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lsm
图片/网络(感谢原作者)
一 齐梁永明诗体对格律诗的影响
诗歌作为有韵律的语言,最初的形式就是自由体民谣。春秋后期,出现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一般篇幅不长句子较短。战国时期又出现屈原等人创作的一种新诗体,称为《楚辞》。汉代出现了乐府诗。在《诗经》和乐府诗中,多数是四言诗句。到了汉代,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五言诗。从《诗经》到汉代五言诗,诗只有一个特征就是“押韵”。对于诗篇和诗句的长短都没有要求,诗句的内部结构更没有要求,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创作。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创作虽然基本沿袭乐府诗和五言诗的体裁,但是却出现了创新点。主要表现在:
(1)出现七言诗
据说汉魏之际曹丕的《燕歌行》是现存的第一首文人七言诗,南朝刘宋时期鲍照的七言诗对于诗的用韵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2)出现四声八病理论
南朝萧齐时期周顒发现汉字读音有平上去入四种声调。(现代汉语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取消了入声字的读音,把入声字分别直入其他声调中。)
同一时期学者沈约则研究诗句中声韵的协调,提出五言诗“八病”理论。
(3)出现骈文
南北朝时期,文章在汉赋的基础上逐渐要求句式要讲究对偶,句中字数趋向骈四俪六,声律要平仄配合,称为骈文。
(4)格律诗萌芽
上述这些新因素的出现,促使诗的体裁发生变革。齐梁时期曾出现讲究格律的“永明体”。这是格律诗的萌芽。这种讲究格律的诗体,直到初唐(公元618年),经历二百多年,才逐渐形成模式,为后来唐代格律诗的最终形成和完善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 格律诗的发展完善与定型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强大统一繁荣昌盛的朝代,诗歌创作是其最为辉煌的文化成就,唐诗被称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顶峰。当时写诗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普遍的风尚,也出现了李白、杜甫等一批伟大诗人,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格律诗作为一种新的诗体得以逐渐形成和完善并确立其主导地位,最终定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限定字数与句数
格律诗的基本要求就是绝句限为五言四句或七言四句,律诗限为五言八句或七言八句。
2.规定押韵声调
规定一致押平声韵。
3.规定诗句之间要粘对照应,
粘对照应,粘,就是平对平,仄对仄。在隔句中,平仄是粘连的。
对,就是平对仄,仄对平。在对句中,平仄是对立的。
4.规定绝句和律诗基本句式
规定绝句和律诗各自的四个基本句式,有利于学习者遵循。
5.规定律诗中二联必须对仗
规定律诗中二联对仗,不仅增添了诗的音乐美,而且突显了诗的修辞美。这些就是唐代格律诗的贡献。
三 唐人吸收和扬弃“八病”理论举证
唐代格律诗这一实践成果是在借鉴齐梁时期的“四声八病”基础之上完成的,吸收了“四声”理论,采用了“八病”(实际是28病,请看下文。编者注)说的合理部分,扬弃了阻碍诗歌创作的与汉语语言文字特点相违的不科学不合理部分。正因为如此,格律诗的篇章结构和声调音韵既规范工整,又保留了一定的灵活性,使诗的体裁在能够适应各种内容抒写的同时,充分展现出形式美和音乐美,得到普遍认同,不仅成为当时的诗歌主流,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唐朝时期,为了彰显格律诗,人们称格律诗为近体诗,而把之前的诗体统称为古体诗。具体如下:
(一)对前“四病”的音律科学合理性的肯定与吸收
1.平头
