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李清照——此花不与群花比(四)

赵明诚回去后,便以"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的字谜方式,委婉地向父亲谈及此事。

赵挺之恍然大悟,便派人去向李清照求亲。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七月二十八日,一代文豪苏轼在北归京师的途中病逝于常州。

这位在诗、词、赋、散文、书法、绘画、饮食方面取得无人伦比的地位文学大家离去,似乎预示着什么。

李清照不会想到,多年后,她的名字将会与这个伟大的名字被世人提起。

就在这一年,李家答应了婚事。

想到那个明亮的男人,李清照心如小鹿。

她在出嫁前夕所写的这样一首《点绛唇》词:

蹴罢秋千, 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 袜铲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荡罢秋千起身,懒得揉搓细嫩的手。在她身旁,瘦瘦的花枝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她身上的涔涔香汗渗透着薄薄的罗衣。

突然进来一位客人,她慌得顾不上穿鞋,只穿着袜子抽身就走,连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下来。她含羞跑开,倚靠门回头看,又闻了一阵青梅的花香。

一个幸福的,聪颖高雅,首嗅青梅的女子展露无遗。

终于,李清照嫁给了赵明诚

这一年,赵明诚21岁,李清照18岁。

彼此的爱慕,共同的喜好,稳定的收入,让人羡慕的身份地位,还有彼此的才华。

这一切给了李清照理想的幸福。

婚后的小浪漫比比皆是,偶尔撒一顿狗粮,足足让世人感慨半年。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樽沉绿蚁,莫辞醉,此话不予群花比。——《渔家傲》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

对于这样的生活,李清照是满足的,是幸福的,是感谢的。

若没有后来的变故。

我相信这样的生活李清照宁愿生活一辈子,那怕夫妻之间偶尔小别离,那也是可以接受的,至少有期限的。

但老天爷没给她这个机会。

她的出生与离开,似乎从一开始就预示着要担起世人不能担起的责任。

她的人生似一开始就要给后世的女性树立一个榜样。

女人未必不如男人。

男人能做到的事情,女人不但能做,还能做得更好。

她的人生必须坎坷,才能配得上世人的期待。

公元(1103年),赵明诚开始为官,但其仕途并不平坦,加上宋朝延续的特色,党派的争斗比起大唐更厉害。

父亲赵挺之已经吏部尚书拜右丞,进左丞、中书门下侍郎,在这个职位上,不可能无所作为。

赵挺之开始于蔡京交恶。

这股政治因素开始影响李清照的婚姻。

早前平静,闲散,舒适,幸福的婚姻生活慢慢被打破。

这股风来得很快。

公元(1106),赵挺之进拜尚书右仆射。既相,与蔡京争权,屡陈蔡京奸恶。

朝堂上的你死我活是常态,仗着徽宗的宠爱,蔡京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赵挺之饱受打击之下,第二年在悲愤之中去世。

丈夫赵明诚遭蔡京诬陷,被追夺赠官,家属受株连。

仅仅一年的功夫,赵家从宰相之家变成了寻常百姓。

她不得不与丈夫一起搬到乡下居住,这种远离京城,远离权贵的生活,竟是他们人生当中难得的舒服日子。

他们彻底放开了心脏。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金石、字画和古玩,一件一件的看,一件一件的品尝。

每得一本奇书,便共同勘校,整理题签,得搭配书画器物,便仔细把玩,互相给予评价。

同时,夫妇二人在饭后还时常坐在归来堂中烹茶。两人指着满屋的书籍互相拷问对方,猜中的人先饮茶。以此为乐。

这样的日子,他们过了十三年。

如果说就这样了却后面的日子,我相信李清照是答应的。

但历史上绝对没有这样一个空前绝后的李清照

伟大的人物之所以伟大,在于她能承受旁人无法承受的苦难。

从中施展自己的才华。

李清照无疑是这样的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李清照——此花不与群花比  李清照  李清照词条  
诗词其他诗词鉴赏

 张衡——《四愁诗》

我所思兮在太山, 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这湘水深。侧身南望涕沾襟...(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