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館——「中國歷代繪畫館」(上)
明後期——清前期
明萬曆——清康熙
(公元1573~1722年)
十六世紀末至十八世紀初,中國社會經歷了朝代更選的戰亂並逐步走向穩定。在繪畫領域,各種藝術思潮十分活躍,流派和風格層出不窮。
晚明時,董其昌集宋元繪畫之大成而進行變革,重建起文人畫的新統緒。繼之而起的清初王時敏、王鑒、王翚、王原祁,崇尚師古,掀起一股強大的摹古潮流。
清初一批遺民畫家,重視師法自然和表現自我人格,建立起新穎的個性風格。四僧和梅清、龔賢等人,是這一創新潮流的代表畫家。吳彬、陳洪綬等畫家,以奇譎變形的畫風,體現出一種不同流俗的獨創精神。惲壽平復興沒骨花卉畫法,開寫生花卉畫的新境界。
清 吳昌碩 紅梅圖軸
吳昌碩(1844~1927年),初名俊,後改俊卿,字昌碩,七十以後以字行。浙江安吉人,後移居上海。擅畫寫意花卉。此畫作於1916年,作者時年七十三歲。
清 改琦 逗秋小閣學書圖軸
改琦(1773~1828年),字伯蘊,號七薌,其先本西域人,居上海松江。擅畫人物、肖像,尤工仕女。此圖作於嘉慶二十四年(1819),作者時年四十七歲。
清 費丹旭 鍾馗圖軸
費丹旭(1801~1850年),字子苕,號曉樓,烏程(今浙江湖州)人。擅畫肖像,尤精補景仕女,瀟灑自然,兼工山水、花卉。
清 任頤 芙蓉白貓圖軸
任頤(1840~1895年),初名潤,字小樓,改字伯年,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寄寓蕭山,後移居上海。擅畫人物、花卉、翎毛、山水,尤工肖像。此圖作於光緒壬午年(1882),作者時年四十三歲。
清 湯貽汾 溪樓聽瀑圖軸
湯貽汾(1778~1853年),字若儀,號雨生,武進(今江蘇常州)人。書畫仿董其昌,山水、花卉兼擅。
清 陸恢 雪景山水軸
陸恢(1851~1920年),原名友奎,字廉夫,號蝟叟,江蘇吳江人,寓居蘇州。擅畫山水、人物、花鳥、果品。此圖作於光緒十九年(1893),作者時年四十三歲。
清 任熊 範湖草堂圖卷
任熊(1823~1857年),字渭長,號湘浦,浙江蕭山人。凡人物、山水、花鳥、蟲魚、走獸俱擅,與任薰、任頤合稱「三任」。此圖作於咸豐五年(1855),作者時年三十三歲。
清 虛谷 山水冊
虛谷(1823~1896年),僧人,俗姓朱,名懷仁,安徽歙縣人,移居廣陵(今江蘇揚州),來往於上海、蘇州、揚州一帶。擅花果、禽魚、山水。此圖作於光緒九年(1883),作者時年六十一歲。
清 髡殘 茅屋白雲圖軸
髡殘(1612~1673年),俗姓劉、出家後僧字石溪,號石禿、殘道者、電住道人,武陵(今湖南常德)人,晚年寄寓南京。善畫山水,受王蒙影響較深。為"清初四畫僧」之一。此圖作於順治十八年(1661),作者時年五十歲。
清 弘仁 九溪峰壑圖軸
弘仁(1610~1663年),原姓江名韜,字六奇。清初出家後,號漸江、無智。安徽歙縣人。擅畫山水,師法倪瓚,「清初四畫僧」之一,又為「海陽四家」之首。
明 宋旭 籟山別業圖卷
宋旭(1525~1606年後),字初穤,號石門,新江嘉興人,工山水,此圖作於萬曆十三年(1585),作者時年六十一歲。
明 董其昌 贈珂雪山水圖卷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華亭(今上海松江)人。擅書畫,精書法。此畫作於1626年,作者時年七十二歲。
