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卢浮宫里看雕塑

                         卢 浮 宫 里 看 雕 塑

1981年9月,弗朗索瓦·密特朗在当选为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后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许诺:“让卢浮宫恢复原来的用途”。这指的是让财政部搬出“黎塞留侧翼”。“黎塞留侧翼”建于1852 - 1857年间,长195米,宽80米,是卢浮宫的一个组成部分,自1871年以来一直由财政部占据。1989年7月当时的财政部长爱德华·巴拉迪尔在再三请求下方才离开这赏心悦目的地方。“黎塞留侧翼”的收回及开放,一下子使卢浮宫增加了2.15万平方米的展览面积、3个庭院和165个新展厅,共展出艺术品1.2万件,其中3000件是从存放室取出的,卢浮宫博物馆的展品由此大大增加。

东方艺术馆里的牛身人面像

   古代东方文化馆介绍公元前7000年古代近东文明。古代近东文明从地中海一直延伸到印度,其地域广大,跨越了美索不达米亚、伊朗及印度。

    东方艺术馆建于1881年,共有24个展厅,3500件展品。这些展品主要来自西亚和北非地区,包括叙利亚、黎巴嫩、巴基斯坦、伊朗等国。这些展品出自十分久远的年代,如公元前2500年的雕像、公元前2270年的石刻、公元前2000年烧制的泥像等。其中带翅膀的牛身人面雄伟雕像(公元前8世纪)最为有名,曾在杜尔·沙鲁金(现为伊拉克赫尔沙巴德)守卫过亚述国王萨尔贡二世的宫殿大门。这些巨大的牛身人面像来到法国经历过一段曲折的历史。1843年,法国人保罗-埃米尔·博塔发现了这些雕像,冒着各种危险将它们运到巴黎。其中两个雕像于1847年陈列在卢浮宫内的世界上第一个亚述博物馆中,第三个雕像在浅盐湖的船舶失事中幸免于难,于1856年运到巴黎。第四个雕像则沉入湖底,是用石膏塑像替代的,第五个雕像是惟一的一头头部转向参观者的公牛。

牛身人面像的正面照片,狮身人面像很多见,牛身人面像还是第一次见到哟

脸的朝向是正面的,通常作为瑞兽,摆放在大门的两侧

带翅膀的牛身人面雄伟雕像(公元前8世纪)最为有名,曾在杜尔 · 沙鲁金

(现为伊拉克赫尔沙巴德)守卫过亚述国王萨尔贡二世的宫殿大门

这些牛身人面像仅发现有五个,这是第五个雕像,也是惟一的一头头部转向参观者的公牛

东方艺术馆的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位置:一层,黎塞留馆 RICHELIEU 3号展位),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完整成文法典,竭力维护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该法典出自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古巴比伦,以锲形文字镌刻在一根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柱上,共3500行,是汉谟拉比为了向神明显示自己的功绩并巩固贵族地位而纂集的。法典分为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包括诉讼程序、保护私产、租佃、债务、高利贷和婚姻家庭等。上部雕刻的人物像,是坐着的司法之神向站着的汉谟拉比国王亲授法律,国王则右手致答谢,以示对神授的法律表示尊敬。毋庸置疑,这块汉谟拉比法典为后人研究古巴比伦社会经济关系和西亚法律史提供了珍贵材料。 

    大家都知道,周杰伦早年的一首《爱在西元前》,被80后深深记住了是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

照片显示的是从各个角度拍摄的《汉谟拉比法典》全貌,摄于卢浮宫

图为《汉谟拉比法典》正面上部雕刻的人物形像,是坐着的司法之神向站着

的汉谟拉比国王亲授法律,国王则右手致答谢,以示对神授的法律表示尊敬

照片显示的是《汉谟拉比法典》中的文字部分,摄于卢浮宫

狮身人面像

    考古学者一般认为狮身人面像是为埃及第四王朝法老哈夫拉建造的石像。在古埃及,狮子就是力量的象征;而雕像坐西向东,蹲伏在哈夫拉的陵墓旁,狮身人面像因而可能是古埃及法老的写照。其实相传公元前2611年,哈夫拉到此巡视自己的陵墓 — 哈夫拉金字塔工程时,曾吩咐为自己雕凿石像。当时的工匠于是雕凿了一头狮身,而以这位法老的面像作为狮子的头。

