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唐代越窑系和长沙窑系青瓷的区别——唐代青...

从隋代开始,就不能简单的再讲南青北白了,因为北方开始过度到一种和平的年代,大量的南方窑厂开始北迁,这样可以离唐代的经济中心洛阳更近。所以不管北方的巩县和邢窑还是南方的越窑系,还是继承了岳州窑系,都是成了主要的青瓷窑厂。

咱还是开篇先放两个仿品,看看您能看出来吗?

上图是常见长沙窑仿品

上图是近些年仿制唐越窑深腹杯,制作特别成熟,从南北朝到唐宋青瓷,现在的仿制工艺是越来越好,尤其是把开片和脱釉仿制的越来越像,但是像跟对在行家眼里还是差距太大了。

首先要讲的就是青瓷第一大窑厂:越窑

《茶经》中说:“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

这里山人有几个理解要讲一下:1陆羽是没赶上盛唐时代的,他在中年时经历了安史之乱和路上丝绸之路的中断,北方短暂的动乱后,开始大面积的通过发展巩县窑、邢窑、长沙窑和越窑的海外出口,来拉动国内经济和开销。这个时候,温州有国内大型的漆器工厂,江浙盛产茶叶丝绸,南北瓷器又通过大运河和长江汇聚到宁波,所以越窑一代成了国内贸易最繁华的地方。

2、陆羽生活在吴兴一带,所见越窑精品多,见北方白瓷精品少,肯定会讲越窑天下第一,就像定州老师认为定窑天下第一一样。

3、他茶经里的茶色丹和越窑青而茶色绿,也就是唐代的茶煮出来是红色的,大概是发酵过或者放了很多种调料的一种茶饮料。适合越窑而已,他只是在茶具方面进行了南青北白的比较,并没有讲瓷器的优劣。

唐代的越窑主要生产:碗、盒、水盂、执壶这类实用器,少有立件,也从侧面印证了越窑主要是供民用和出口赚汇的工厂。

这个时期的越窑特点有:1,用了蘸釉和荡釉的工艺,隋唐早期用了蘸釉的半截釉,中唐开始使用满釉。

2、器型受南朝的影响大

上图是唐巩县窑白瓷和越窑青瓷渣斗的对比,一个是北齐的盘口唾盂演变来的,一个是南朝盘口瓶演变来的。

上图唐越窑四系罐还可以看到南朝青瓷盘口四系罐的感觉。只是釉料工艺提升,工艺更加的纯熟,器型也开始更加规整。也就理解了诗人陆龟蒙的“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其实为什么越窑开始骤减魏晋南朝时期的堆塑罐、动物俑、灯、鸡首壶一类,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贵族北迁到了首都长安和洛阳,而这些器物开始被巩县窑生产的三彩器物所代替罢了。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 其实可以这样理解,和平时代的虹吸效应会被放大的,婺州窑、瓯窑和岳州窑在南朝时期都大方过光彩。

只是在唐代的盛世时期,更多的人才被吸收到了更大的窑厂越窑长沙窑罢了。

就像上图五代岳州窑瓶和南朝岳州窑鸡首壶的对比一样,留在当地的工匠,最大的特色就是没有受到很多的外来文化影响,依旧延续了很多南朝的器型和工艺。这点是有标本意义的。

唐代的岳州窑还保留了烧制陪葬用器

也可能是附近的长沙窑更大程度的专一化,生产民用器具,而这些贵族用的陪葬品,还是北边不圆的岳阳生产罢了。

所以山人就不在这里过多的介绍瓯窑、婺州窑、岳州窑、邛窑这种些了,这些在唐代时期,被越窑长沙窑的虹吸效应替代了过多,只是生产一点供窑址周边民用器具为主。

那么咱再来介绍下中唐开始盛行的长沙

长沙窑首先是承接了岳州窑,长沙窑在长江流域的地位基本上跟巩县窑在黄河流域的地位相当。主要是生产碗、盘、执壶、罐、水盂为主

从黑市号出水的唐长沙窑器物来看,这个时期的长沙窑碗的工艺,远不及同时期的巩县和越窑

在唐代贵族开始赏白尚青的审美来看,这种长沙窑的绘画风格,可能并不能为贵族所接受。但是另一个方面唐代的瓷器可能普通百姓又使用不起,所以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官办的专门做出口用的。

像这种长沙窑双系罐,在同时期的窑厂,假如纯粹内销,是毫无竞争力的。制作工艺很粗糙, 胎质很粗,当然这也成了今天仿制长沙窑的一个难点。

这种器型的执壶,是长沙窑的一个典型特点,黄釉褐彩,制作中可见工人的泼辣、大胆又不失艺术性。在器型上这种的控制力是逐年的工作中锻炼出来的,可见其制作功力游刃有余,壶口和壶柄的链接也没有拖泥带水,很是干净利落!

