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51 澳門廟宇,發行日期:1976年1月30日
S63 澳門廟宇 一,發行日期:1992年10月9日
S67 澳門廟宇 二,發行日期:1993年3月1日
祀奉中國神話中眾多神靈的無數座寺廟逼佈澳門整個地區,尤其是在市內。
在公元一世紀,當佛教傳入中國時,道教接納了佛教的一些神佛。
今日澳門的寺廟都同時祭祀道教和佛教的神靈,因此沒有任何一個廟宇僅信奉單一宗教。
中國人思想中的中庸之道自然允許不同來源的神靈和睦共存(中國和印度),重要的是所維護的原則應符合普遍的道德標準,能達到心安理得的境界。
譚公廟
這個祭祀譚公的廟宇坐落於路環島上一座小山麓下,瀕臨大海。該廟建於同治元年(1862-1874年)。該廟主祭臺上有神像,拜神的主要是經常出海和常到路環島上小漁港的漁民們。
天后廟
天后廟位於城市北部的馬交石小山麓下。澳門許多寺廟都祀奉天后,她主要保祐其信徒免受颱風的襲擊,是漁民和海員十分崇拜的偶像。
蓮峰廟
蓮峰廟位於澳門半島北部,應存在近兩個世紀了,因為十九世紀初,人們稱該廟為新塔。
從前,靠近該廟的池塘裏長滿了蓮花,此花隨佛教一起被引入中國,是純潔與心靈髙尚的象徵。因此,亦以“蓮花廟”聞名於世。該廟的菩薩是天后,是漁民和海員的保護神。廟裏供奉的其它佛像有:大慈大悲觀音和戰神關帝。
包公廟
包公廟的建成可追溯到1889年,光緒皇帝年代(1875-1908年)。該廟位於澳門半島中部大炮臺山腳東部。包公是道教的許多神仙之一,他保護城市免受雷電的襲擊,故又稱為雷公。該廟主祭臺上有面目可畏的黑臉包公像,以在雷鳴時驅散雷電。
S98 澳門廟宇 三,發行日期:1995年7月17日
中國素以多廟宇、多寶塔而聞名於世。在此重現的是中國居民供神的廟宇。中國人至今仍認爲,無論是廟宇還是寳塔都可使其所在之地免遭災難。
“關帝廟”或“關帝古廟”
這是一座接近市中心的中國廟宇,存在近三百年。座落在公局新市西街。在該絛街上,每天有許多中國商販架起攤位、向眾人展岀並售賣他們的產品和商品。此廟建於1720年,亦供奉“土地神”。
“關帝”是“戰神”,也許是最受澳門居民崇拜的神。如今,他是當誧、金行等的守護神。
每年,在該廟前地舉行“醉龍節”。屆畤該廟所屬三街會館的居民們聚集在該廟前地,開懷暢飲中國酒,直至酩酊大醉。他們每人扛著龍頭或龍尾,試圖以舞蹈的方式,將被菩薩砍斷成兩截後拋入河中的龍身併合在一起。
“北帝廟”(氹仔)
這一稱作“北帝廟”的中國廟宇位於氹仔島船廠涌對面的嘉模前地,是澳門地區最古老的廟宇之一。建於350多年前。昔日,島上的善男信女常去此廟膜拜。廟內收藏著多件價值不菲的古文物。
“北帝”原是一位王子,由於膽識過人,獲得了“北方皇帝”的稱號,他會統帥12個軍團的天兵天將同企圖踐踏大地的“魔王”交戰。他還同巨龜、長蛇及“魔王”搏鬥,經過激戰,打敗了他們,從而被宣佈鳥“玄天上帝”。
蓮溪廟
此廟供奉“東公”,建於二百多年前。廟內有“東公”的供桌,在這裡,善信們燒香祭拜,求神的慧眼永遠保萜全家。
石敢當
這座小廟位於澳門最古老的中國居民區之一。據居民們說,該廟大約二百年前建於此地。
從前,來此廟的善信們絡繹不絕,但隨著歲月的流逝和城市的發展,如興建了現代樓宇,上述地點的居民們分散到了其他居民區,於是他們便轉為供奉“土地公”據說。土地公同石敢當的神一樣奇異非凡。
“福德屙”亦稱“土地廟”
這座中國小廟的常用名為“土地廟”,建於1886年前,座落在昔日的城郊。在澳門,幾乎所有中國居民區都有一個供奉“土地神”的小祠堂或壁龕。除了這些壁龕和堂外,還有相同名稱的寺廟,最重要的是羅憲新街和水坑尾街的土地廟。對土地神的祭拜由來已久。公元前198年漢朝的創始人劉邦開始正式供奉土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