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年名窑
龙泉窑是中国历史名窑,创于三国两晋,崛起于五代,极盛于南宋,结束于清代,生产历史长达1600多年,是中国制瓷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窑系,产品畅销于亚洲、非洲、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影响十分深远。
五代、北宋早期龙泉窑场的产品,有浓重的越窑、婺州窑、瓯窑的风格。釉色多呈淡青色,故被称作“淡青釉瓷”。
南宋时期,南方经济飞速发展,南宋政府鼓励开展对外贸易。此时的龙泉窑制瓷技术上承越窑工艺,融会汝窑风格,追慕南宋官窑之精雅,可谓是汇四方之菁华,集大成而臻完美。
由于元代时期统治者的时代背景不同,他们并不喜爱着青瓷的细腻,但在宫廷和贵族中也是身份的显示。在元代前期,青瓷仍然在扩大发展,但是到了后期,因为阶级与民族的斗争,间接的影响到了青瓷的发展。
明代早期,龙泉窑经历了最后的辉煌。洪武年间,龙泉窑开始为宫廷烧造瓷器。明永乐至宣德年间,郑和下西洋,海外贸易促进青瓷生产。此后,青花瓷兴起,之后随着中国航海事业衰落,海上贸易之路变为西方殖民者侵略之路。
明永乐 龙泉青釉葡萄纹盘
明王朝在那时实行海禁,由此导致青瓷外销量锐减。龙泉窑窑口都纷纷倒闭,通通改烧民间通用青瓷,在这样的情况下所烧制青瓷的造型、烧制都不及以前精致。而在清朝的某一个时间,大明处州龙泉官窑,这个被历史遗忘湮没了很久的奇迹终究在种种机缘巧合之下,被拨开尘土,重见天日。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举。1957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轻工厅长会议上明确指出,“要恢复祖国历史名窑,首先要恢复龙泉窑和汝窑青瓷生产。”时代的召唤点燃了不灭的窑火,龙泉青瓷在历史的时间轴上再次找到自己的坐标。
二、国家宝藏
在龙泉窑发韧、发展、鼎盛直至走向式微的近千年历史中,从技术的传承、风格的形成以及产品的流向等都与历代朝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自宋代进入皇家视野之后,龙泉窑一直是宫廷用瓷和国家祭礼用瓷最主要供应地之一。匠心独具的龙泉窑青瓷精品,成为中国制瓷技术成就与宋代美学理念的集中体现。
元代龙泉窑和宫廷、官府的联系更加密切。对元大都、喀拉和林和阿力麻里的考古发掘表明,从帝国的都城到汗国王廷均大量使用龙泉青瓷。据《元史》记载,至治初年,朝廷曾诏令在江浙行省烧造瓷器。
明代则是龙泉窑生产史上与宫廷关系最密切的时期,在故宫博物院旧藏的龙泉青瓷中,以明代的数量为最多,成为皇宫用瓷的重要来源。据《大明会典》记载,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起,龙泉窑已经开始承担烧造御用瓷器任务,一直至天顺八年(1464年),均派太监前往龙泉县监督烧造事务。到了成化时期才停止为宫廷烧造瓷器。
明 龙泉窑青釉凸雕缠枝莲纹瓶
三、龙行天下
在中国对外贸易中,龙泉青瓷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宋元以来海外贸易已然成为国家要政,龙泉是瓯江、闽江、钱塘江的三江源头,溪流密布,四通八达。龙泉窑青瓷藉此通过宁波、温州、泉州等港口,经海上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输往世界各地;由陆上丝绸之路一直传到了亚欧大陆。
元 龙泉窑青釉凸刻开光花鸟图六方罐 肯尼亚出土
元 龙泉窑青釉刻划莲花纹折沿盘 PuranaQila皇宫出土
日本、朝鲜半岛与中国同属儒家文化圈,近同的生活习俗和文化审美,使之成为龙泉青瓷最大的消费市场。
在元明时期的中外交流史料中,如《岛夷志略》《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瀛涯胜览》《明史》等均有中国瓷器销往西亚与南亚地区的记载。此外,在欧洲、非洲等地区均发现了数量惊人的龙泉窑青瓷。
元 龙泉青瓷荷叶罐 韩国新安沉船出水
马蝗绊是佛照禅师赠送给平重盛的青瓷茶碗。在将军足利义政获得此物时,茶碗的下腹有一道冲线。于是委托前往中国的使者,带着茶碗作为参照希望能够再找到一只同样精美的茶碗。但当时明朝的龙泉青瓷风格大变,已无法做成,无奈之下只好请焗瓷工匠在冲线两侧加了六枚焗钉加固,再度送返日本。
四、协和四方
龙泉窑的全球化,带给他们强烈冲击的是先进的制瓷技术,而审美意识是大大弱化的,它没有太多文化上的相通性。12世纪中期至15世纪中期,龙泉青瓷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程度和时尚效应,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无出其右。在这些国家看来,即使能仿烧十分相似的龙泉窑,相比之下,具有异域风格的青花,繁复的彩瓷,更符合他们的审美。
伊朗仿龙泉窑盘
埃及仿龙泉窑盘
那么多仿龙泉窑的,唯独日本仿的最到位最像,甚至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仿的最有宋韵。
日本仿龙泉窑牡丹纹瓶
日本仿龙泉窑凤耳瓶
日本江户时代青瓷透雕香炉
请欣赏龙泉窑真品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