上图是唐长沙窑青釉诗文盘,盘中褐釉书写“鸟飞平无近远,人随流水东西。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来自《谪仙怨·晴川落日初低》唐刘长卿的诗句。

山人认为一方面可能这种具有民族特色的盘子,类似今天印满英文字母的服装一样,当时的波斯人有一种汉文化的文化崇拜,所以在购买的瓷器上也希望有这种代表东方的标志。

另一方面可能是长沙窑大量的仿制金银形瓷器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种装饰图案。

最重要的咱还是简单来讲讲唐代青瓷的鉴定:

1、器型

上图常见越窑仿品为灌浆制品,器型过于规整导致不自然,缺乏灵气。

上图越窑真品,轮制,造型古朴大气中又能看到轻巧典雅,工匠的技术炉火纯青,才能拉制出这种饱满的器型,但是胎壁很薄中透出来轻盈的秀气,这个是一般工匠很难做到的。

上图常见长沙窑仿品也是犯了笨拙的错误,古拙真的不是笨拙。古代的工匠是以手艺为谋生的手段,从小就在师承的环境中生活工作,是师傅带徒弟先练手,待几年学成技术以后,拉胚都是在做了很多年徒弟后才能上手,这种从小练就的童子功,绝不会做出如此呆板的器型的。

今天这种古拙的长沙窑器型,虽然粗糙,但是风格跟前后朝都有很大的区别,这个在前面也讲了,给仿造也带来很大的难度,因为窑口时期太多,所以没有器型的延续性。

2、釉面自然老化痕迹

釉面老化痕迹不是做旧,老化不是脏。上图仿品是用化学药水腐蚀出来的土蚀。

上图真品,虽然釉面也是被土蚀,但是釉面是很均匀,很莹润,很自然

3、积釉泪痕

上图仿品的积釉是标准的化工釉料,用气窑烧制,升温快,温度稳定而出来的积釉痕迹。这种仿品在市场上十分常见,老不代表工艺差。

上图真品是矿物釉料在龙窑烧制,可见这种柴烧的泪痕和自然积釉

长沙窑现在仿品的积釉做的越来越好,但是还是跟窑炉温度有很大的关系,气窑很难出现柴窑的自然泪痕。

上图长沙窑的可以看出来蘸釉的痕迹和自然的泪痕

4、胎的老化和垫烧痕迹

仿品底用了现代的高岭土,细密,胎里水分没有退化,湿胎。当然垫烧的痕迹也不对。唐早期的越窑没有装匣钵,中期开始有了匣钵,这样各种垫块,工艺都不一样,导致在器型上留下的痕迹也不一样。

真品胎质虽然在越窑工艺提升后已经得到了提纯,但是这种自然的发泡感还是比今天的胎质要粗很多,但是这种粗不是质量差,是经过很多个半衰期后的干,但是这种干又不是涩,所以在看胎上,还是需要多看,多摸,多研究。匣烧的玉璧底碗、盘等器物外底,呈微微的粉红色颗粒状遗痕,这种遗痕是胎体中氧化铁的反映。

上图是长沙窑仿品,不光胎质不对,化妆土也仿制的不对,画蛇添足。

上图是长沙窑真品的胎质

5、釉色

上图仿品是贼光,是标准的仿越窑化工釉料的颜色

真品所呈现出来的青翠,是一种“似冰”、“类玉”,有玉的质感,又有水的滋润的这种感觉。

6、开片

仿品的开片是化工釉料烧制出来的,跟真品的自然开片釉很大的区别。

越窑的开片情况很复杂,很多不开片,开片的样子也很多,上图只是一个最常见的开片形式,类似蝉翼,叶脉,自然开片,有些还伴随着脱釉

上图是长沙窑仿品开片,呆板,不自然。

上图是长沙窑真品的开片

山人最后还要啰嗦一句,古人真正的古拙之气,是一种胸有成竹的“随意”。其实鉴定工作就是要多上手,多看真品,没有什么真假难辨,只有不辨真假的眼睛。实际上,真品就摆在那里,仿品是“千变万化”,看多了觉得仿制师傅的作品很是可爱。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唐代  唐代词条  越窑  越窑词条  青瓷  青瓷词条  长沙  长沙词条  区别  区别词条  
收藏

 浅谈北宋钧瓷市场前景与收藏

1,超常识别认定法超常为超乎寻常的思维认定方法,比如,在人们的正常思维中,是新的一定新,老的一定旧。再如,在常人的思维理念中,一元配器会形成一元配的各类器物的特...(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