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阅读 孙子兵法全文及翻译,在本公众号回复“孙子兵法”即可
孙子兵法 · 行军篇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①,绝山依谷②,视生处高③,战隆无登④,此处山之军也⑤。绝水必远水⑥,客绝水而来⑦,勿迎之于水内⑧,令半济而击之⑨,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⑩,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惟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
【译文】
孙子说:将领处置军队和观察判断敌情时,应该知道以下四个原则:军队通过山地,必须临近溪谷,在居高向阳的地方驻扎,如果敌人占领高地,不要仰攻,这是在山地上处置军队的原则。渡过江河,要在远离水流的地方驻扎,敌人渡水而来,不要在水边迎击,而要等它的军队渡过一半时再攻击,这样才较为有利。如果要同敌人交战,不要紧靠水边迎战敌人。在江河边扎营也要选择居高向阳的地方,并且不要在江河下游逆着水流,这是在江河地区处置军队的原则。通过盐碱沼泽地带,一定要迅速离开,不要逗留;如果不得已同敌军在盐碱沼泽地带交战,必须靠近水草而背靠树林,这是在盐碱沼泽地区处置军队的原则。在平原地区,军队应驻扎在开阔平坦的地域,右翼要依托高地,前低后高,这是在平原地区处置军队的原则。以上这四种“处军”原则的好处,就是当初黄帝能够战胜其他四帝的原因。
【注释】
①处:安顿,安排。处军:指在各种条件下行军、作战、驻扎的处置方法。相:看,观察。相敌:指观察敌情。李筌曰:“军,我;敌,彼也。相其依止,则胜败之数,彼我之势可知也。”
②绝:横跨,越过。杜牧曰:“绝,过也。”绝山:即通过山地。依:倚,靠。杜牧注:“依,近也。”王注:“依,附近耳。”依谷:指依傍溪谷。曹操曰:“近水草,便利也。”李筌曰:“绝山,守险也;谷近水草。夫列营垒,必先分卒守隘,纵畜牧,收樵采而后宁。”张预曰:“凡行军越过山险,必依附溪谷而居,一则利水草,一则负险固。”
③生:向阳的。曹操曰:“生者,阳也。”李筌曰:“向阳曰生。”视生:指面向朝阳的方向。处:居住,居于,处在。处高:指驻扎在地势高的地方。李筌曰:“生高之地可居也。”张预曰:“视生,谓面阳也,处军当在高阜。”
④战隆无登:汉简本作“战降毋登”,《御览》卷三○六、《通典》卷一五六所引作“战降无登”。杜佑注曰:“降,下也……战于山下,敌引之上山,无登逐也。”杜牧注和张预注也说:“一作‘战降无登’”或“一本作‘战降无登’”。可见,此句古代就有两种不同的文本。《孙子校释》中认为:“是《孙子》故本或本作‘降’字,至唐宋而有‘隆’、‘降’之异。按:作‘战隆无登’,言于隆高之地于敌作战,我不可登而迎之。‘隆’从‘降’声,‘隆’、‘降’可通假……汉简之‘战降毋登’即为‘战隆毋登’,非如杜佑所训,‘降,下也’。”〔一〕《〈孙子〉会笺》中也认为:“历来各家多以不可登高与敌作战为解,或以‘隆’为‘降’,解作敌若自高地攻下,我不可登高迎击。按此虽成说,然非本篇‘处军’之旨。于鬯有鉴于此,以‘战’为‘单’之假,‘单隆’乃指‘单高之山’,‘单隆无登’即言勿登孤立之高地,以免为敌四面包围。按此说有理。‘战’,从‘戈’,‘单’声,例可通假。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与《十大经》中即有多处借‘单’为‘战’者,如《经法·亡论》:‘守不固,单不克’,即言‘战不克。’‘隆’:汉简作‘降’,《通典》同,杜注且云:‘一作战降无登’,张注亦云:‘一作战降无登迎’,是古水或有作‘降’者。简本注云:‘战降似胜于战隆’。按此‘降’盖‘隆’之假。‘隆’从‘降’声,例可通假。”〔二〕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敌人占据了高地,不要仰攻。
⑤此处山之军也:《御览》卷三○六、《通典》卷一五六所引作“此处山谷之军也”。此句意思是,这是在高山地带处军原则。张预:“凡高而崇者,皆谓之山,处山拒敌,以上三事为法。”
