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注释】
导语:本章与前一章构成了“无为而治”的上下篇,本章是下篇,也是结论篇。“无为而治”有丰富而具体的内涵,覆盖富国、强民、教化百姓三个维度。圣人教化百姓“行不言之教”,具体涉及价值引导和制度防范两个层面。结构上,本章从价值引导实例入手,归纳出“无为而治”的总则,并对价值引导和制度防范具体内容进行了说明,最终走向结论。老子的“行不言之教”,本质上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 xiàn)可欲,使民心不乱。
上:动词,置于高处,指摆在重要地位。贤:喻金钱财富,不作贤才解;金文造字贤左上臣代表瞪大的眼睛,右上又代表能干的手,下面的贝代表钱袋子,意为瞪大眼睛、伸出手、保护好钱袋子,即善于理财之意;这里引伸为财富。“不上贤,使民不争”意思是,不让金钱财富发挥重要作用,能使百姓不为钱财相互争斗。“上贤”河上本与王本均作“尚贤”,解释为不崇尚贤才,我们认为这种解释并非老子本意。
贵:动词,以…为贵。难得之货:珍稀宝物。为盗:从事盗窃活动。“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的意思是,不让珍稀宝物有高价交易的市场,能使百姓不从事盗窃活动。
见:同现,显现。可欲:能激起欲望的东西。“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意思是,不让能激起人们欲望的东西有生存空间,能使百姓心中不产生邪念。
本句是在讲圣人应该如何“行不言之教”。老子在《道德经》中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认为人的意念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产生的,导致产生欲望的事物是因,欲望本身是果;若要人们不产生欲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铲除滋生欲望的土壤,清除一切让人产生欲望的污垢。“不上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便是基于上述理念营造的一种社会氛围,它荡涤了一切欲望之源,从而能“使民不争、使民不为盗、使民心不乱”。这也就是圣人对百姓的教化,是不言之教,不是通过言传身教,而是通过价值引导和制度防范,让金钱财富不起作用,让奇珍异宝没有市场,让声色诱惑绝迹于生活。不言而喻,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是以:因此。其:百姓。虚其心:清除百姓心中贪婪的意念;其实前文整句就是对虚其心的全面说明。实其腹:直意为让百姓吃饱肚子,借喻百姓生活富裕,引伸为国富。弱其志:打消百姓非分之想;志,本意志向,有想法,这里特指非分之想。强其骨:直意为使百姓身体强壮;借喻百姓敢做敢当,引伸为强民。这里顺便提示,任何词句都可能有三层意思:直意、喻意、引伸,解读老子时要特别注意寻找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结合语境和上下文逻辑关系判断其确切含义。“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整句的意思是,因此圣人治理国家,不仅要让百姓生活富裕,还要净化百姓心灵,使其富而不贪;不仅要让百姓敢做敢为,还要防范百姓肆意妄为,使其敢而不妄。
本句概括地呈现了老子“无为之治”的具体内涵。圣人治国,不仅要富国,而且要强民,不仅要国富民强,而且要国民为人正直纯朴,贫而不贪,富而不骄,能而不妄,强而不霸。我们发现,老子的治理理念中既有富国强民的目标,也有化民育人的责任,特别是将社会的价值引导放在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由此可见,老子的治理理论是全方位的,这与他用整体看世界的思想方法是一脉相承的。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本句是对上句中“虚其心”、“弱其志”的注解。我们注意到,这是老子的一种行文习惯,往往在一些难懂或容易产生误解的句子后,以插入语的方式添加批注以防误读。“弱其志”是个容易引起误解的概念,因为此处的“志”已不再是通常意义上的“志向”,而是指具有特定含义的“妄为之志”。所以老子在此作了补充说明,强调要使“妄为之志”者从一开始就不敢为,将“妄为之志”扼杀在摇篮中,这便是“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也正是“弱其志”的实际含义。
常:始终;“常”帛书与汉简作“恒”,此处它只是通常意义上的恒常。知:智巧,钻营;知汉简作智,意同。无知无欲:不投机刁钻,不贪婪逐利。使夫知者不敢为:对一切巧取豪夺者严惩不怠。“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意思是,(虚其心,弱其志)就是要让百姓始终保持一颗纯洁敦厚的心,不投机钻营,不贪婪蛮横,并对一切巧取豪夺之人予以坚决打击,严惩不怠。“常使民无知无欲”就是要有价值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夫知者不敢为也”就是要有完善的制度,对胆敢跨越底线者予以严厉的制裁。
为无为,则无不治。
为:奉行。无为:指无为之治。治:治理。无不治:无所不能治。
本句是本章的结论:圣人只要奉行无为之治,便能无所不治。可见“无为之治”不是方法之一,而是完整的治理体系,是全部。
【解读】
“不上贤,使民不争”是历来被误读最为普遍的一句。从河上本和王本将“上贤”改为“尚贤”开始,人们就习惯地将该句理解为不推崇贤才,从而使百姓不互相竞争。类似的注解给老子的论说涂抹上极其愚昧的色彩,上下文之间也完全没有逻辑可言。白云先生从字源学的角度出发,将“贤”理解为金钱和财富,于是“不上贤”就意味着不拜金,不鼓吹金钱至上。我们认为这种解释与老子的思想体系是吻合的。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这是老子价值引导的典型表述,它代表了一种强烈的价值判断,认为欲望和私利是有害的,必须通过铲除让其滋生的土壤将其彻底消灭。“行不言之教”是老子治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价值引导又是“行不言之教”的重要手段,所以价值判断在老子治理模式中具有核心地位。
我们视“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为老子“无为而治”的总纲,它同时界定了圣人之治的范畴和内涵,是对老子治理理念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本章的其他内容可以视为对总纲的论证和注解。比如,“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对“虚其心”的具体表述;“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是对“弱其志”的进一步解释。前者是价值引导的实例,后者则是对制度防范的说明,两者是“不言之教”不同侧面的具体体现。从逻辑关系上看,老子对本章的布局是作了精心安排的,一切就是紧紧围绕总纲展开的。从上述老子治理总纲的构成来分析,教化百姓占据了十分突出的地位,是圣人之治的重中之重,这与老子以德治国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充分运用价值引导提高价值认同度,通过制度安排助推价值引导,对腐蚀人们思想和意志的消极和对抗意识保持高度警惕,充分利用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构筑思想文化堡垒,这些都为我们今天的治理实践提供了有益而宝贵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