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经典20句,教你通晓人生的成败祸福 | 文 三只眼读史
《道德经》是中国先秦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学说,学说的精髓是老子光辉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观察了自然界的变化,生与死、新与旧的相互关系,观察了社会历史与政治的成与败、福与祸等对立的双方的相互关系,发现了事物内部所具有的一些辩证规律。
大图模式
大图模式
1、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浅注:真正了解大道的人不去多加解说,一定要把大道解说清楚的人不是真正知道大道的人。因为大道是无法用语言文字解说清楚的。
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
浅注:灾祸是福气产生的根源,福气是灾祸藏伏的处所。这样祸福相互交替,有谁知道何时是极限呢?
3、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浅注:把清静无为当成作为,以平安无事作为事情,用恬淡无味当作味道。以小为大,以少为多,以德报怨。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浅注:合抱的粗木,是从细如针毫时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一筐土一筐土筑起来的;千里的行程,是一步又一步迈出来的。
5、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浅注:大江大海能汇聚容纳百川流水,是因为它所处低下,便为百川之王。
6、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大图模式
浅注:我有三件宝贝,持守不渝。一是慈爱,二是俭朴,三是不敢在这世上争强好胜、为人之先。
7、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浅注:真正的勇士不会杀气腾腾,善于打仗的人不用气势汹汹,神机妙算者不必与敌交锋,善于用人者甘居于人之下。这就叫不争不竞之美德,这就是得人用人之能力,这就算相配相合于天道。上古之时便如此啊!
8、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浅注:天下万物中,没有什么比水更柔弱了。然而对付坚强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胜过水了。这是因为水柔弱得没有什么能改变它。
9、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浅注: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天下的人没有不知道的,却没有能实行的。
10、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浅注:上天之道,公义无私,永远与良善的人同在。
1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大图模式
浅注:可信的不华美,华美的不可信。良善的不巧辩,巧辩的不良善。真懂的不广博,广博的不真懂。
12、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浅注:上天的道,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人间的道却不这样,是损害不足的,加给有余的。
13、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浅注:圣人做事不仗恃自己的能力,事成了也不视为自己的功劳,不让人称赞自己有才能。
14、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浅注:知道自己无知,最好。无知却自以为知道,有病。只有把病当成病来看,才会不病。圣人不病,就是因为他知道这是病,所以不病。
15、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浅注:慈爱才能勇敢,俭朴才能扩增,不与人争强好胜,才能为人师长。
大图模式
浅注:最大的祸害是轻敌,轻敌几乎能断送我心中守持的最重要的东西。
17、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浅注:到最后一刻还像刚开始时一样谨慎,就不会有失败的事了。
18、治人事天,莫若啬。
浅注:君王治理百姓、运用天道,没有比节制收敛更好的了。
19、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浅注:万物都是由道所生,又有恩德去蓄养,化育为物形,得势而成长。
20、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浅注:追求知识会越来越膨胀自负,追求真道会越来越谦卑虚己。一直谦卑虚己下去,就 可以达到无为的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