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10句话,大彻大悟,告诉了我们什么?

汉本的《佛遗教经》,由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经中是佛陀一生弘法言教内容的概括总结,是将入涅槃前对众弟子语重心长的谆谆教诲,也是佛留给后代所有想离苦得乐者的得度因缘。

一、心要正,不贪心

原文】当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包藏瑕疵,显异惑众。于四供养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应畜积。

端正心念,不掩饰放纵错误,说到底就是一个诚意的“诚”字。万法因果,不诚实面对,及时纠正止步,就只能在累积、习惯成自然甚至变本加厉中,不断滑向更深的深渊。

人的一切烦恼,都无非因为一个“贪”字。这个时代的浮躁、戾气与物欲横流,说到底也是这样的根源。

二、感官是欲望的桥

原文】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

说到欲望,无不是以感官为桥梁,无不是在感官的满足中结束。有人认为持戒是对人性的压抑,但如果运用得当,就会成为对习性的培养。如同交通规则,强制的规则就如持戒,虽然强制,时间久了,人们尝到了好处,便能理解规则、接受规则、心存规则。

三、“心”是万恶之源

原文】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制心。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逸未足喻也。

心存万念的种子,心净则万念净,念念可以为用;心邪则万念邪,念念皆是锁链;地狱天堂,只在一念之间。

四、羞愧之心最珍贵

原文】惭耻之服,于诺庄严最为第一。惭如铁钩,能制人非法。是故比丘:常当惭耻,勿得暂替。若离惭耻,则失诸功德。有愧之人,则有善法;若无愧者,与诸禽兽无相异也!

社会是个大染缸,要始终保持羞耻惭愧之心,并没有那么容易,多少人在物欲和利益面前迷失了自己,心变得冰冷坚硬,而不知回头。所以佛经中才告诫要“不忘初心”,孔子才强调“知耻近乎勇”。有羞愧之心,也许不能走得快、爬的高,可是一定踏得实、走得稳。

五、做质朴率直的人

原文】汝等比丘:谄曲之心与道相违,是故宜应质直其心。当知谄曲但为欺诳,入道之人则无是处。是故汝等,宜应端心,以质直为本。

质朴率直的心是干净的心、轻松的心,奉承谄媚的心则是扭曲的心、阴寒的心;前者无所求,后者则被欲望裹挟和推搡。

六、欲望是魔鬼

原文】汝等比丘: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无此患。……少欲之人,则无谄曲以求人意,亦复不为诸根所牵。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

欲望是魔鬼,蚕食掏空着人的身心。只有寡欲、放下,如佛所言,才能心中自在光明,心地光明坦荡。难能可贵的是,都以为佛家出世,可是佛陀在此处却明白向我们指出了,少欲对于入世和做事的好处——不慌不忙、游刃有余。如此反而更能做好事、做成事。道家也曾言:不求而得,求而不得。

七、知足常乐

原文】汝等比丘: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愍。

这些话,放在今天,放在追逐利益的我们身上,依旧如此切中要害。这些道理,没有到那种境界,永远会让人觉得假大空,或者被认为是自我催眠和麻醉。唯有到了那个层次,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受用。关于心灵的事,永远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好在你还可以选择相信、求索和体悟。

八、有信念就有依靠

原文】汝等比丘:求善知识、求善护助,无如不忘念。若有不亡念者,诸烦恼贼则不能入。是故汝等,常当摄念在心,若失念者,则失诸功德;若念力坚强,虽入五欲贼中不为所害。

佛在此处向我们指出了,什么才是人生最大的靠山,便是信念。功名利禄,历史和现实一再向我们展示了其起落不定的不可靠;人情冷暖,每个人也都感同身受,同样靠不住。只有信念——只要你的信念坚定,如佛所言便能抵挡外来的种种冲击摧打,而牢不可破。信念的坚定程度,则与信念的深刻、正当程度成正比。所以,人要开掘和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份正念,并夯实和坚守下去。那将是你人生的定盘星和主心骨。

九、自省是最好的修行

原文】汝等比丘:若有智慧则无贪着。常自省察不令有失,是则于我法中能得解脱;若不尔者,即非道人,又非白衣,无所名也。

儒家讲“日三省吾生”,意味也是一样。最简单的方法,往往最有效。但做起来,最容易也最难;容易在好上手,难在坚持下去。此点,尤其值得人们注意。

十、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原文】汝等比丘:勿怀悲恼。若我住世一劫,会亦当灭。会而不离,终不可得。……汝等且止。勿得复语。时将欲过,我欲灭度。是我最后之所教诲。

弟子请求佛陀不要灭度,继续住世,佛陀就说了上面这段话。可以说佛用自己的涅槃,为弟子、为后世亿万千的有缘人,上演了一场最伟大的行为艺术。其主题却不是死亡,而是无常。人终究要死,人本是寄身于无常之中,人所追求的那些,不论多么华丽耀眼,自然更是。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大彻大悟  大彻大悟词条  告诉  告诉词条  我们  我们词条  什么  什么词条  
国学

 《汉书》卷七·昭帝纪第七(4)

《汉书》卷七·昭帝纪第七(4)四年春正月丁亥,帝加元服,【一】见于高廟。赐诸侯王、丞相、大将军、列侯、宗室下至吏民金帛牛酒各有差。赐中二千石以下及天下民爵。毋收...(展开)

国学

 老子做人6大要点,鬼谷子做事8大...

中国文化概括为两个字,就是“道”和“术”。“道”的最高代表,道家祖师老子必是其中之一;“术”的最高代表,“谋圣”鬼谷子必是其中之一。把握了老子的道和鬼谷子的术,...(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