⑥绝水必远水:《通典》卷一六○所引前有“敌若”二字。孙校本认为:“‘绝水必远水’者,谓我过水而处军,则必远于水也。下文‘客绝水而来’,始就敌人言之……杜佑沿袭其文而不察,所以致误也。”此句意思是,我军渡过江河后要远离江河驻扎。曹操、李筌曰:“引敌使渡。”梅尧臣曰:“前为水所隔,则远水以引敌。”张预曰:“凡行军过水,欲舍止者,必去水稍远,一则引敌使渡,一则进退无碍。”
⑦客:古代指战争中入侵的一方。
⑧勿迎之于水内:《长短经·水火》所引作“迎之于水内”,无“勿”字。水内:杜牧认为,“‘水内’乃‘汭’也,误为‘内’耳。”王也说:“‘内’当作‘汭’。”“汭”和“内”古通,此处应非字误。“‘内’可同‘汭’。《书·禹贡》‘泾属渭汭’孔《疏》:‘郑云:汭之言内也。’《书·召诰》‘攻位于洛汭’孔《疏》又云:‘水内曰汭。’《左传》庄公四年‘会于汉汭而还’杜注亦云:‘汭,内也。’此皆可证并非原文有误,唯解释有异耳。若解为‘汭’,则‘水汭’即非水中。‘汭’:《集韵》:‘水相入也。’上引《书·禹贡》孔《疏》云:‘泾水南入渭而名为渭汭,知水北曰汭。’上引《召诰》孔《疏》又云:‘郑云:隈曲中也。’上引《左传》庄公四年释文云:‘水曲曰汭。’《左传》闵公二年‘虢公败犬戎于渭汭’,杜预注义同。故《说文》王注引阎若璩说云:‘汭字解,有作水北者,有作水之隈曲者,有作水曲流者,有作水中洲者。’解虽有异,然要非水中,而是傍水之地;此地勿迎者,欲击之于半济也。”〔三〕⑨令半济而击之:《通典》卷一六〇、《御览》卷三〇六所引“济”作“渡”,《御览》卷三〇六所引“半”下有“之”字。《长短经·水火》所引“令”下有“敌”字。济:渡河。曹操曰:“半渡,势不可并,故可败。”
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长短经·水火》所引作“欲战,无附于水而迎客也”,《通典》卷一六〇所引作“欲战,无附于水而迎客”,《御览》卷三〇六所引作“欲战,无附水而迎于客也”。曹操曰:“附,近也。”李筌曰:“附水迎客,敌必不得渡而与我战。”张预曰:“我欲必战,勿近水迎敌,恐其不得渡;我不欲战,则阻水以拒之,使不能济。”
无迎水流:即不要逆着水流,即不要处于水的下游。曹操曰:“恐溉我也。”
李筌曰:“恐溉我也。智伯灌赵襄子,光武溃王寻,迎水处高乃败之。”贾林曰:“水流之地,可以溉吾军,可以流毒药。迎,逆也。一云,逆流而营军,兵家所忌。”
此处水上之军也:《长短经·水火》所引作“谓处水上之军”,《御览》卷三○六所引无“此”字。
绝斥泽:汉简本“斥”作“沂”。斥:咸卤。斥泽:指盐碱沼泽地带。
惟亟去无留:樱田本“无”作“莫”,《御览》卷三○六所引“留”作“流”。亟:疾速。去:离开。
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通典》卷一五七所引“若”作“为”,《御览》卷三○六所引无“若”字,汉简本依上有“必”字。背:背部对着或后面靠着。
此句意思是说,如果不得已一定要在盐碱沼泽地带与敌军交锋,就要依傍水草,背靠树林。杜佑曰:“言不得已与敌战而会斥泽之中,当背稠树以为固守,盖地利,兵之助也。”李筌曰:“急过不得,战必依水背树。夫有水树,其地无陷溺也。”梅尧臣曰:“不得已而会敌,则依近水草,背倚众木。”王曰:“猝与敌遇于此,亦必就利而背固也。”张预曰:“不得已会兵于此地,必依水草以便樵汲,背倚林木以为险阻。”
平陆:平原,陆地。易:平坦。
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武经本、樱田本均为“而”字,《御览》卷三○六所引“而”作“左”。古人以“右”为上,“右”指军队的主要侧翼。意思是主要侧翼要背靠高地。一说以背靠高地为上,存之。前死后生,指前低后高。
凡此四军之利:汉简本、樱田本和《御览》卷三○六所引均无“此”字。四军之利:指上文处山、处水、处斥泽,处平陆等四种处军原则的好处。
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御览》卷三○六所引无“之”字,“也”上有“者”字。
