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古装剧时,总能看到一些百姓围着官府张贴的通缉令议论纷纷,而通缉令上面逃犯的画像,真的是丑得不忍直视,估计连逃犯的亲妈看了会认不出来。本来画得就像逃犯本人,要是逃犯再稍微乔装打扮一下,那不就更难抓到他们了吗?
海捕文书,也就相当于今天的通缉令,有犯人逃跑时,官府就会发布这样的文书,然后让全国各地衙门的捕快去抓人。而海捕文书上也就只有犯人的基本信息和画像,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海捕文书出现在春秋末期,当时楚平王要杀伍子胥,而伍子胥听到风声后就逃跑了,于是楚平王就让人画出伍子胥的画像,张贴到全国。
其实古代很早的时候就有身份证明制度了,如果没有规定的身份证明文件也不能入住客栈、出关等等。而这就大大增加了犯人的逃跑难度,最后等待他的也只有死路一条,就连一些和尚也有专门的身份证明文件。由于古代的科技一直都不是很发达,所以各个朝代都会进一步完善身份证明制度。
古代还出台了保甲制度,这种制度是古代最常用的一种统治百姓的手段,以户作为基本单位,其次就是设甲长和设保长。而连坐的意思就是只要有一个人犯罪,那么所有的街坊邻居都会被牵扯其中,所以要是有人犯罪了,周边的所有人都会被抓去问话。如果发现有人包庇,那就是死罪,所以古时候交通不发达,乡里乡亲的都是再熟悉不过的人了,要是来了个陌生人他们一眼就能看出来,而这时候谁都不想受到牵连,所以就会被人们举报。
古代官府对于举报犯人的悬赏力度都特别的大,一般都是几百两到几千两,对于罪孽深重的逃犯,赏金甚至达到了上万两。而古代的时候十两银子就够一家人吃一年了,所以那时候的逃犯在百姓看来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宝藏,如果能成功举报一个逃犯,那么这户人家可就成了传说中的暴发户了。
所以人们只要发现身边有可疑的人,就会立马向官府举报,说不定那个人就是官府要找的人呢。 除此之外,古代还有一些专门从事这方面的人,他们专门帮助官府寻找逃犯。所以就算通缉令上画得再丑,官府也不用担心抓不到犯人,有了这么多种手段,犯人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逃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