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9)

《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9)

 五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遂逾陇,【一】登空同,【二】西临祖厉河而还。【三】

【一】应劭曰:“陇,陇阺阪也。”师古曰:“即今之陇山,阺音丁礼反。”

【二】应劭曰:“山名也。”

【三】李斐曰:“音嗟赖。”

  十一月辛巳朔旦,冬至。立泰畤于甘泉。天子亲郊见,【一】朝日夕月。【二】诏曰:“朕以眇身托于王侯之上,【三】德未能绥民,【四】民或饥寒,故巡祭后土以祈丰年。冀州脽壤乃显文鼎,获(祭)[荐]于廟。【五】渥洼水出马,朕其御焉。战战兢兢,惧不克任,思昭天地,内惟自新。《诗》云:‘四牡翼翼,以征不服。’亲省边垂,用事所极。【六】望见秦一,修天文䄠。【七】辛卯夜,若景光十有二明。《易》曰:‘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八】朕甚念年岁未咸登,【九】饬躬斋戒,【十】丁酉,拜况于郊。”【十一】

【一】师古曰:“祠太一也。见音胡电反。”

【二】应劭曰:“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臣瓒曰:“《汉仪注》郊泰畤,皇帝平旦出竹宫,东向揖日,其夕,西南向揖月,便用郊日,不用春秋也。”师古曰:“春朝朝日,秋暮夕月,盖常礼也。郊泰畤而揖日月,此又别仪。”

【三】师古曰:“眇,细末也。”

【四】师古曰:“绥,安也。”

【五】师古曰:“得鼎祠旁,祠在脽上,故云脽壤。壤谓土也。文鼎,言其有刻镂之文。”

【六】李斐曰:“极,至也,所至者辄祭也。”师古曰:“逸《诗》也。”

【七】文颖曰:“䄠,祭也。”晋灼曰:“䄠,古禅字也。”臣瓒曰:“此年初祭太畤于甘泉,此祭天于文䄠也。祭天则天文从,故曰修天文䄠也。”师古曰:“文、晋二说是也。朝日夕月,即天文䄠之谓也。”

【八】应劭曰:“先甲三日,辛也。后甲三日,丁也。言王者齐戒必自新,临事必自丁宁。”师古曰:“此《易·蛊卦》之辞。”

【九】师古曰:“登谓百谷成。”

【十】师古曰:“饬,整也,读与敕同。”

【十一】师古曰:“况,赐也。辛夜有光,是先甲三日也。丁日拜况,是后甲三日也。故诏引《易》文。”

  夏四月,南越王相吕嘉反,杀汉使者及其王、王太后。赦天下。

  丁丑晦,日有蚀之。

  秋,鼃、蝦蟆斗。【一】

【一】师古曰:“鼃,黾也,似蝦蟆而长脚,其色青,音下娲反。蝦音遐。蟆音麻。黾音莫幸反。”

  遣伏波将军路博德出桂阳,下湟水;楼船将军杨仆出豫章,下浈水;【一】归义越侯严为戈船将军,出零陵,下离水;【二】甲为下濑将军,下苍梧。【三】皆将罪人,江淮以南楼船十万人,越驰义侯遗【四】别将巴蜀罪人,发夜郎兵,下牂柯江,咸会番禺。【五】

【一】郑氏曰:“湞音柽。”孟康曰:“湞音贞。”苏林曰:“湞音摚柱之摚。”师古曰:“苏音是也。音丈庚反。”

【二】张晏曰:“严故越人,降为归义侯。越人于水中负人船,又有蛟龙之害,故置戈于船下,因以为名也。”臣瓒曰:“《伍子胥书》有戈船,以载干戈,因谓之戈船也。离水出零陵。”师古曰:“以楼船之例言之,则非为载干戈也。此盖船下安戈戟以御蛟鼉水虫之害。张说近之。”

【三】服虔曰:“甲,故越人归汉者也。”臣瓒曰:“濑,湍也,吴越谓之濑,中国谓之碛。《伍子胥书》有下濑船。”师古曰:“濑音赖。”