五言诗的第一句第一、二字不能与第二句第一二字平仄相同。不然就犯了平头的毛病。如:芳时淑气清,提壶台上倾。芳时、提壶同是平音字,这就是平头。换句话说,每联两诗句前两个字平仄不能一样,上句开头平平,下句开头也平平,无平仄起伏,就叫平头。
唐格律诗严格遵守这一规则,每联中的前两个字必须平仄交错,即,平平对仄仄,仄仄对平平。
2.上尾
五言诗的第一句第五字(出句最后一字)与第二句第五个字(对句最后一字)不能声调相同。不然就犯了上尾的毛病。如乐府中: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草、柳都是上声,犯了上尾的毛病。如古诗: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楼齐不同韵而平音是。换言之,每两个诗句结尾的字不能出现仄仄或平平,应该平仄交错。
如果说,“平头”是研究诗句的开头韵律,“上尾”则是研究诗句的结尾韵律。“上尾”说的提出是科学的,格律诗除了平起平收格式的首联两句都以平平同韵脚收外,其余的都错开了。这是对《八病》的遵循,同时也发展了诗歌韵律。
3.蜂腰
顾名思义是两头大,中间小。这句话的意思指五言诗一句内,第二字与第四字的声调平仄不能相同;每句第二字与第五字不能同是浊音声母而第三字是清音声母,即两个仄声字夹一平声字,现在被叫作“孤平”,不然就犯了蜂腰的毛病。如,《饮马长城窟》一诗: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第二字“从”和第四字“方”都是平声字,平仄没有错开。第二句第二个字“我”和第四个字“鲤”又都是浊音字(仄声字),中间的“双”则是清音(平声字,类似我们现在说的孤平),读起来两头重,中间轻,这就是犯了蜂腰的毛病。
这一理论奠定了格律诗“平平仄仄”或“仄仄平平”声调交错的基础这在格律诗中得到了严格执行。我们都知道“二四六分明”,即格律诗每句第二字、第四字和第六字必须平仄交错;每句第二字与第五字不能同。
4.鹤膝
五字句若首尾皆清音,中一字独浊,则两头细中间粗矣。如傅玄诗“徽音冠青云”,以清夹浊者是。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徽音”是平平,“青云”也是平平,而中间的“冠”字是仄声。即出现了“平平仄平平”句式,在五字诗句中就叫作“鹤膝”。
这在唐格律诗谱中无论五言还是七言都回避了,不存在这一现象。
今天,我们应该看到,“平头”、“上尾”“蜂腰”和“鹤膝”四条理论是专门讨论研究诗歌句子平仄规律的,是科学的,为唐格律诗句的抑扬顿挫音乐美的音律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唐格律诗句正是科学地继承发展这些理论观点,才创作出格律诗句的格律。
(二)对后“四病”非科学性的否定与扬弃
现在,我们继续研究后“四说”:
5.大韵
指五言诗两句之内不能有与韵脚同一韵部的字。如:汉《乐府》: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胡与垆同韵部,则是犯了大韵的毛病。又如阮诗微风照罗袂,明月耀清辉,微辉同韵者亦是。这一说就是我们现代人讲的“挤韵”。
看起来我们的老祖宗写《乐府》时就“大韵”或“挤韵”了,而唐代的诗人没有接受沈约的观点,依旧按照《乐府》的样式去写。所以翻开唐格律诗所谓“大韵”或“挤韵”现象到处都是,不足为奇。可笑的是,今天有人评价格律诗,仍旧大谈“挤韵”。可见缺乏知识了。
6.小韵
五言诗两句各句之间不能有同属一个韵部的字。如: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树与露,连与泉同韵部,则是犯了小韵的毛病。又如: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明、清同韵者亦是。
这一要求读者都能读懂。意思是说,一首诗歌中,除韵脚外的韵母,其他字的韵母也不能出现相同的。这一论述不符合诗歌创作实际。所以,唐格律诗也没有接受。我们今天也没人愿意接受。
7.旁纽
五言诗两句中,不能有相同韵母(声调相同)的字出现,如长梁同韵,长字上声为丈,上句首用丈字,下句首用梁字。例如:丈夫且安坐,梁尘将欲起者是。
这一观点近似于“大韵”和“小韵”,缺乏合理性,所以唐格律诗也没采用。
8.正纽
五言诗两句结尾不能用声母、韵母相同的四声各字。例如,梁简文帝诗:轻霞落暮锦,流火散秋金。锦与金声母韵母相同,只调不同,这就是正纽的毛病。
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撞韵”。这一要求是“大韵”、“小韵”和“旁纽”的翻版,只是要求在句末。唐人写格律诗根本没采纳,所以,翻开唐格律诗,所谓“正纽”或“撞韵”现象随处可见。
