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节讲述了抵巇的基本原理,本章讲解如何运用抵巇
第二章 抵巇术能化解危机
【原文】
巇者,罅也;罅者,涧也;涧者,成大隙也。巇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巇之理也。事之危也,圣人知之,独保其身。因化说事,通达计谋,以识细微。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泰山之本。其施外,兆萌芽孽之谋,皆由抵巇。抵巇之隙,为道术用。
【译文】
所谓“巇”。就是“罅隙”。小的裂痕会逐渐扩大,最终变得不可收拾。当裂痕开始出现的tJ时候,会有一定的征兆。在裂痕刚出现时,可以通过“抵”使其闭塞,可以通过"抵"使其退回,可以通过“抵”使其停止,可以通过“抵”使其消失,可以通过“抵”而获取。以上就是“抵巇”的原则和方法。当事情危急时,圣人会有所察觉,并做到保全自身。根据客观情况分析事情,通晓各种计谋,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法。观察事物间的细微处,无一不是起于秋毫之末,渐次发展而动摇泰山的根本。圣人施展计谋,教给众人防患于未然的道理,是从堵塞缝隙这个道理而来。发现事物间的疏漏,并用“抵巇”的方法弥补,这是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
【本章解读】
本章是说明巇的概念、抵巇的一般法则和利用:
1.“巇者,罅也;罅者,涧也:涧者,成大隙也”。巇,危险,或罅隙。罅,是陶器的裂缝。涧,两山之间的缝隙,可以流水。隙,指裂痕。本句是说明巇的概念。不仅指出了巇是什么,而且指明了巇的发展变化:巇的本义是指迹象,萌芽,可以是有形的迹象,如罅隙;也可以是无形的迹象,如危险征兆。巇发展了,变成罅;罅发展了,变成涧;涧发展了,变成大隙。
2.巇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巇之理也。”朕,迹象,征兆。抵,抵抗,阻止意,即解决矛盾。塞,堵塞。却,退却。息,平息。匿,藏匿。得,得到,变为己有。本句是指出抵巇之理,即指出扺巇的基本原则。南北朝时期学者陶弘景对此曾做过如下注释:“自中成者,可抵而塞;自外来者,可抵而却;自下生者,可扺而息;其萌微者,可抵而匿;都不可治者,可扺而得。”他是说:抵巇,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如果是来自内部产生的缝隙,可堵塞之,譬如内部意见不合,有不满情绪等;如果是来自外部的离间,可打退之,譬如揭露外部谣言;如果是来自下面的矛盾,可平息之;如果矛盾只是萌芽,还很微小,可暂时隐匿,静观其变;如果什么办法都用了,仍不可治,那就利用矛盾,使之得到转化,弃旧图新。前四条,是把矛盾或危险征兆消灭于萌芽状态之中;后一条则是扩大矛盾,促成矛盾主要方面的转化,如企业破产、社会革命,等等
3.“事之危也,圣人知之,独保其身。因化说事,通达计谋,以识细微。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泰山之本。”用,是指对巇隙的注意和利用。因化,是顺应事物的变化规律。说事,对事物做出具体分析。通达,由此及彼思考。经,通过。挥,摇动。本句是介绍古代圣贤如何抵巇:一是锐识,只要事物漏出危险征兆,圣人就能敏锐察知,总是保持对危险征兆的注意和利用,并顺应事物变化规律做具体分析,提出计谋,进一步认识征兆的发展变化。二是善用,通过对秋毫之末的利用,可动摇泰山之根基。
4.“其施外,兆萌芽孽之谋,皆由抵巇。抵巇之隙,为道术用。”其,指古代圣人。施外,指对外施加影响。本句接上句介绍古代圣人如何抵巇:不仅用之于对内,而且用之于对外,当对方出现祸害之萌芽时,就要抓住机遇,运用抵巇之道对付。总之,抵巇,是一种政治斗争的法术。
以小见大,防患未然
“抵巇者,防患于未然也,”可以说是《抵巇》篇所论要旨,体现了“以小见大”的道理。古今中外成大事者,莫不察觉事物间的细微征兆,从小处做起。
“事之危也,圣人知之,独保其身。因化说事,通达计谋,以识细微。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泰山之本。”当危险的征兆出现时,圣人能够敏锐察觉,根据事物间的变化之理进行具体分析,制订行之有效的谋略,利用秋毫之末,动摇泰山根基。
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叫苦”。聪明的人能够预察危机,愚蠢的人则对危机视而不见,处理事情要从细微处着眼。小事不管,就会娘成大矛盾;大矛盾不调解,离失败也就不远了。反之,要破坏某种事物,就要从小事入手,利用事端制造矛盾,从而达到目的。防微杜渐,渐次预谋,这是古圣贤应对社会危机的方法,意思是危机刚露出苗头时,就要采取办法解决问题,以防危机继续扩大。
抵巇,本是指堵塞漏洞而言,又可引申为国家大事。比如,天下刚刚安定,需要休养生息。当然,修养生息不等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而示居安思危。危机往往蕴藏于平静之中,它的萌生,肯定有最初的诱因。防微杜渐,既适用于国,也适用于家。若小节不修,言行不信,虽是小事也能娘成祸端。《周易》曰:“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一旦绝察到隐患萌生,就将之斩杀于摇篮之中,做到防微杜渐。
正如鬼谷子所说,“圣人见萌芽巇罅,则抵之以法”。危机发生前,可以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或减轻危机。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市场如战场,有备制人,无备则制于人。商业经营,或抓住对手的疏漏,乘势攻击;或制造舆论,使客户转向自己;或收买人才,或获取资料和情报。同时,自查缝隙,防微杜渐,使对方无可乘之机。这些都是运用"抵巇"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