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绝四: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3,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5,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焉。
6,育哺之恩,金石比肩,孺幕之诚,肝胆是照。
7,色恶,不食。臭恶,不食。
失饪,不食。不时,不食。
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8,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9,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10,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1,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2,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13,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14,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
15,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16,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17,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18,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19,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20,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21,子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2,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23,不强不达,不劳无功,不忠无亲,不信无复,不恭失礼。
24,躬自厚而薄则于人。
25,灾妖不胜善政,寤梦不胜善行。
26,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
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27,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
28,天生德于予,桓雎其如予何?
29,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0,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31,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32,己有善勿专,教不能勿怠,已过勿发,失言勿掎,不善勿遂,行事勿留,君子入官,有此六者,则身安誉至而政从矣.且夫忿数者,官狱所由生也;距谏者,虑之所以塞也;慢易者,礼之所以失也;怠惰者,时之所以后也;奢侈者,财之所以不足也;专独者,事之所以不成也.
33,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34,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35,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
36,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
37,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38,《论语》第十五课、 贫而乐,富而好礼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贫而乐,富而好礼”,乐,yue,歌舞升平,连“贫”者都能“不愠”,这才是真正的“人不愠”,这才是“大同”。这里,“礼乐”并举,并不是说“礼”归富者,“乐”归贫者,而是互文的修辞手法,无论贫富,都“乐”且好“礼”。
39,近则逊之远则怨。
40,巧而好度,必攻;勇而好问,必胜;智而好谋,必成.以愚者反之,是以非其人告之弗听.非其地,树之弗生.得其人,如聚砂而雨之;非其人,如会聋而鼓之.夫处重擅宠,专事妒贤,愚者之情也,位高则危,任重则崩,可立而待.
4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42,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43,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4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朱子曰:不求诸心,故昏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
45,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仁者乐,仁者寿 这些都说什么?有山有水的
46,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47,不迁怒 不贰过
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迁怒于人就是伤害别人,迁怒于己就是伤害自己。
孔子说“不迁怒,不贰过”是最难的修养。
48,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49,言而可履,礼也。行而可乐,乐也。
50,德行亡者,神灵之趋;智谋远者,卜筮之繁。
51,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52,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5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朱子曰:温,寻绎也。故者,旧所闻;新者,今所得。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则所学在我,而其应不穷;故可以为人师。
54,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55,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
56,依贤者固不困,依富者固不穷,马蚿斩足而复行,何也?以其辅之者众。
57,予独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58,未知生 焉知死?
既知死 何谓生。
5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0,人不如,而不恨,不亦君子!
61,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
62,君有勇而无仁义则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仁义则为盗。
63,《论语·颜渊》:“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64,“子欲为事,先为人圣”“得才兼备,以德为首”“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
65,“所听者信也,而听尤不可信,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
66,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67,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
68,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69,孔子曰:言必行,行必果,硁硁乎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71,故君子少思其长则务学,老思其死则务教,有思其穷则务施。
72,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
73,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
74,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
75,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76,一一子曰 与人为善 取人为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7,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
78,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俞樾曰:下问者,非必以贵下贱之谓;凡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皆是。
79.孔子曰:“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僻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
80,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81,“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82,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83,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曰:何校灭耳,凶。
84,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85,“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86,第十三课、不相
子曰:“有教无类。”“无类”,就是“不相”。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以贫富划分人,就是“相”。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颜回能"不相”,是真立志行“圣人之道”。
87,祖有功而宗有德。
88,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
89,论语 卷三 雍也篇 孔子曰: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
智者好动,仁者好静;
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90,《论语》第十八、乱也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说的是“人不知”社会中同时存在的两种乱相:“贫者”,好勇斗狠;“富者”,为富不仁,被过分享乐之病急速传染,所谓纸醉金迷、醉生梦死。
91,诗之美,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92,我则易于是,无可无不可。
93,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人至矣!”
9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95,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96,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97,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98,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99,论语 第二十八课、君子思不出其位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这就是君子行“圣人之道”必须时刻谨记的。"
100,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101,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10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沉怨矣。
103,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04,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105,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106,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07,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108,不耻下问,方为智者。
109,君子讷于言尔敏欲行。
110,君子不失色于人。
111,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112,吾何执?执射乎?执御乎?吾执御矣。
113,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114,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115,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116,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117,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118,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119,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120,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121,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122,谛,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123,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124,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125,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
126,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127,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之信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28,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129,可与立,未可与权。
139,夫遇不遇者,时也,贤不肖者,才也,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时者,众矣。
140,“论语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41,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142,文胜于质则史,质胜于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43,子曰:“忠告而善导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44,务意、务必、务固、务我。
145,果哉,末之难也。
146,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147,不教而杀谓之虐
不戒视成谓之暴
慢令致期谓之贼
148,孔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49,「是何言也?
君子达于道之谓达,穷于道之谓穷。
今丘也拘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所也,何穷之谓?
故内省而不疚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
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昔桓公得之莒,文公得之曹,越王得之会稽。陈、蔡之阨,于丘其幸乎!」
150,“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
161,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162,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163,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164,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唯脩此化,故其兴也勃焉,德如泉流,至于今王公大人述而弗忘.殷纣好为北鄙之声,其废也忽焉。
165,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166,知不务多,务审其所知。
167,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168,唯天下至诚,为能迈其性,则能尽人之性。
169,孔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孔子 《雍也》
170,智者见变思刑,愚者睹怪讳名。
天道无亲,可为祗畏。
171,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172,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图文转载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