四 清代举证格律诗“诗病”探源
格律诗创作理论自唐代以后,几乎没有什么发展。直到清代,忽然出现许多诗评家,开始对唐代格律诗评头品足,挑毛病,发明了不少关于格律诗病的新理论名词。例如,挤韵、撞韵、合掌、四平头、三字尾同构、摞眼,等等。
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四声八病”一书从唐代以后不知何故失传了。清代学者在日本偶然发现《文镜秘府论》一书。此书西卷中所论却是“文二十八种病”,其中包含齐梁时期学者沈约的“八病”完整内容。请看“文二十八种病”名称:
一曰平头,(或一六之犯名水浑病,二七之犯名火灭病。)二曰上尾,(或名土崩病。)三曰蜂腰,四曰鹤膝,五曰大韵,(或名触绝病。)六曰小韵,(或名伤音病。)七曰傍纽,(亦名大纽,或名爽绝病。)八曰正纽,(亦名小纽,或名爽切病。)九曰水浑,(或本九曰木枯。)十曰火灭,(或十曰金缺。)十一曰阙偶,十二曰繁说,(或名疣赘,崔名相类。)十三曰龃龉,(或名不调。)十四曰丛聚,(或名丛木。)十五曰忌讳,十六曰形迹,(崔同。)十七曰傍突,十八曰翻语,(崔同)。十九曰长撷腰,(或名束。)二十曰长解镫,(或名散)。二十一曰支离,二十二曰相滥,(崔同。)二十三曰落节,二十四曰杂乱,二十五曰文赘,(或名涉俗。)二十六曰相反,二十七曰相重,二十八曰骈拇。(见《文镜秘府论·西卷》)
现在,我们找到清人所谓“诗病”的源头了。“挤韵、撞韵”前面述过,此不赘述。下面我们进一步讨论。
例1.合掌说
清人合掌定义:诗病的一种。指对仗中意义相同的现象。一联中对仗,出句和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称为合掌。此为诗家大忌。
请看《文镜秘府论》二十八病之十二病原文:
第十二,繁说病,谓一文再论,繁词寡义。或名相类,或名疣赘。即假作《对酒诗》曰:“清觞酒恒满,绿酒会盈杯。”又曰:“满酌余当进,弥瓯我自倾。”
释曰:“清觞”、“绿酒”,本自靡殊;“满酌”、盈杯”,何能有别。“余”之与“我”,同号己身,一说足明,何须再陈。如斯之类,寡义繁文,制作之家,特宜详察。
读毕这段文字,我们立刻明白,“繁说病”,就是语义“重复病”,清人叫“合掌病”。这种语言现象当然是语病。但是清以后的诗评家并且扩大了“合掌”的概念,以致乱用。有诗评家竟然认为下面的对子是“合掌”: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毛泽东)
买卖兴隆通四海,财源广进达三江。(流行对联)
例2.四平头病
四平头定义:律诗对仗两联四句开头二字语法结构相同,即是四平头。
请继续阅读二十八病之第十四病:
第十四,丛聚病者,如上句有“云”,下句有“霞”,抑是常。其次句复有“风”,下句复有“月”。“云”、“霞”、“风”、“月”,俱是气象,相次丛聚,是为病也。如刘铄,诗曰:“落日下遥林,浮云霭曾阙,玉宇来清风,罗帐迎秋月。”此上句有“日”,下句有“云”,次句有“风”,次句有“月”,“日”、“云”、“风”、“月”,相次四句,是丛聚。
很明显,清人就是根据这一条理论提出的“四平头”诗病。请看:
例1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贾岛《暮过山村》中二联
沈德潜评曰:“落日、初月,平头之病。”合前后两句,也是“四平头”。请读者注意:沈先生把“怪禽”、“落日”、“初月”、“边烽”描写生动准确的四个偏正结构物象称之为“四平头”。
例2: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 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高适《送王李二少府贬潭峡》中二联
沈德潜指出:“连用四地名,究非律诗所宜。”(《唐诗别裁集》)。纪昀也评论说:“平列四地名,究为碍格,前人已议之”(《瀛奎律髓汇编》)。这里沈、纪二先生说四个名词组成的四个地名连用也是“四平头”。其实 是清人不知道唐人格律诗没有采纳二十八病中的十四病“丛聚病”说法。
例3.摞眼病
摞眼诗病定义:律诗中二联语法结构相同。
请继续阅读“二十八病”之十九病:
第十九,长撷腰病者,每句第三字撷上下两字,故曰撷腰,若无解镫相间,则是长撷腰病也。如上官仪诗曰:“曙色随行漏,早吹入繁笳。旗文萦桂叶,骑影拂桃华。碧潭写春照,青山笼雪花。”上句“随”,次句“入”,次句“萦’,次句“拂”,次句“写”,次句“笼”,皆单字,撷其腰于中,无有解镫者,故曰长撷腰也。(此病或名束。)