皇帝:古帝名,传说是华夏民族的共同祖先。少典之子,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又居姬水,因改姓姬。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以土德王,土色黄,故曰黄帝。四帝:历代注家众说纷纭,梅尧臣和王都认为“四帝”为“四军”之误,赵本学认为“帝”乃“方”之误,于鬯认为“四帝”乃“炎帝”之误。曹操曰:“黄帝始立,四方诸侯亦称帝,以此四地胜之也。”李筌曰:“黄帝始受兵法于风后,而灭四方,故曰胜四帝也。”都以四方诸侯为“四帝”,意即,“四”并非实指。汉简《黄帝伐赤帝》中有:“(黄帝南伐赤帝,)……东伐□(青)帝……北伐黑帝……西伐白帝……已胜四帝,大有天下……”可见“四帝”不误,并且是实指赤、青、黑、白四帝。
【评解】
在不同的形势下军队宿营结阵的情况均不同。在布列阵势之前,必须认真考察地形地势。
【原文】
凡军好高而恶下①,贵阳而贱阴②,养生而处实③,军无百疾,是谓必胜④。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⑤,此兵之利,地之助也⑥。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⑦。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⑧,必亟去之,勿近也。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⑨
【译文】
驻军一般都是喜欢高处避开洼地,选择向阳之处而避开阴湿之地;靠近水草地区利于军队休养,驻扎在干燥的高处便于物资供应。
军需供应充足,将士百病不生,这样的军队就有了胜利的保障。在丘陵堤防,必须占据向阳的一面,并把右翼依托着它。这些方法都有利于用兵和借助于地形作为辅助条件。上游下雨,河中有水沫漂浮,如果想要过河,应等到水面平缓之后。遇到“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这几种地形,一定要迅速离开,不要接近。我军应该远离这些地形,而让敌人去接近它;我们应对着这些地形,而让敌人去凭靠它。
【注释】
①好高而恶下:《通典》卷一五六、《御览》卷三○六“好”作“喜”。喜好并且选择地势高的地方,厌恶并且避开地势低的地方。张预注:“居高则便于觇望,利于驱逐,处下则难以为固,易以生疾。”
②贵:崇尚,重视。贱:轻视,鄙视。阳: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阴:水的南面或山的北面。“贵阳而贱阴”是说,军队驻扎重视向阳的地方,避开卑湿的地方。张预注曰:“贵阳者,以其光明气舒,疾病难于滋蔓也;贱阴者,晦逆非养生之道也。”
③养生而处实:武经本和樱田本无“而”字。养生:得到休养生息。处实:处于物资丰实之地。曹操曰:“恃满实也。养生,向水草,可放牧养畜乘。实,犹高也。”梅尧臣曰:“养生便水草,处实利粮道。”
④军无百疾,是谓必胜:《通典》卷一五六和《御览》卷三○六所引作“是为必胜,军无百疾”。李筌曰:“夫人处卑下必疠疾,惟高阳之地可居也。”
⑤必处其阳而右背之:《通典》卷一五六和《御览》卷三○六所引“阳”上有“高”字。
⑥地之助:《通典》卷一五六和《御览》卷三○六所引上有“而”字。
⑦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汉简本作“上雨水,水流至,止涉,侍其定……”,《通典》卷一六○所引作“上而水,来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御览》卷三○六所引作“上雨水,水沫至,欲渡者,待其定”。曹操曰:“恐半渡而水遽涨也。”李筌曰:“恐水暴涨。”梅尧臣曰:“流沫未定,恐有暴涨。”沫:水中的泡沫。张预注曰:“沫谓水上泡沤。”涉:徒步渡水,泛指渡水。