【四】应劭曰:“亦越人也。”

【五】如淳曰:“音潘(禺)[愚],尉佗所都。”师古曰:“即今之广州。”

  九月,列侯坐献黄金酎祭宗廟不如法夺爵者百六人,丞相赵周下狱死。【一】乐通侯栾大坐诬罔要斩。

【一】服虔曰:“因八月献酎祭宗廟时使诸侯各献金来助祭也。”如淳曰:“《汉仪注》诸侯王岁以户口酎黄金于汉廟,皇帝临受献金,金少不如斤两,色恶,王削县,侯免国。”臣瓒曰:“《食货志》南越反时卜式上书愿死之。天子下诏襃扬,布告天下,天下莫应。列侯以百数,莫求从军。至酎饮酒,少府省金,而列侯坐酎金失侯者百余人。而《表》云:赵周坐为丞相知列侯酎金轻下狱自杀。然则知其轻而不纠擿之也。”师古曰:“酎,三重酿醇酒也,音丈救反。”

  西羌众十万人反,与匈奴通使,攻故安,围枹䍐。【一】匈奴入五原,杀太守。

【一】邓展曰:“枹音鈇。䍐音汉。”师古曰:“枹䍐,金城之县也。䍐读如本字。”

  六年冬十月,发陇西、天水、安定骑士及中尉,河南、河内卒十万人,遣将军李息、郎中令(一)[徐]自为征西羌,平之。

  行东,将幸缑氏,【一】至左邑桐乡,【二】闻南越破,以为闻喜县。春,至汲新中乡,【三】得吕嘉首,以为获嘉县。驰义侯遗兵未及下,上便令征西南夷,平之。【四】遂定越地,以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阯、九真、日南、珠厓、儋耳郡。【五】定西南夷,以为武都、牂柯、越巂、沈黎、文山郡。【六】

【一】师古曰:“河南县也。缑音工侯反。”

【二】师古曰:“左邑,河东之县也。桐乡,其乡名也。”

【三】师古曰:“汲,河内县。新中,其乡名。”

【四】师古曰:“便音频面反。”

【五】应劭曰:“二郡在大海中崖岸之边。出真珠,故曰珠崖。儋耳者,种大耳。渠率自谓王者耳尤缓,下肩三寸。”张晏曰:“《异物志》二郡在海中,东西千里,南北五百里。珠崖,言珠若崖矣。儋耳之云,镂其颊皮,上连耳匡,分为数支,状似鸡肠,累耳下垂。”臣瓒曰:“《茂陵书》珠崖郡治瞫都,去长安七千三百一十四里。儋耳去长安七千三百六十八里,领县五。”师古曰:“儋音丁甘反,字本作瞻。瞫音审。”

【六】孟康曰:“嶲音髓,本邛都。”服虔曰:“今蜀郡北部都尉所治,本笮都也。”臣瓒曰:“《茂陵书》沈黎治笮都,去长安三千三百三十五里,领县二十一。”应劭曰:“文山,今蜀郡㟭山,本冉駹是也。”

  秋,东越王馀善反,攻杀汉将吏。遣横海将军韩说、中尉王温舒出会稽,【一】楼船将军杨仆出豫章,击之。又遣浮沮将军公孙贺出九原,【二】匈河将军赵破奴出令居,【三】皆二千余里,不见虏而还。乃分武威、酒泉地置张掖、敦煌郡,【四】徙民以实之。

【一】师古曰:“说读曰悦。”

【二】臣瓒曰:“浮沮,井名,在匈奴中,去九原二千里,见汉舆地图。”师古曰:“沮音子闾反。”

【三】臣瓒曰:“匈河,水名,在匈奴中,去令居千里,见《匈奴传》。”师古曰:“令音铃。”

【四】师古曰:“敦音徒门反。”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  武帝  武帝词条  汉书  汉书词条  
国学

 4000万字的《二十四史》,浓缩...

二十四史,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是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统的史书,故又称“正史”。除《史记》是通史且为私修外,其余都是断代史,且大多为官修。《史记》...(展开)

国学

 《论语》十二章

(先秦)佚名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