这首小诗是五言六句,都是由名词词组+动词+名词词组组成。清人称之为“摞眼”病,并举证唐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诗中的中二联为例: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诗评家说:四句话的前四字结构完全相同,都是偏正名词短语加偏正动词短语。后三字“芙蓉水”、“薜荔墙”、“千里目”、“九回肠”,如果都看成偏正结构,则四句话结构完全相同,是名副其实的“摞眼”。一犯此忌,诗句就显得呆板了。
果真如此“呆板”了吗?其实,唐人并未采纳这一理论,这样的例子很多。请看:
例1.唐祖咏七律 望蓟门 中二联: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解析:
万里寒光是偏正结构,生积雪是动宾结构;三边曙色是偏正结构,动危旌是动宾结构。
沙场烽火是偏正结构,连胡月是动宾结构;海畔云山是偏正结构,拥蓟城是动宾结构。
例2.唐杜甫秋兴八首之五中二联: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解析:
西望瑶池是动宾结构,降王母是动宾结构;东来紫气是动宾结构,满函关是动宾结构。
云移雉尾是动宾结构,开宫扇是动宾结构;日绕龙鳞是动宾结构,识圣颜是动宾结构。
例4.三字尾同构
三字尾同构定义:律诗中二联尾三字语音结构相同。例:
请看12,12;12,12句式:
例1.杜甫的五律《望岳》中二联: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分析:额联后三个字“钟 神秀”,1 2,“割 昏晓”,1 2;颈联后三个字“生 层云”,1 2,“入 归鸟”,1 2.。两联都是1 2节拍句式。
再看2 1,2 1;2 1,2 1节拍
这种类型与上一种相反,额联和颈联的后三个字都是2 1句式。例如:
例2.李白的七律《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中二联: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数行 泪21,几封 书21;秋帆 远21,古木 疏21。
这样的句式被清人定为诗病的理由是:句式呆板,没有变化,音乐不美。类似的论述在《文镜秘府论》“二十八”病中找不到依据。不知清人依据什么理由诊断为“病”?
五 《文镜秘府论》与格律诗创作理论发展
《文镜秘府论》一书是晚唐出现在日本的一部书。唐、宋、元、明四代人都没有见过。编撰者日本僧人遍照金刚(774~835),俗姓佐伯,名空海,遍照金刚是其法号。博学多才,著述颇丰。公元921年追封为弘法大师。他于晚唐贞元二十年(804)至元和元年(806)在中国留学约 3年,与中国僧徒、诗人有友好交往。本书是他归国后应当时日本人学习汉语和文学的要求,就带回的崔融《唐朝新定诗格》、王昌龄《诗格》、元兢《诗髓脑》、皎然《诗议》等书排比编纂而成。由此可以推论,书中的理论在唐代是流行的,而且应该是唐代以前中国人自己的理论。
全书以天、地、东、南、西、北分卷。 6卷中大部分篇幅是讲述唐代以前诗歌的声律、词藻、典故、对偶等形式技巧问题的。如天、东、西、北 4卷的《调四声谱》、《诗章中用声法式》、《论对》、《论病》、《论对属》等等。此外,本书也用了一定篇幅介绍创作理论。如地、南两卷。
其所引之书,今多失传,所以保存了不少中国古代文论的史料。所论“文二十八种病”等,对研究六朝至唐古近体诗律学、文学批评、修辞学均有参考价值。
从以上分析,我们看到,“二十八病”中“大韵、小韵、旁钮、正钮”等所谓诗病的提出与汉语语言的使用相左,缺乏科学性,束缚格律诗创作,所以唐人写格律诗时没有接受这些观点。但是,“二十八病”理论,是唐格律诗形成的基础,同时也经过唐人去粗取精,吸收和扬弃,吸收其科学合理的部分,扬弃其糟粕。
清朝部分学者去日本后发现《文镜秘府论》一书,如获至宝,纷纷传抄发展,反过来用唐人抛弃的理论来批评唐代格律诗,说明他们不懂格律诗理论发展历史,有些贻笑大方了。如果今天的诗评家依然拿着这些被唐人抛弃的诗病理论去挑剔唐诗并束缚当代格律诗的发展显然是不合适的。
附带说明:1910年日本祖风宣扬会汇编成《弘法大师全集》15卷 ,其中有《文镜秘府论》。目前在我国有此书读本,可在网络上免费阅读。百度《文镜秘府论》原文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