⑧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曹操曰:“山深水大者为绝涧,四方高、中央下者为天井,深山所过若蒙笼者为天牢,可以罗绝人者为天罗,地形陷者为天陷,涧道迫狭、深数丈者为天隙。”绝涧:高山陡壁之下的溪涧。梅尧臣注:“前后险峻,水横其中。”天井:称四周为山,中间低洼的地形。梅尧臣注:“四面峻坂,涧壑所归。”天牢:指群山环绕、形势险峻、易入难出之地。梅尧臣注:“三面环绝。易入难出。”张预注:“山险环绕,所入者隘为天牢。”天罗:谓林木纵横的地形。梅尧臣注:“草木蒙密,锋镝莫施。”王注:“罗谓如网罗也。”天陷:指地势低洼、泥泞易陷的地带。梅尧臣注:“卑下污泞,车骑不通。”天隙:指两山之间狭窄的谷地。梅尧臣注:“两山相向,涧道狭恶。”
⑨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御览》卷三○六“背”作“倍”,通。曹操曰:“用兵常远六害,令敌近背之,则我利敌凶。”李筌曰:“善用兵者,致敌之受害之地也。”
【评解】
军队安营布阵都要选择对自己的行动有利的地方,如果遇到于己不利的地形,必须迅速离开。我国古代有许多因占据了有利的地势和地形而取胜的战例。下面依《通典》卷一五七所引,略举几例以做史证。
军行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荟者①,必谨复索之②,此伏奸之所处也③。
【译文】
军队两旁遇到有险峻的隘路、长满芦苇的湖沼低洼之地、山林以及其他草木茂盛的地方,都必须仔细地反复搜索,这些都是敌人伏兵可能埋设和奸细可能隐伏的地方。
【注释】
①军行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蘙荟者:武经本、《通典》卷一五○和《御览》
卷二九一、三○六所引“军行”作“军旁”,樱田本作“军傍”。“葭苇”武经本作“蒹葭”。“山林”武经本和樱田本作“林木”,汉简本和《御览》卷二九一、三○六所引作“小林”。“蘙荟”汉简本作“翳浍”,并下有“可伏匿者”四字。曹操曰:“险者,一高一下之地;阻者,多水也。潢者,池也;井者,下也。葭苇者,众草所聚也;林木者,众木所居也。蘙荟者,可屏蔽之处也。此以上论地形,以下相敌情也。”李筌曰:“以下恐敌之可奇伏诱诈也。”潢:积水池,港汊。潢井:谓沼泽低洼地带。葭:初生的芦苇。葭苇:指芦苇,这里指杂草丛生之地。蘙:草茂貌。荟:草木繁盛貌。蘙荟:草木丛密。
②必谨复索之:汉简本无“必”字。复索:反复搜索。
③此伏奸之所处也:汉简本作“奸之所处也”,武经本和樱田本作“此伏奸所处”。伏:隐藏。奸:奸细,伏兵。
【评解】
用兵讲究奇正结合,伏兵便是奇兵的一种,孙子认为,自己要能够出奇制胜,同样也要防备敌人的奇兵,在芦苇荡、山林草木茂盛的地方,都是容易埋伏伏兵的地方,所以行军经过时要十分小心。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①,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②;鸟起者,伏也③;兽骇者,覆也④;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⑤;散而条达者,樵采也⑥;少而往来者,营军也⑦;辞卑而益备者,进也⑧;辞强而进驱者,退也⑨;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⑩;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奔走而陈兵车者,期也;半进半退者,诱也;杖而立者,饥也;汲而先饮者,渴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粟马肉食,军无悬,不返其舍者,穷寇也;谆谆翕翕,徐与人言者,失众也;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来委谢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
【译文】
