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传国玉玺问题,笔者在阅读蔡东藩《中国历史通俗演义》过程中多有留意,曾写过:秦、汉至五代十国期间传国玉玺的传承过程,阐述了石敬塘攻打洛阳,后唐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玉玺登上玄武楼自焚,此玺从此下落不明的情况。同时,笔者还引用《新五代史》“少帝纪”五”后晋出帝李重贵有关传国玉玺失传的自述加以证实。(其细节见《五代史演义》第36回。
传国玉玺是皇位正统、合法的凭证。从公元前238年秦始皇即位起,到清泰三年(公元936年)后唐灭亡,传国玉玺不知下落,它正宗传承了将近1200
(宋朝)
但在自称正史为依据的《宋史演义》第46、51、57、99回又重新提到了传国玉玺,为此,笔者发表《大宋朝重新提及的传国玉玺是真的吗?》一文,阐明了此玺的作假过程,表明宋朝出现的传国玉玺是假的。
传国玉玺是秦六玺之一,历代传之。但到五代的后唐,玉玺已遭失亡,后周开始的宋朝诸帝使用的玺印,都不是秦传国玺,而是另行制造的皇帝御玺。
传国玺
(元朝)
元太祖帖木真建立元朝,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元朝第五代皇帝世祖忽必烈崩于紫檀殿,当时,皇太孙铁木耳与太傅伯颜镇守上都,防御北方蒙古诸王反叛。铁穆耳闻讣,即从和林(今蒙古召北和林格尔县)还朝即位,将至上都,遇着右丞相张九思率兵迎驾,并奉上传国玺一枚。说是这传国玺并非世祖(忽必烈)使用的御宝,而是历代皇帝相传的秦代玉玺。
铁木耳受玺后,喜形于色,慰劳有加。
张九思献出的玉玺,明明是膺鼎,借此以献謏罢了
在元代,类似这样奉玺迎驾向皇帝献玺的事例还有几次。如,爱育黎拔力八达遣使到和林北迎怀宁王孛儿只斤王海山即武宗皇位所奉献的御玺(第29回),铁失等弑死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刺,推按梯不花和也先铁木儿为首,奉着玺绶,北迎晋王孛儿只斤也孙铁儿即泰定帝所受的御宝(第35回),晋王府史倒刺沙降元时向元齐王月鲁帖木儿奉献的御宝(第41回)等,都不是传国玉玺,而是一再讹传的自制御宝。
(明朝)
欲制宝玺
明将李文忠进城“搜得宋、元玉玺,
至明孝宗朱祐樘时,又有人进献“传国玉玺”。但孝宗皇帝很肯定地宣布自己看到的“玉玺”是赝品,未被采用。这在《明史》志第四十四舆服四有明确记载:
熊翀以为秦玺复出
(清朝)
是元朝历代皇帝的传国玺
鉴于元、明所提玉玺非为秦玺,所以,哲额乞降献给满太宗的宝物,自然也不是秦代传承下来的传国玉玺了。正如作者蔡东藩所言,满洲太宗所获之玺,论者说是天命所归,所以借额哲之手进献之。然而,此玉玺得与不得,与朝代皇位更替毫无关系,如孙坚、袁术,也曾得到过汉家的传国玉玺,试问,他俩最终真的当上皇帝?满太宗得到哲额献的玉玺后改国号“大清”,其实是借获玺之幸,显示自己的成功,图明得志而已。
总之,自后唐李从珂抱玉自焚后的宋、元、明、清朝,均无寻得真传国玉玺(秦玺)。因此,无论是宋代监察御使杨应奎降无所献之玺,元代右丞张九思献謏铁木耳之玺,还是明代县民毛志学所献之玺,清代额哲所献皇太极之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