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道德经第79章解读

道德经第79章解读

                          张武忠初稿2017.9.15

第79章

【原文】

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译文】

像水一样方可以弱胜强以柔克刚,因为水能随万物之形而变易,与万物交融既不伤物也不伤己。而如果不以柔应物,则会针锋相对两败俱伤而失和,相互伤害则会产生隔阂哀怨,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酿成解不开的大怨大恨。

治理国家也是此理,为政者不可蓄怨于百姓,不要激化与老百姓的矛盾,因为等到积怨太深就难以和解了,用刑法去强制百姓,用赋税去压榨民众,都会招致民众的怨尤。

即使和解了深重的怨恨,必然还会遗留残余的怨恨,再也回不到当初的其乐融融,况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冤冤相报何时了,故称“和大怨,必有馀怨”。或者为了化解隔阂怨恨而丧失原则,像水那样做老好人和稀泥也不好,自认为以德报怨就是善行善举,其实这是事后的人为弥补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怎么可以算是妥善的办法呢?故称“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如何才能彻底和解这深恨大怨,最根本的办法就是不结怨。世人之所以有怨气,是因为都觉得自己付出了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有理却吃了亏,遂由气生怨,从怨转恨,以至于终不可解。

你看看那万物都是天地所生养,而天地却不居其功也不占为己有。有道的圣人和天地一样,养育造福了万民而不自恃有功。我们可以把他们比作放贷和借贷的关系,借钱要立契约借据,债主执左契,借钱人保存右契。借钱给人本来是救急救穷有恩于别人,但如果到时没钱还账有可能结下梁子互生怨气,甚至会反目成仇。

有道的圣人是如何做的?他养育造福民众就像借钱资助别人,但他并不以此强迫别人偿还债务,或者以此要挟别人听从他的摆布,故称“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有德之人就像持有借据的圣人那样仁慈宽容,只管付出而不求回报,这样就可处处结缘。无德之人就像掌管税收的人那样苛刻刁钻,没有付出就只管索取,如此则会处处结怨,故称“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对万物一视同仁,并不会特别亲近你而疏远别人。天道永远都是给予万物是为“常与”,得道的圣人永远善待众生是为“善人”,合起来故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解读】

79.1“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描述不以柔克刚的后果,既告诉君王不要激化与民众的矛盾,又告诫世人不要无原则地和稀泥做老好人,参考了《周易》睽卦的哲理。

“怨”字从“心”从“夗”,“夗”读作(yuan),身子侧卧弯曲的样子,那么“怨”的本义是心里委屈憋气。“善”是善行善德善举行善。

上一章说,像水一样方可以弱胜强以柔克刚,因为水能随万物之形而变易,与万物交融既不伤物也不伤己。而如果不以柔应物,则会针锋相对两败俱伤而失和,相互伤害则会产生隔阂哀怨,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酿成大怨大恨。

1/3

即使和解了深重的怨恨,必然还会遗留残余的怨恨,冤冤相报何时了,是为“和大怨,必有馀怨”。

或者为了化解隔阂怨恨,像水那样做老好人和稀泥也不好,自以为以德报怨就是行善,其实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怎么可以算是妥善的办法呢?故称“安可以为善”。

儒家虽然推崇中庸之道,但孔子也非常反对做和稀泥的老好人,这一点与老子的“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意思相近。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说“乡愿,德之贼也”,“乡愿”是指那些看似忠厚实际没有一点道德原则,只知道媚俗趋时的人。也是老子第38章所说的“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之人。

治理国家也要遵循这两方面的道理,首先,为政者不可蓄怨于百姓,不要激化与老百姓的矛盾,因为等到积怨太深就难以和解了,用刑法去强制百姓,用赋税去压榨民众,都会招致民众的怨尤。其次,不可无原则地谦让后退,不能总当和稀泥的老好人,这样就会助长一些人的歪风气焰。

《周易》第38卦是睽卦,睽卦与第6卦讼卦不太一样,讼卦犹如东北人有矛盾马上痛痛快快解决,而睽卦有点像南方人憋在心里。文王《卦辞》曰“睽,小事吉”,上一卦第37卦是家人卦,在家人卦中大家都相亲相爱其乐融融,但免不了发生一些小矛盾产生小隔阂,如果不及时处理这些“小事”,久而久之误会越来越大,到最后水火不容势不两立。人和人之间,家庭和家庭之间,甚至国与国之间,都会结成这种不可解的世仇大恨,比如两个家族的百年旧账,也比如中国人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在消除这些怨恨之时,要注意不能丧失原则有损国格,关乎民族团结和领土完整的“大事”绝不退让和含糊。周公在六个爻辞中,逐步阐述了消除隔阂化睽为和的各种情形,从个人和家庭一直讲到社会和国家。