敌人很近却很安静的,是依仗它有险要的地形的表现;敌人离我很远但前来挑战不休的,是企图诱我前往的表现;敌人驻扎在平坦的地方,是必定对它有某种好处。许多树木摇动,是敌人前来偷袭;草丛中设置许多遮障物,是敌人企图迷惑我军;群鸟惊飞,是下面必有伏兵;野兽惊骇奔逃,是敌人大举前来突袭;尘土飞扬得高而尖,是敌人的战车驶来了;尘土飞扬得低而宽广,是敌人的步兵开来了;尘土零散飞扬,是有人正在曳柴而行;尘土少而时起时落,是敌人正在查看地形准备扎营。敌人使者言辞谦卑军队却又在加紧战备的,是准备向我进攻;敌人使者措辞强硬而军队又在向前逼进的,是在准备撤退;战车先出动据在军营两翼的,是在布列阵势;敌人陷入困境而来讲和的,是另有阴谋;敌人往来快速奔跑并排开兵车的,是企图约期同我决战;敌人似进非进,似退非退的,是企图引诱我军。敌兵倚着兵器而站立的,是三军饥饿的表现;敌兵打水后自己先饮的,是敌军干渴的表现;敌人见到利益而不前往争夺的,是过于疲劳的表现;敌营上方聚集鸟雀的,下面必定已是空营;敌人夜间喊叫的,是军心恐慌的表现;敌营惊扰纷乱的,是敌将没有威严的表现;敌人旌旗不整齐地摇动的,是队伍已经混乱的表现。敌人军官易怒的,是全军已经疲倦的表现;敌人用粮食喂马,杀牲畜吃肉,营中没有挂着汲水器具,士卒不再返回营房的,是处于穷途末路的穷寇;敌将低声下气同部下交谈的,是将领失去人心的表现;不断犒赏士卒的,是敌军已经窘迫的表现;不断惩罚部属的,是敌人陷入困境的表现;先对士兵粗暴然后又害怕部下叛乱的,是最不精明的将领;敌方来送礼致谢的,是想休兵息战的表现;敌人盛怒与我对阵,却久不交战又不撤退的,必须仔细地观察以弄清他的企图。
【注释】
①远而挑战者:汉简本上有“敌”字。
②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曹操曰:“斩伐树木,除道也。结草为障,欲使我疑也。”贾林注:“结草多为障蔽者,欲使我疑之。”
③鸟起者,伏也:曹操曰:“鸟起其上,下有伏兵。”伏:指伏兵。李筌曰:“藏兵曰伏。”
④兽骇者,覆也:《长短经·料敌》所引“兽”作“禽”。骇:原指马受惊,这里泛指惊起。
⑤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张预注:“车马行疾而势重,又辙迹相次而进,故尘埃高起而锐直也。徒步行缓而迹轻,又行列疏远,故尘低而来。”
⑥散而条达者,樵采也:《通典》卷一五○和《御览》卷二九一“樵采”作“薪采来”,《长短经·料敌》作“薪来”。李筌曰:“烟尘之候,晋师伐齐,曳柴从之。齐人登山,望而畏其众,乃夜遁。薪来即其义也。此筌以樵采二字为薪来字。”杜牧曰:“樵采者,各随所向,故尘埃散衍。条达,纵横断绝貌也。”王曰:“条达,纤微断续之貌。”
⑦少而往来者,营军也:梅尧臣注:“轻兵定营,往来尘少。”赵本学曰:“军欲下营,必有轻兵视地。”
⑧辞卑而益备者,进也:汉简本“卑”作“庳”。辞:言词。卑:谦恭,谦卑。益:加强。
⑨辞强而进驱者,退也:《通典》卷一五○作“辞诡而强进驱者,退也”。曹操曰:“诡诈也。”驱:逼迫。
⑩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通典》卷一五○所引无“出”字,汉简本无“其”字。曹操曰:“陈兵欲战也。”杜牧曰:“出轻车,先定战陈疆界也。”
约:困曲,窘迫。陈皞注曰:“两国之师,或侵或伐,彼我皆未屈弱,而无故请和好者,此必敌人国内有忧危之事,欲为苟且暂安之计,不然,则知我有可图之势,欲使不疑,先求和好,然后乘我不备,而来取也。”一说“约”为质盟之约。李筌曰:“无质盟之约请和者,必有谋于人。田单诈骑劫,纪信诳项羽,即其义也。”
奔走而陈兵车者,期也:汉简本、武经本、樱田本以及《御览》、《通典》所引“兵”下均无“车”字,汉简本无“而”字。期:邀约,约定。
半进半退者,诱也:汉简本无“半退”二字。李筌曰:“散于前不一,欲以诱我。”张预曰:“诈为乱形,是诱我也。”
杖而立者,饥也:樱田本“而”下有“后”字。杖:兵器。
汲而先饮者,渴也:汉简本、《通典》卷一五○、《御览》卷二九一所引“而”作“役”。李筌曰:“汲未至先饮者,士卒之渴。”张预注:“汲者未及归营而先饮水,是三军渴也。”
见利而不进者,劳也:汉简本“劳”下有“拳(倦)”字,《通典》卷一五○、《御览》卷二九一所引前有“向人”二字,《长短经·料敌》所引“利”下无“而”字。劳:疲劳,劳苦。
鸟集者,虚也:李筌曰:“城上有鸟,师其遁也。”张预曰:“凡敌潜退,必存营幕,禽鸟见空,鸣集其上。”
夜呼者,恐也:《通典》卷一五○所引“呼”上有“喧”字。曹操曰:“军士夜呼,将不勇也。”李筌曰:“士卒怯而将懦,故惊恐相呼。”杜牧曰:“恐惧不安,故夜呼以自壮。”
