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鬼谷子·忤合》巧用智谋以反求合;鬼...

前面咱们讲解了“忤合”篇第一章,接下来讲述“忤合”篇第二章

第二章 切合实际,变被动为主动

【原文】

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圣人无常为,无不为;无所听,无不听。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与之为主。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

【原文】

世上没有永远的尊贵,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则。圣人常有作为,所以无所不为。圣人不盲目听从,所以无所不听。要想成就事业,就要使计谋切合实际,处于主动地位。一般来说,施行计谋难以同时兼顾,不能同时忠于敌对双方,必定会有相合、相离的情况出现。与此相合,必

定与彼相离;与彼相离,必定与此相合。

【本章解读】

本章论忤合之变化:

l.“世无常贵,事无常师。”这是说:世界上没有永恒高贵的东西,事物没有永恒效法的榜样,万事万物均是在不断变化的。

2.“圣人无常为,无不为;无所听,无不听。”这是引用《老子》思想:“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其意是说:圣人总是顺乎客观规律而为,故无不为,即没有做不成的;圣人所听的都是反映客观的真理,无稽之言不听,故无不听。

3.“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与之为主。”这是说:如果有人能用我的计谋,成就一番事业,可奉之为主。

4.”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反于是,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这里的反,通返,当指忤的对立面——合。这是说忤与合,是一对矛盾:如果计谋合于彼方,则一定会背离此方,不可能同时效忠于向背的双方,必然有合有忤。返回来合于这方,必然忤逆彼方;忤逆此方,必然返回去合于彼方。

巧用智谋,以反求合

忤合术的实质是以反求合。鬼谷子认为,要达到某种目的,实现愿望,必须曲折求之,以此求彼,欲取先予。大凡联合与对抗的行动,都有相宜的计策,变化转动像铁链一样而无中断。战国时的苏秦是鬼谷子的学生,他游走于六国之间,纵横捭阖,其"合纵”策略正是实践了这一理论。

因事为制,连横之策

“忤合”是灵活应变的谋略。作为谋臣辩士,应在深藏之中寻求平衡,在刚柔之中回旋制胜,在取舍之中揽心集权,在时势之中把握机会,鬼谷子认为,世间万物无不处在变化之中,圣人应该无所不为,无所不听,主张“因事为制”,善于"向背",精于""忤合".

人的一生,立身、齐家、治国、御世,经常要面对向与背的问题。或是对某主义的向、背,信仰什么主义,反对什么主义;或是对某人的向、背,忤逆谁,联合谁;或是对某组织或某单位的向、背,向着哪个组织、哪个单位,背离哪个组织、哪个单位;或是对某个国家的向、背,向着哪个国家,背离哪个国家。

何止人生有向背,任何一个单位、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一个联合体,无不存在忤合问题。

谨慎向背

本篇第一段,从多方面强调:在向背问题上,要特别谨慎。

向背各方的形势,必须反复探求,做出企而分析;对向背各方的变化,必须预测先知,做动态分析;既要考虑忤合之利,又要考虑忤合之害,做利害分析;在决定向背之后,必先"谋虑计定”,而后行之以飞箝之术,如此,方可确保向背的实现,趋利减害,求存避亡。

本篇把伊尹和吕尚列为典范,强调的就是谨慎向背。伊尹为什么五就汤,五就桀,就是谨慎向背。吕尚为什么三就文王,三入殷朝,就是谨慎向背。伊尹为何能助商汤创就统一大业,得益于忤桀、合汤;吕尚为何能助姬发灭纣兴周,得益于忤纣、合文王。

设想,如果伊尹当年是忤汤向桀,如果吕尚当年是忤周向纣,必然像众多权臣一样身败名裂。总之,越是有才能、有影响的人,越是掌握大权,越是关联广大群众命运的人,越是代表一个组织或一个国家的人,在忤合问题上,越要特别谨慎,弄得不好,不仅本人会遭杀身之祸,而且可能祸国殃民。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鬼谷子  鬼谷子词条  求合  求合词条  智谋  智谋词条  
国学

 百战奇谋刘伯温

刘伯温 百战奇谋(原文 简略版)2014-11-01 14:22阅读:2,4931.计战凡用兵之道,以计为首。未战之时,先料将之贤愚,敌之强...(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