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辉煌的时候,数学、地理、化学、生物、地理、教育、政治、美术什么系都开了语文课。”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何崇文这样回忆“当年”。在他的书房里,有整面墙的书柜,黄褐色牛皮纸封的文言古书占了多半,排列整齐,一眼望过去,像在回顾他50年教育生涯。
“现在它是全校选修课,只有32个课时。将它作为必修课的只有音乐、美术、英语、教育、政治几个系。”老人戴着一顶白色的鸭舌帽,一米八的个子,坐得直直的,双手放在膝盖上,认真地开始了他长长的叙述。
“高校语文本是有很好的传统的,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叫‘国文’,19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从那时候不再是公共课的。”但这中间也有很多波折,上世纪80年代,全国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会成立,在匡亚明、徐中玉的带领下,大学语文作为了必修课在全国扩散(本文所指必修或者选修均指对非中文类专业的开设情况)。
2007年,在教育部高教司的建议下,北大、南开、清华、北航、华东师大等学校把大学语文列为了必修课,但近年这些学校大多将其改为了选修。
今年初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全国91所高校中大学语文列为必修课的仅有34.8%,62.5%的高校大学语文在32个课时或更少。
据重庆交通大学汉语教研室主任漆亿回忆,上世纪90年代,重庆交通大学除了极个别专业,几乎全校都开了大学语文必修课。“不到10年,完全翻转。现在是除了极个别学院以外,绝大多数都没开,而且开设了的也由原来的必修改为了选修,由48学时变成了32学时”。
重青记者调查了重庆10所高校,其中只有3所将其纳入全校必修,大部分学校将大学语文设为全校选修,其中有1所学校没有将这门课设为全校选修或者必修课,只有极个别专业有开设。
两派讲法:人文性VS工具性
漆亿回忆,曾经有学院要削减掉大学语文课,其理由是“不教学生赚钱,没用”。“在这种急功近利的社会背景下,不能直接教学生赚钱技能的学科总是在课时紧张时最先被削掉”。
即使开设了大学语文,讲法也呈现出两个派别。漆亿称,现在的讲授内容一派突出人文性,一派突出工具性,两种突出都能在《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找到根据。
漆亿所在的重庆交通大学汉语教研室大学语文组经过讨论确定突出人文性,并主张“百家讲坛”式的主题讲解,主题有“从《诗经》看诗歌的起源与流派”、“屈原及其爱国主义的现实意义”等。重庆医科大学语文老师李静也偏重人文性和审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