    卢浮宫里的这尊狮身人面雕像,是由粉红色花岗岩雕凿的,高1.83米,宽4.8米。这座巨大的狮身人面像发现于尼罗河三角洲东北部的塔尼,是阿蒙雷神庙的守卫者。它是埃及境外保存的最大,或许也是最古老的一座狮身人面像。人面狮身象征着法老的威严,它的头部以国王脸部为特征,是国王“活生生的形象”。此外,它还象征着与太阳神的神圣联系。

很多人都误以为这就是著名的“朗姆西斯二世坐像”,仅从“人面”的外表上看,这两者的确很接近,但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特别是这两件作品并不在同一个地方展出:“朗姆西斯二世坐像”位于叙利馆  SULLY 一层的B号展位,而狮身人面像则在叙利馆的地下一层的B展位。

照片显示的是狮身人面像,正位,摄于卢浮宫叙利馆地下一层

照片显示的是狮身人面像,侧位,摄于卢浮宫叙利馆地下一层

用另一架相机拍摄的狮身人面像,正位,摄于卢浮宫叙利馆地下一层

朗姆西斯二世坐像

遗憾的是,因为时间关系,加上语言不通,两次去卢浮宫都没有找到朗姆西斯二世坐像。下面这张朗姆西斯二世坐像是资料翻拍的照片。

这幅作品闻名于世,很多游客却和我一样,与之擦肩而过,该照片为资料翻拍

垂死的奴隶

《垂死的奴隶》(L"Esclave mourant)也称为《俘虏》,是卢浮宫里最著名的雕塑之一(位于德农馆 DENON 的一层 4号展位)。

是著名艺术家米开朗基罗的经典雕塑之一(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

    最近听说有网友曾吐槽:他的表情不像“垂死”,而像什么什么之后,不妨看看,似乎有点那个意思……。这一段为笑谈,不必当真哟。

世界著名艺术家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垂死的奴隶》,摄于卢浮宫雕塑

战俘

    这是一幅与《垂死的奴隶》相像的雕塑作品。

《战俘》,虽与《垂死的奴隶》相似,作品用扭曲的身躯表示战俘在与命运“抗争”

赛姬被丘比特唤醒

  《赛姬被丘比特唤醒》(Psyché ranimée par le baiser de l"Amour)是安东尼奥·卡诺瓦(Antonio Canova)的作品,与《垂死的奴隶》同样位于德农馆 DENON 的一层  4号展位,不过,《垂死的奴隶》更靠里面一些。    

    传说:有一位国王和王后生了三个美丽的女儿,最小的女儿名叫赛姬,她的美貌使维纳斯非常嫉妒,便命令丘比特去惩罚她【古希腊神话中美神维纳斯(Venus)的儿子Eros(爱洛斯),在罗马神话中叫丘比特】。

    丘比特见到赛姬后神神地爱上了她,并使她成为自己的妻子,让她住进了神殿。由于赛姬只是个凡人,始终见不到丘比特的面容,为此她很郁闷。赛姬的两个姐姐很嫉妒她在神殿里的生活,便欺骗她说丘比特是个恶魔,并怂恿她晚上偷偷看他。她在夜晚点上油灯看到丘比特后,才知道丘比特原来是一个英俊的少年。但是,丘比特因此被惊醒,愤怒离去,宫殿和花园也消失了,她最后发现自己一个人躺在一片荒野上。

    于是,赛姬到处寻找丘比特,不知不觉中来到维纳斯的神殿。为了毁掉赛姬,这位爱神维纳斯交待给赛姬很多艰巨而危险的任务。最后一项任务便是叫她把一个空盒子交给冥府的王后(Proserpine),并从她那边带回另一个盒子。返回途中,一直有一个声音指引她并警告她取回盒子后,无论如何都不能打开盒子。赛姬终于完成了任务,可是最后她的好奇心还是战胜那个声音,驱使她打开盒子一探究竟。

  金盒子里面装的是地狱里的睡眠鬼,它从盒中跑出来并附在赛姬身上,使赛姬成了一具睡尸。后来,丘比特找到了赛姬,发现她僵睡在地上,便用深吻唤醒了她,驱赶走了她身上的睡眠鬼。

    众神被赛姬和丘比特的爱情感动了,便赐予赛姬一碗长生不老羹,并封她为女神。赛姬与丘比特从此结为伉俪。

    这座雕塑就是表现丘比特看到睡尸赛姬后,通过深吻唤醒自己爱人的那一刻。

为了更细致地观看作品,从不同的距离和角度拍摄的照片,照片显示的颜色不同,系两部相机所致

三美图

   《三美图》(The three Graces)。可能作于公元2世纪,一件希腊雕塑的罗马复制品,作品表现为三位美少女(两正一反)意外邂逅时的情景。整个作品呈立姿、全裸,表情自然、和谐,亭亭玉立,栩栩如生。按照教皇保罗五世(Pope Paul V)的要求,1609年,Nicolas Cordier对这组群雕进行了很大量的修复工作。卢浮宫于1807年收购。