老子参考了《周易睽卦》的哲理,个人之间的隔阂憋屈是“小怨”,把国家君王与民众之间的矛盾称之为“大怨”,只要君王还在压榨剥削民众,那么这种大矛盾就不会轻易调解消除,故称“和大怨,必有馀怨”。用有为的方式去解决“有为”而造成的怨恨,这是刻意展现自己有德,其实是伪善的无德,所以老子说“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79.2“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那么怎样才算是“为善”?如何才能彻底和解大怨,老子借用借贷和收税作辅助说明。

“报怨以德”不算是“为善”,那怎么才算呢?《道德经》中有很多“善”的描述,举几个例子,第2章说“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刻意地去行善,就变成不善了。第8章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水德最接近于大道。第20章说“善之与恶,相去若何”,第27章说“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第49章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由此可见,“善”就是遵循天道有不争的善德,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那么就可善于成就任何事,从根本上就不会产生任何纠纷和矛盾。

如何才能彻底和解这深恨大怨,最根本的办法就是不结怨。世人之所以有怨气,是因为都觉得自己付出了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有理却吃了亏,宁可我负人,不可人负我,遂由气生怨,从怨转恨,以至于终不可解。

你看看,那万物都是由天地所生养,而天地却不居其功也不占为己有。有道的圣人和天地一样,养育造福了万民而不自恃有功。天地和圣人都没有怨气,所以万物和万民也不会与天地和圣人结怨。接下来老子用放贷的“司契”和收税的“司彻”作比喻,来展示有德者处处结缘,而无德者时时结怨。

2/3

“司”是掌管主管的意思,《道德经》中只有两章出现了“司”,第74章说“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司杀”就是专门管理杀人的。还比如,“司法”管理刑法,“司机”管理机动车,“司令”发号司令的最高长官,“司仪”管理礼仪,“司马、司徒、司空”是远古的三公。

 “契”字从“丰”从“刀”从“大”,古代人借钱放贷,一般用刀在木板上刻立契约,各执一半,左边的一半债权人保存称为“左契”,右边的一半借钱人收着称为“右契”。“责”字上面是“丰”的变形,下面是“贝”钱财,“丰”就是契字左上的契约文书,两边内容一样一式两份,所以“责”的本义是索取债务,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是借钱人应尽的义务,所以延伸出责任职责义务等,还不上债还会受到责备,不敢还嘴任人摆布。到了约定的还款付息时间,债主会手执左契去讨债,还不上就要加利息或者拿走相应的抵押物。借钱给人是帮助别人度过困难,解燃眉之急本来是好事,但如果借钱人还不上,好事就会变成坏事,甚至倾家荡产结下怨仇。

有道的圣人是如何做的?他养育造福民众就像借钱资助别人,但他并不以此强迫别人偿还债务,或者以此要挟别人听从他的摆布,故称“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与之相反就是收税的“司彻”官员,“彻”的繁体字为“徹”,本义是“吃罢反用手撤去炊具”,引申为从别人嘴里抢食,所以就有“税收”之义。“彻”是周朝税收的专用术语,周朝法律规定“什一而税,谓之彻”,“什”是“十”,周朝的税负是十分之一,“司彻”就是管理税收的官员和机构。

有德之人就像持有借据的圣人那样仁慈宽容,只管付出而不求回报,这样就可处处结缘。无德之人就像掌管税收的人那样苛刻刁钻,没有付出就只管索取,如此则会处处结怨,故称“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何为“有德”?何为“无德”?第38章做了解释“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大意是,上乘之德最接近于道,不会特意展现自己之德,看似不德,其实才是真正的有德。下乘之德以不失德为准则,看似有德,其实不算真正的有德。

79.3“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总结天道恒常施与万物,圣人永远善待众生。

“天”指的是天地,“道”指得道的圣人,“与”是施与,“善”是动词,言语和行为符合天道。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对万物一视同仁,并不会特别亲近你而疏远别人。天道恒常施与万物是为“常与”,得道的圣人永远善待众生是为“善人”,合起来故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还有另外一种流行的解读,把“善人”当成一个名词,大意是天道不会因为你是君王就与你特别亲近,而是只青睐有善德之人。只不过这种解读与本章前面的主题思想不太紧密,所以我们没有采用。

                          张武忠2017.9.16于北京武警总医院。

3/3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道德经第79章解读  道德经  道德经词条  解读  解读词条  
国学

 鲁班书全集

百度文库正宗鲁班符咒全书教程[1]2015-10-09 25791人 32页5.0分正宗鲁班符咒全书教程鲁班,姓公输,名般。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鲁国...(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