明 陳淳 墨花圖冊
陳淳(1483~1544年),字道復,號白陽,長洲(今江蘇昊縣)人,擅畫寫意花卉,後人把他與徐渭並稱「青藤、白陽」。此圖作於嘉靖二十三年(1544),作者時年年六十一歲。
劉基捐贈。
明前中期洪武——隆慶
(公元1368~1572年)
明朝未設畫院,皇室招取眾多畫家入宮廷作畫。宮廷繪畫繼承兩宋院畫傳統,以宏偉富麗的風格為特色。
南宋院體畫影響所及,在宮廷外形成以戴進為代表的「浙派」及流衍出來的吳偉「江夏派」。此派筆勢挺健豪放,墨色縱肆酣暢,稱雄一時。
成化至嘉靖年間(1471~1565年),蘇州地區以沈周、文徵明為核心的一批文人畫家,發揚元畫的傳統表現文人的優雅生活情趣,講求筆墨的書法性技巧,構成地域性流派,世稱「吳門畫派」,雄踞畫壇主流地位達百年之久。
明 徐渭 五月蓮花圖軸
徐渭(1521~1593年),字文長,號天池,晚年又號青藤,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山水、人物、花鳥、蟲魚俱佳,筆簡意賅,開創水墨寫意畫的新風格。
明 文嘉 溪亭試茗圖軸
文嘉(1501~1583年),字休承,號文水,長洲(今江蘇吳縣)。文微明次子。繼承家學,工小楷,擅畫山水,筆法清脫,頗近倪瓚,間仿王蒙皴染,亦頗秀潤。精於鑒別佔書畫。
顧翼捐贈。
明 陸治 虎丘山圖軸
陸治(1496~1576年),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字叔平,號包山。師從文徵明,山水仿宋人,而時出胸中之奇。是圖作於萬曆乙亥(1575年,),作者時年八十歲。
明 錢穀 補沈周重陽酒興詩圖軸
錢穀(1508~1578年後),字叔寶,號磬室,長洲(今江蘇吳縣)人。從文徵明學畫,擅畫山水、蘭竹。此圖作於萬曆乙亥(1575)。作者時年六十八歲。
明 文伯仁 都門柳色圖軸
文伯仁(1502~1575年),字德承,號五峰,文徵明侄,長洲(今江蘇吳縣)人。山水承家學,上溯王蒙,筆墨謹嚴。此圖作於嘉靖四十年(1562),作者時年六十一歲。
明 謝時臣 問禮圖軸
謝時臣(1487~1567年後),字思忠,號樗仙,吳(今江蘇蘇州)人。擅畫山水,學沈周而略參浙派,筆墨粗壯,頗得氣勢。此圖作於嘉靖三十七年(1558)戊午,時年作者七十二歲。
明 張靈 織女圖軸
張靈(公元十五~十六世紀),字夢晉,吳郡(今江蘇蘇州)人。與唐庭交誼深厚。擅畫人物,問作山水、花鳥。此圖作於弘治十七年(1504)。
劉靖基捐贈。
明 周臣 長夏山村圖軸
周臣(公元十五~十六世紀),字舜卿,號東村,吳(今江蘇蘇州)人,擅畫山水,取法南完體風格,石體堅凝,筆法嚴整。
明 仇英 梧竹書堂圖軸
仇英(1498~1552年),字實父,號十洲,江蘇太倉人,寓居蘇州。擅畫山水、人物、界畫,尤工於臨摹,落筆亂真。為「明四家」之一。
明 瞿俊 竹石圖軸
瞿俊(公元十五世紀),字世用,號學古,江蘇常熟人。擅畫竹石。此圖作於弘治三年(1490年)。
無名氏捐贈。
明 姚綬 林下獨坐圖軸
姚綬(1422~1495年),字公綬,號丹丘,雲東逸史,浙江嘉興人。擅畫山水、竹石。
劉靖基捐贈。
明 夏昶 清風勁節圖軸
夏昶(1388~1470年),字仲昭,江蘇崑山人。擅畫墨竹。
明 蔣嵩 攜琴訪友圖卷