这是从正面拍摄的《三美图》及其细部特写照片

图为从背面拍摄的《三美图》及其细部特写照片

凡尔赛的戴安娜

《凡尔赛的戴安娜》(Diana of Versailles),公元1 - 2世纪的作品,发现于意大利。

   罗马神话中的戴安娜,对应于希腊神话的阿耳忒弥斯(Artemis):宙斯的女儿,狩猎女神,月亮女神,奥林匹斯山上的12主神之一。关于戴安娜的雕塑作品非常多,这件作品可能是最著名的一件。

   这件雕塑中,戴安娜的圣兽,一只梅花鹿,跟随着她,她的一只手正在从背着的箭筒里抽出一支箭。

这是摆放在绘画厅走廊内的《凡尔赛的戴安娜》,采用黑色大理石雕刻

照片显示的是摆放在雕塑馆内的用白色大理石雕刻的《凡尔赛的戴安娜》

阿尔勒的维纳斯         

   这件雕塑高度1.94米,公元一世纪晚期的罗马作品。1651年出土于法国阿尔勒(Arles)的古罗马剧场遗址。这是一件非常著名的维纳斯雕塑,可能是希腊三大雕塑家之一,普拉克西特列斯(Praxiteles)的“盛传于世间”的著名的雕塑作品《Aphrodite of Thespiae 》的复制品。维纳斯手中的苹果和镜子(已遗失)是17世纪添加上去的。

    阿尔勒是法国的一座历史名城,始建于公元前800年左右,后来成为罗马的重镇,这里存留了很多罗马帝国的遗迹:古罗马角斗场,古罗马剧场,古罗马浴场等。1981年,这座城市的这些古迹被列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所有的古代遗迹的散布面积很大,合计约为0.65公里。

《阿尔勒的维纳斯》(Venus of Arles),摄于卢浮宫雕塑

年老的半人马被爱洛斯捉弄

   这件作品是公元前2世纪的希腊雕塑的罗马复制品,作于1-2世纪。半人马是希腊神话中的一种性格温顺的动物,爱洛斯是希腊神话中的小爱神,相当于罗马神话里的小爱神丘比特。

   在提沃利(Tivoli)的哈德良庄园(Hadrian"s Villa)里,人们发现了与这件作品同样的一件雕塑,用灰黑色的大理石雕刻而成,此外还发现了同样质地的灰黑色大理石制作的另外一件雕塑:《年轻的半人马嘲笑受伤的爱洛斯》(Young Centaur laughing at Eros"s wounds)。这一对雕塑,现在Capitoline Museums博物馆展出。

《年老的半人马被爱洛斯捉弄》(Old Centaur teased by Eros),17世纪意大利出土的文物

阿芙罗狄蒂雕塑的残躯       

    这件作品来自意大利的Brindisi,公元2世纪的罗马复制品,高度0.96米。

 《阿芙罗狄蒂雕塑的残躯》(Fragmentary statue of Aphrodite),属于Esquiline Venus型维纳斯

宁芙与贝壳

   《宁芙与贝壳》(Nymph with a shell),作者不详。原作品是一个年轻女孩玩羊骨头游戏的希腊雕塑,罗马人复制的时候修改为手持贝壳的姿势,作于公元一世纪。这件作品高度0.60米,曾进行过很多修补工作。

《宁芙与贝壳》(Nymph with a shell),作者不详

年轻的萨提尔在吹笛子 

    《年轻的萨提尔在吹笛子》(Young satyr  playing the flute)。

普拉克西特列斯(Praxiteles),斯科帕斯(Scopas),留西波斯(Lysippos)是希腊划时代的三大雕塑家。这件雕塑是罗马人模仿希腊三大雕塑家的风格创作的,时间大约为1-2世纪,这个孩子的高度1.32米。1907年购入。

照片显示的是《年轻的萨提尔在吹笛子》(Young satyr  playing the flute),摄于卢浮宫

 爱洛斯为他的弓箭上弦

《爱洛斯为他的弓箭上弦》(Eros stringing his bow),罗马皇帝多米提安(Domitian,81-96年在位)时代的作品。这个题材,这个类型的雕塑作品很多,全部出自于希腊三大雕塑家之一留西波斯(Lysippos)的原作。