军扰者,将不重也:李筌曰:“将无威重则军扰。”陈皞曰:“将法令不严,威容不重,士因以扰乱也。”
旌旗动者,乱也:《长短经·料敌》、《通典》卷一五○、《御览》卷二九一所引均无“旌”字。张预注曰:“旌旗所以齐众也,而动摇无定,是部伍杂乱也。”
吏怒者,倦也:梅尧臣曰:“吏士倦烦,怒不畏避也。”
粟马肉食,军无悬,不返其舍者,穷寇也:武经本作“杀马肉食者,军无粮也;军无悬,不返其舍者,穷寇也”。粟马:用粮食喂马。:汲水或盛水的瓦器。
谆谆翕翕,徐与人言者,失众也:《长短经·料敌》、《御览》卷二九一所引“徐与人言”作“徐言入入”。“失众也”,汉简本作“失其众者也”,《通典》卷一五○、《长短经·料敌》所引作“失其众也”。曹操曰:“谆谆,语貌;翕翕,失志貌。”谆:忠诚,诚恳。谆谆:反复告诫、再三叮咛貌。翕翕:失意不满貌。
数赏者,窘也:《长短经·料敌》所引“窘”作“害”。窘:困迫。
数罚者,困也:李筌曰:“困则数罚以励士。”梅尧臣曰:“弊不堪命,屡罚以立威。”
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李筌曰:“先轻后畏,是勇而无刚者,不精之甚也。”梅尧臣曰:“先行乎严暴,后畏其众离,训罚不精之极也。”
委谢:谓委质谢罪。梅尧臣注:“力屈欲休兵,委质以来谢。”休息:休养生息,这里指停止战争。张预曰:“以所亲爱委质来谢,是势力穷极,欲休兵息战也。”
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御览》卷二九五所引“久”作“交”,樱田本、《武备志》“相”作“解”,汉简本“之”作“此”。合:交锋,交战。
【评解】
《李卫公兵法·将务兵谋》中说:“统戎行师,当须料敌,然后纵兵。
夫为将,能识此之机变,知彼之物情,亦何虑功不逮,斗不胜哉!”军事行动之前,必须了解敌人的情况和动向,而要了解敌人的情况和动向,除了靠派人打探之外,作为将领的也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过人的判断力。孙子在这里详细介绍了三十二种通过直接观察来判断敌情的方法,充分反映了他逻辑分析和察微知著的能力。这三十二种方法,大体来说,可分为两类:一是依据自然景象和动物的特征和变化来观察、判断敌情。如:“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等。二是依据敌人的行动来观察、判断敌人的情况和意图,如:“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奔走而陈兵车者,期也”等。春秋时期,鲁国的曹刿通过齐军的辙印和旗帜判断是否有诈,从而在长勺之战中获得全胜,就是细心观察和分析敌情的结果。
兵非益多也①,惟无武进②,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③。夫惟无虑而易敌者④,必擒于人。
【译文】
军事行动中,兵力并不是越多越好,只是不能恃武冒进,能够做到同心协力、明察敌情,取得将士们的信任和支持,就可以战胜敌人了。
那些既没有谋略而又轻敌的人,必定会被敌人所俘虏。
【注释】
①兵非益多也:汉简本作“兵非多益”,武经本、樱田本作“兵非贵益多也”。曹操曰:“权力均也。一云:兵非贵益多。”
②惟无武进:樱田本“惟”作“虽”,古通。惟:只是。武进:谓恃武冒进。王注:“不可但恃武也,当以计智料敌而行。”“无武进”,曹操曰:“未见便也。”此句一般都理解为兵不在于多,重要的是军队不要恃武轻进,梅尧臣认为此句应为“兵虽不足以继进”,贾林说应是“虽无勇武之力以轻进”,均将“惟”解为“虽”。存之。
③并力:合力,戮力。料敌:估量、判断敌情。取人:一说为克敌制胜,取胜于敌。贾林曰:“虽我勇武之力而轻进,足以智谋料敌,并力而取敌人也。”王曰:“善分合之变者,足以并力乘敌间取胜人而已。”一说为选拔人才。杜牧曰:“言我与敌人兵力皆均,惟未能用武前进者,盖未得见其人也。但能于厮养之中拣择其材,亦足并力料敌而取胜,不假求于他也。”张预曰:“兵力既均又未见便,虽未足刚进,足以取人于厮养之中,以并兵合力察敌而取胜,不必假他兵以助己。”一说为善待士卒,争取人心。李筌曰:“兵众武,用力均,惟得人者胜也。”结合下文“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应以李说为胜。
