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苏轼最凄美的一首词,词里只有一人一鸟,惊...

提到苏轼,热爱他的粉丝们会立刻想到他的风流潇洒,想到他的乐观旷达,想到他的吃货精神。在很多诗词爱好者眼里,苏轼就是一个男神一样的存在,情商高,智商高,说起情话来,能迷死一波妹子。

可是,苏轼毕竟是个人,不是神。只要是人就会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一面。比如,苏轼在遭遇人生大变故的时候,可并不是都如大家想象的那样,镇定自若,面不改色,傲气凛然。正相反,他也会惊慌,也会害怕,甚至还想过自杀。

今天,笔者要和大家分享的这首词是苏轼的《卜算子》,意境极其凄美。在词里,主人公就是一个人和一只鸟。上阕写孤鸿看幽人,下阕写幽人看孤鸿。词作中,作者看似冷静,实则是惊魂未定心有余悸。

卜算子 苏轼 (宋)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曾经听到过这一样一句话:很多人的成熟就在一夜之间。在“乌台诗案”之前,苏轼就像个毛头小伙子一样,说话直来直去,遇到讨厌的人或者事,直接就怼过去,经常让家人为他的口不遮拦而操心。可是,经历了“乌台诗案”之后,苏轼一下子从毛头小伙子变成了一个饱经沧桑的老年人,一夕之间看透了很多事。

乌台诗案牵连到了苏轼30多位亲友。在大半年的时间里,苏轼的世界都是风雨凄凄,人心惶惶。幸好,宋神宗还留有一点惜才之意,再加上朝廷中一些正义之士的救援,苏轼最后被免了死罪,逃过一劫。然而,苏轼的政敌还是没有放过他,上奏皇帝把他一撸到底,贬到异常贫瘠荒凉的黄州

写作此诗时,苏轼已经到黄州2年了。但是两年的时光并没有将那段惊心动魄的遭遇从苏轼的记忆中抹去,惊魂初定后的恐惧就像蛇一样始缠绕着他。上阕首句“缺月挂疏桐”,残缺的月亮孤独地挂在寒夜的枝头上,没有一点生气。一个“挂”字,显得无力又寂寞。这一句白描,一开始就将人带入一个极其静谧幽深的夜里。

“漏断人初静”,夜已经很深了,一个心思沉重之人独自在月下树影里徘徊。他是谁?他在想什么了?这一切,作者没有点明,而是转笔就写了一只在寒夜独栖枝头,“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这样凄冷的深夜,一只孤独寂寞的飞鸿,静静地看着孤独寂寞的词人。可是飞鸿并不懂词人的寂寞,一转身就飞走了,只剩下一个飘渺的背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这句过片,将读者视线拉回到人的身上。一个“惊”字仿佛横空而来,突然就将这寂寞打破了。词人就像受到了惊吓一样,猛然想起那场令人心有余悸的灾祸。一时间,心中多少悔恨和恐惧一起占据了心头。

可是,苏轼并没有因此就真的消极下去,他还是那个身傲气的苏轼。所以在末句“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中,诗人眼中的那只孤鸿虽然同样的孤独寂寞了,同样希望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枝桠来栖息。但它却不肯轻易的做出选择,捡尽所有的寒枝也不肯栖息,最后宁肯决绝的在冰冷的沙洲上独自飞行,也不愿降低格调,与众多凡鸟为伍。

可以说,在黄州之前,苏轼就像一只嘤嘤婉转的黄鹂,歌声动听,为他引来无数赞赏,也招来无数嫉恨。然而,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世界露出了它原本的残酷。在“乌台”等待判决的18多个日日夜夜里,苏轼终于懂得了低调做人的真谛。

一首无比凄美的词作,是苏轼一夕之间成熟的很好证明。此时的苏轼虽然惊魂未定心有余悸,但这样的苏轼才是真实的苏轼,褪去了仙人光芒的苏轼

(注: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一首  一首词条  一人  一人词条  苏轼  苏轼词条  凄美  凄美词条  只有  只有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