这个题材,这个类型的雕塑作品很多,全部出自于希腊三大雕塑家之一留西波斯(Lysippos)的原作

Mattei的雅典娜

《Mattei的雅典娜》(Mattei Athena),原作是公元前4世纪希腊雕塑家Cephisodotos或者Euphranor的作品,这是公元一世纪的罗马复制品,类似于青铜雕塑作品《Piraeus Athena》,作品高:2.3米

题材相似的雕塑作品,摄于卢浮宫雕塑

赫拉克利斯和他的儿子忒勒福斯

    《赫拉克利斯和他的儿子忒勒福斯》(Heracles and his child Telephos)。

    公元前1-2世纪,罗马帝国的雕塑,忒勒福斯在特洛伊战争中是支持特洛伊的一个城邦国家的国王。

《赫拉克利斯和他的儿子忒勒福斯》(Heracles and his child Telephos),不同角度拍摄

照片显示的是题材相似的雕塑作品,摄于卢浮宫雕塑

受伤的菲洛皮门

    《受伤的菲洛皮门》(Philopoemen hurt),作者:Pierre - Jean Danid。

    菲洛皮门(Philopoemen,公元前253 - 183),是希腊的统帅和政治家,曾经八次被任命为亚该亚同盟总司令。

    亚历山大大帝死后,希腊半岛陷入混战。亚该亚同盟原来很弱小,公元前209年,菲洛皮门被任命为总司令后,屡战屡胜。多次打败强大的斯巴达、马其顿和罗马帝国的军队。被罗马帝国的历史学家誉为“最后一个希腊人”。

《受伤的菲洛皮门》(Philopoemen hurt),作者:Pierre - Jean Danid

圣女贞德倾听圣母的声音

《圣女贞德倾听圣母的声音》(Joan of Arc listening to her voices),作者:Francois Rude 

戴头盔的雅典娜

这一雕塑名为《戴头盔的雅典娜》,又名《韦莱特里的帕拉斯》(Pallas de Velletri)。

希腊神话中,雅典娜女神的全称为:帕拉斯-雅典娜(Pallas Athena)。韦莱特里是意大利中部的一座城市。1797年,人们在韦莱特里附近的一座罗马庄园废墟发现了这件雕塑

照片颜色不一样,其原因还是因为两架相机分别拍摄的结果

戏鹅的小男孩

《戏鹅的小孩》(l"Enfant à l"oie),作品刻划了一个天真活泼的男童和一只白鹅玩耍的形象。顽皮的小孩紧搂白鹅,面带微笑,洋洋得意,而被捉弄的白鹅则直蹬双腿,张嘴喘息,显得无可奈何。雕刻家幽默地表现了小孩的生活情趣,出色地刻划了小孩的体态和动作,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图为《戏鹅的小孩》(l"Enfant à l"oie),作品刻划了一个天真活泼的男童和一只白鹅玩耍的形象

作战的斗士

《作战的斗士》(Guerrier combattant)。这件希腊化时代末期的杰出雕像原作,创作于公元前100年左右 。这尊斗士雕塑曾被收藏于波尔格塞家族(富裕的意大利家族)别墅作为私人藏品,随后被拿破仑于1807年获得。雕塑常被冠以角斗士的名称,但这是一个谬误,实际上在古希腊并没有格斗这项竞技场上的运动。可以想象,作品刻划的是一个正在进行格斗的斗士的瞬间动态,随时准备抵挡对手的攻击,而对手处于较高位置,很可能是一位骑士。可以注意到,其前伸的左手握有盾牌皮带,右手所执的剑柄球饰则是十七世纪修复的部分。斗士以盾牌保护自己免受对手的进攻,蓄以反击之势;他的动作为塑造雕像的空间劈开了一道有力的对角线。

这尊雕像属于极少数带有签名的原作。在树干上,您可以看到以希腊文写就的铭文:“以弗所的阿加西亚斯,多斯德奥斯的儿子所作。”

这尊雕像属于极少数带有签名的原作。在树干上,您可以看到以希腊文

写就的铭文:“以弗所的阿加西亚斯,多斯德奥斯的儿子所作。”

篇幅有限    待续未完    谢谢欣赏    写篇再见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卢浮宫里看雕塑  卢浮宫  卢浮宫词条  雕塑  雕塑词条  卢浮宫里看雕塑词条  
收藏

 光绪银币一两如何辨别真假

光绪银币因当时发行量少,到如今成了稀罕物,一枚光绪银币价格高得离谱,也出现了很多赝品,那么光绪银币一两如何辨别真假?请看下文。操作方法01:真正的光绪银币,正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