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之死是早有结论的冤案,但加给他的罪名“莫须有”这三个字的含义,却成了千古疑案。《宋史·岳飞传》:“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莫须有”有以下几种解释:
解释一:或许有这是现在比较主流的解释,或许有带有一种推测的成分,含糊其辞,对一位高官采取这样不负责任的态度,可以更加凸显了岳飞的冤屈。但这种解释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岳飞是有罪名的,而且罪名很明确:“飞尝自言‘己与太祖皆三十岁建节’”,既然有罪名,为何还要含糊其辞?
解释二:难道没有?认为“莫须”是宋朝的口语,是“难道没有”的意思。的确,在现存宋朝的书籍资料中,至少可以找到数十条在对话中使用“莫须”例子,但需要指出的是,秦桧用“难道没有吗”来回答没有问题,后一句韩世忠的反问就成问题了,如果“莫须有”其含义是“难道没有吗”,也就是说秦桧认为有证据,既然有证据,那么韩世忠说:用难道没有这几个字何以服天下?就显得不合逻辑,照常理他应该问罪名是什么才对。
解释三:不需有像岳飞这样的人物,绝对不是一般的诬陷可以陷害得了的,如果查无实据,不可能成案。以当时的政治形势,岳飞在军事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优势,很有可能击败金军并成功接回被掳的北宋皇帝,而这是高宗所无法接受的。这一点世人并不清楚,但秦桧清楚,“莫须有”这三个字可以直接理解为“不须有”。为什么不需要理由呢?因为秦桧明白这是皇帝愿望,一切都是走过场而已。以上这些说法都缺乏有力的证据,“莫须有”到底是什么意思,到今天仍然是个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