蔣嵩(十五世紀末~十六世紀初),字三松,金陵(今南京)人,浙派畫家,擅山水、人物,宗法吳偉,筆法粗率。
明 吳偉 秋江歸漁圖軸
吳偉(1459~1508年),字士英,號次翁、小仙,江夏(今湖北武昌)人。成化朝(1465~1487)入宮廷任仁智殿待詔,弘治(1488~1505)中授以錦衣衛百戶職。擅畫山水、人物。為「江夏派」的創始人。
明 林良 古木寒鴉圖軸
林良(約1416~約1480年),字以善,南海(今廣東)人。天順(1457~1464中),薦為錦衣百戶,供奉內廷。擅畫花鳥,工筆、寫意俱能。
無名氏捐贈。
明 李儀 攜琴賞月圖軸
李儀,生平傳記不詳,畫風繼承吳偉。
明 呂紀 雪柳雙鳧圖軸
呂紀(1477~?),字延振,號樂愚,浙江寧波人。弘治(1488~1505)中,供事仁智毆,官錦衣衛指揮。擅畫花鳥,工筆、寫意俱能。
元代(公元1279~1368年)
元代是中國繪畫的重要轉折期。元初以趙孟頫、高克恭等為代表的士大夫畫家,摒斥南宋院畫風格,回歸唐和北宋的傳統,提倡書法筆意入畫,由此開出重氣韻輕格律的元畫風氣。
元中晚期,以寄興托志為要旨的文人寫意畫成為畫壇的主流。反映消極避世思想的隱逸山水和象徵清高堅貞人格精神的梅蘭竹石等題材,廣為流行。「元四家」建立起文人山水畫的典範風格。
花鳥畫在沿襲兩宋工筆重彩畫風的同時,發展出一種形似白描的水墨花鳥畫形式,格調清雅,開後來水墨寫意花鳥的先聲。
元 羅漢像軸
所繪羅漢為佛教十八羅漢中注茶半託迦尊者,在形象刻划和線描技法上,受到唐末貫休的影響。作於至正五年(1345)。
元 顧園 丹山紀行圖卷
顧園(1321~1382),字仲園,號雲屋、別號玉山逸人 吳縣崑山(今屬江蘇)人。崑山望族,顧瑛族兄弟。擅畫山水。此圖作於洪武四年(1371),作者時年五十一歲,系作者偕友游四明丹山赤水景致。
沈同樾等捐贈。
元 佚名 百尺梧桐圖卷
圖繪文人園居間適之景,庭院梧枝葉茂盛,古趣盎然,學者曾指出所繪為張士信園居情景,為元代設色山水精品。卷首題署「吳興趙孟頫」和「趙氏子昂」朱文方印系後添。卷後題跋皆為真跡。
元 趙原 合溪草堂圖軸
趙原(公元十四世紀),一名元,字善長,號丹林,莒城(今山東莒縣)人,寓蘇州。與顧瑛、倪瓚等名士交遊。工山水,遠師董源,近法王蒙,善用枯筆濃墨,風貌蒼鬱雄麗,得深邃之致。兼能竹石。此圖所繪為顧瑛之合溪草堂。
元 柯九思 雙竹圖軸
柯九思(1290~1343),字敬仲,號丹丘生,台州仙居(今屬浙江)人。曾任奎章閣鑒書博士。精繪墨竹,筆墨蒼秀,師法文同。
元 吳鎮 松石圖軸
吳鎮(1280~1354年),字仲主,號梅花道人,浙江嘉興人。擅畫水墨山水和竹石,墨色蒼蕎沈厚,為「元四家」之一。
元 倪瓚 溪山圖軸
倪瓚(1301~1374年),字元鎮,號雲林,江蘇無錫人。擅寫水墨山水,多用乾筆淡墨,作荒寒蕭索的平遠疏林景色,為元代四大畫家之一。此圖作於至正二十四年(1364),作者時年六十四歲。
元 唐棣 雪港捕魚圖軸
唐棣(1296~1364年),字子華,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山水學郭熙,擅於佈置。此圖作於至正十二年(1352),作者時年五十七歲。
上海博物館——「中國歷代繪畫館」(下)
資料來源:上海博物館 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