④无虑而易敌者:《通典》卷一五○“易”下有“于”字。易:轻视。易敌:即轻敌。
【评解】
在军事行动中,应该根据敌我力量的对比、各种情况的分析来决定是不是进攻,而不能仅凭一时意气而恃武冒进,在知不可为时能够不为,否则,轻则会徒劳无功,重则可能会一败涂地。
卒未亲附而罚之①,则不服,不服则难用②。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③。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④。
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⑤;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⑥。
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⑦。
【译文】
士卒还没有亲近依附就施行惩罚,那么他们就必然会不服,士卒不服就很难使用。士卒已经亲近依附而不执行军纪军法,这样士卒也不能用来作战。所以,要用仁信恩德来教育他们,用军纪军法来统一他们的行动,这样必然能够取得部下的信任和拥戴。军令在平素就严格贯彻,并以此来教育引导士卒,士卒就能服从;平常从来不严格贯彻命令,教育士卒,士卒就不会服从。军法军纪一贯能严格执行,将帅就能够同士卒相处融洽。
【注释】
①亲附:汉简本、《长短经·禁令》、《御览》卷二九六所引作“专亲”,《通典》卷一四九所引作“附亲”。亲附:亲近依附。
②用:出力,效命。
③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汉简本“则不可用也”作“则不用”。曹操曰:“恩信已洽,若无刑罚,则骄惰难用也。”
④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汉简本“令”作“合”、“文”作“交”,“齐”作“济”,《御览》卷二九六、《书钞》卷一一三所引“令”作“合”。《孙子校释》认为应以“合”为是。“‘文’、‘武’对文,‘合’、‘齐’亦对文。‘合’亦‘齐’意。《易·乾文言》:‘与日月合其明’,即言‘齐’。‘令’因与‘合’形似而讹,或涉下‘令素行’、‘令素不行’而改,均非是。《淮南子·兵略训》有云:‘是故合之以文’,亦言‘合’。故当从汉简本与《书钞》、《御览》作‘合’。”〔四〕此说有理,但因传本并非不可通,仍之,并存此说。令:教令,教育。齐:整治。文:文德,恩信。曹操注曰:“文,仁也。”李筌曰:“文,仁恩。”梅尧臣注:“令以仁恩。”武:刑罚。曹操注:“武,法也。”李筌曰:“武,威则。”梅尧臣注:“齐以威刑。”必取:指必然能够取得士卒的亲附。一说为必然能够取胜。
⑤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汉简本“则”作“者”,《通典》卷一四九所引作“令素行以教其人者,令素行则人服”,《御览》卷二九六所引略同,但无“者”字。令:指法令。素:平素,向来。素行:一贯认真执行。民:这里指士卒。
⑥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通典》卷一四九所引作“令素不行,在人不服”。
⑦得:亲悦,融洽。相得:指彼此投合,关系融洽。陈皞注曰:“法令简当,议在必行,然后可以与众相得。”
【评解】
建军思想是《孙子兵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赏罚,恩威并施是孙子建军思想的重要内容。“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谓“文”,就是要用政治、道义教育士卒,还要爱护和奖赏士卒。即《地形篇》中所说的“视卒若爱子”。所谓“武”,就是以军纪军法约束士卒,使士卒畏服,无条件地服从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