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智力推崇的传统自古就有,《孙子兵法》就是典型的例子。《孙子兵法》的《谋攻篇》讲的就是用头脑取胜,而不是用蛮力取胜。
为什么要用头脑取胜?难道仅仅是因为崇尚智力美学吗?当然不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有两条:第一,这是成本最低的方式,用头脑获胜和用武力获胜的成本相比,有时候是天壤之别,甚至是千倍万倍的差别。第二,这是最人道的选择,避免了面对面真刀真枪的厮杀,可以让许多人的生命得以保全。因此,这种方式受到了孙子极大的推崇。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关于 “不战而屈人之兵”,《晏子春秋》记载过一个故事。
齐景公的时候,晋国的国君晋平公想去伐齐。出兵之前,晋平公派一个叫范昭的人到齐国去探探虚实。范昭来到齐国以后,齐景公设宴招待他。饮酒的时候,范昭故意提出非分的要求,要使用齐景公的酒樽喝酒。齐景公就让人用自己的酒樽为范昭添了一樽酒。喝完以后,旁边的晏子立刻让人把酒樽撤下去,更换了新酒樽。
范昭的表演还没有结束,他假装喝醉了酒,让乐师给他奏一段成周之乐,他要即兴跳一段舞。
成周之乐是天子之乐,在这样的场合下奏天子之乐,是一种非常失礼的行为。结果乐师并没有屈从范昭的无理要求,义正辞严地拒绝了他。
因为当时的晋国实力非常强大,远在齐国之上,所以,范昭走了以后,齐景公很担心晋国会发兵报复,言语之间,有些抱怨晏子和乐师。 晏子却说:这个范昭不是个不知礼节的粗人,他之所以这样做,目的是为了试探我们君臣。我和乐师的拒绝,是让他知道我们齐国是恪守礼节的国家,并没有可乘之机。 范昭回到晋国以后,果然对晋平公说:齐国还没到可以征伐的地步。我想试试齐国国君的底线,却被晏子识破;我想冒犯他的礼节,却被乐师给拒绝。所以,现在讨伐齐国,并不是合适的机会。 孔子听说后,曾经感叹说:“夫不出于尊俎之间,而知千里之外,其晏子之謂也,可謂折冲矣!而太师其与焉!”意思是,不过在吃饭喝酒之间,就能决定千里之外战争的胜负,说的就是晏子,而弹琴的太师其中也有功劳。这就是折冲樽俎这句成语的由来。
这样一来,仗还没开打,晏子和太师就挫败了晋国的进攻。这也是一种“不战而屈人之兵”。
为什么“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善之善者也”?
以晏子为例,没有见到战场上的刀光剑影,按照通常人的理解,晏子并没有什么战功。按照圣人的理解,晏子则战功卓著。这是见地上的天壤之别。所以,孙子称之为“善之善者也”。因为太高,所以我们普通人看不到。
与此相近的在中医上也有这样的“善之善者”不被普通人所认知。
据说魏文王曾经问名医扁鹊:“听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那么,你们兄弟三人,谁的医术最高明?”扁鹊说:“大哥第一,二哥第二,我最差。”
魏王非常不理解:“既然大哥、二哥都比你高明,为什么只有你出名,而你的两个哥哥都不出名呢?你两个哥哥高明在哪里?”
扁鹊说:“大哥是治病于未病,也就是患者还没有表出现病症,大哥就下药铲除了病根。大家都没有看到病,所以他的医术很难被认可,自然就没有名气。但在我们行家人眼里看,他最高明。
而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时,症状还不十分明显,患者也没有什么痛苦。所以大家都认为二哥只会治小病,不会治大病。自然也没什么名气。
三个人中我最差,我治的是危重病人,因为病情严重,有的甚至生命垂危,所以患者都非常痛苦,家属也心急如焚。这时候我施展自己的医术,要么起死回生,要么使病重的人恢复如初,所以名闻天下。”
因此在中医中,能治未病的人,才是“善之善者”。这个病症未发作之前,和战争没有发生之前的状况非常相似。只可惜这种“善之善者”凤毛麟角,更为可悲的是,这些“善之善者”,往往又不被世人所认可。其实在战争和医术之外,生活当中往往也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有些人挽救危局,看起来很了不起。而那些致力于不让危局发生的人常常被忽视。
我们学习《孙子兵法》,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目的之一,就是培养我们的慧眼,慢慢地打造一双能够发现“善之善者”的眼睛,甚至让自己也具有接近“善之善者”的能力,挽危局于危局发生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