切身体会到它们存在的意义。例如有着上千年历史的中国古典诗词,在面对人生的无常时,却因为邻邦的慷慨相助而火遍网络。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多么优雅而充满力量的语言文字啊!对此,很多网友感慨:为什么我们自己没有发现这么美丽的句子呢?就像这首千年前的冷门唐诗,很多国人都不熟悉。可今天,它穿越时光,不仅惊艳了日本人,更感动了无数国人。它就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一首绝美诗作《送柴侍御》。全诗如下: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对于王昌龄,很多热爱诗词的朋友都非常熟悉。作为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以“边塞诗”名扬文坛,被称为“七绝圣手”,与高适、王之涣齐名。其中,他的边塞诗名篇《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千百年来,传唱不衰。

然而,对于这首《送柴侍御》,人们并不熟知。如果不是因为日本国民捐赠给中国的物资上写有“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两句,可能很多国人终其一生都不会知道此诗!何其遗憾!又何其无奈!自己国家语言文字的美,我们自己却没有发现。

这首诗是王昌龄贬谪龙标(即湖南黔阳县)期间所作。从诗题及诗作内容可知,此诗是王昌龄为送别一位柴姓朋友而作。这位朋友将由龙标到武冈(即湖南邵阳武冈市),可能也遭遇了贬谪。“同是天天沦落人”,王昌龄与友人依依不舍。于是,便写下了这首深情款款的送别诗,惊艳了时光,温暖了岁月。

诗作首联“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浪漫深情,充满美感。在古人心中,明月照耀千里,可以寄相思,红叶枝横,可以诉衷情,这奔流不息的沅江水自然也可以代替诗人送君千里。江水汤汤,连接着龙标和武冈,就像我们之间的情意一样。想到这里,心中便不再有离别的伤感了。

现代社会,通信发达,古人的浪漫还有多少人懂得欣赏?对于古诗词的美,很多人不懂欣赏甚至还极其鄙视,认为其毫无用处,如同废话。可是今天,我们自己十分轻视的东西,却被他人发现了其中的美,这真是多么讽刺而可怜的事情!

诗作第二联“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一经网友转载,立刻惊艳众人。它先用肯定,再用反问,更进一层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两地青山虽然远隔,却同承大自然的雨露润泽,同顶一轮明月。如此,我和你又何曾分别两地呢?

作为边塞诗人,王昌龄也是个浪漫多情之人。如果说诗的前两联用“流水勾通”来表现自己与朋友在空间距离上的相近,那么后两联则是借“明月”、“云雨”的联想牵移,来表现自己与朋友心意的相通,既富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又富有鲜明的个性魅力,唯美浪漫。

在这首诗中,诗人应用自然中的各种意象,化“远”为“近”,化“两乡”为“一乡”,新颖而深情。同时,也冲淡了离别的伤感和人生的失意。这些句子看似出人意料,却又合情合理。诗人与朋友人分两地、情同一心,这份深情厚谊是青山云雨、明月流水阻隔不了的。这样美的句子,今天读来,依旧感动人心!

(注: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一首  一首词条  冷门  冷门词条  唐诗  唐诗词条  惊艳  惊艳词条  穿越  穿越词条  
诗词

 李升华七律诗 清明

清明清明每见不明清,满眼沉氛出泪城。痛语飞空三载续,哀鸣蔽野四方生。心中已浸纷纷雨,世外何存朗朗晴。枉有纸钱焚不尽,缘何苦楚竟难名?【注释】读唐杜甫《院中晚晴怀...(展开)

诗词

 童年的冬天在诗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今日读诗,偶遇杨万里的这首《稚子弄冰》,我忍不住哈哈笑出了声来,这不是写的几十年前的我吗?这曾经...(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