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是英国国家博物馆,又名不列颠博物馆,成立于1753年,和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巴黎卢浮宫同列为世界三大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包括埃及文物馆、希腊罗马文物馆、西亚文物馆、欧洲中世纪文物馆和东方艺术文物馆。其中以埃及文物馆、希腊罗马文物馆和东方艺术文物馆藏品最引人注目,而中国藏品占据了绝大部分。
我们熟知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目前收藏的中国的历代稀世珍宝多达2万3千多件,其中绝大多数为无价之宝,长期陈列的约有2000件,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各朝代的绘画、刺绣,各个时期的出土文物、唐宋的书画、明清的瓷器等,其中最名贵的为《女史箴图》、宋罗汉三彩像、敦煌经卷和宋、明名画。
《精品图鉴:大英博物馆中的中国国宝》收录了十几幅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国宝图片,跟全部中国藏品量相比虽然只是沧海一粟,但是其完整的品相及精美程度足以使我们窥斑见豹,多少能够感受到大英博物馆中国藏品的整体水平。
商朝青铜尊,来自中国湖南,羊角自由弯曲的公羊比饕餮或怪物的脸部更为逼真和形象。
《女史箴图》是公元6世纪至8世纪顾恺之(约公元345-406年)最早、最好的绘画作品的摹本。1903年进入大英博物馆。
明朝道教神龛,最上层的是真武,第二层是三清和金童玉女,最下层玉帝居中、真武居右、其它神居左。在神龛的背面有九个孔,还刻着一句铭文"永乐丙戌造鄞吉日"
西周青铜簋。这件器具里的铭文记载了武王的兄弟康侯和沬司徒因论功行赏获得了魏国(在今天的河南省)的土地。
汝瓷天青釉葵口洗,此洗满施一层厚厚的蓝绿色开片釉。
这对壶是东周时期位于山西的晋国铸造的。在两只壶盖的下边缘,即花瓣壶顶的下方都有同样的铭文。铭文记载着公元前482年晋国和吴国会晤时,晋国大臣赵孟铸造了此壶。这对青铜壶上的纹饰是完全同样的。每尊壶的壶身上都有四只饕餮,或四张怪物的脸。
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此玉壶春瓶1978年R.A霍尔特(R.AHolt)将其捐赠给大英博物馆。
明代滕王阁序雕漆大盘。漆雕盘上描绘了在腾王阁举办的离别聚会的场景。在盘子上,云朵密布天空,众仙鹤在空中翱翔,房屋错落有致。
三国时期蜀国宫廷用漆杯。此杯呈浅椭圆形,长边上有一对杯耳,杯耳表面有一层镀金青铜。漆杯表面刻画着有角的鸟类图形,就像是镶嵌在青铜器上的纹饰。
清代镀金青铜曼荼罗。在花坛的中央有一尊佛像,其佛教头衔为本尊。他与其般若,即智慧缠绕在一起。20尊佛像环绕着本尊和他的般若,每片花瓣上有两三尊小佛像立于圆鼓,即祭坛前方。花瓣上刻有佛像和各种符号,包括:马、大象、轮子、香炉、水罐、仗、伞、缎带、天蓬和宝石。
新石器时代玉面。这块玉雕将人兽脸和大獠牙相结合。玉脸用精细的线条雕刻,表现出清晰的轮廓。
辽代三彩罗汉。这尊罗汉像与另外七尊罗汉像都是在中国北部河北易县的一个山洞中发现的。目前,除了一尊罗汉像外,其他几尊罗汉像都收藏在西方国家的博物馆中。
明朝永乐年间释迦牟尼镀金青铜像。它是现存的15世纪早期最大、最华丽的中藏佛教风格的青铜器之一。这尊青铜像分三部分铸造:佛像和双层莲花座、矩形阶梯式基座以及图案为火焰和缠枝花纹的椭圆光轮背景。
元代,谢楚芳,《乾坤生意图》画卷。绘画主题为动物和昆虫捕食。一只蟾蜍埋伏等待着正在肢解蝴蝶的蚂蚁,一只蜻蜓袭击蜥蜴捕获的一只小昆虫,以及螳螂捕蝉。画卷丝质封套内写有"W.Butler"的签名和1797年,因此这幅画卷是最早被英国人收藏的中国画作。
此盏采用满釉裹足支烧法,圈足留有五个椭圆形芝麻钉痕迹。
东周青铜空首布钱币。这枚中国早期的铲形钱币形似铲,其首中空,耸肩,尖足。这枚铲形钱币上没有铭文。
明代唐寅(唐伯虎)西山草堂图。它描绘了暮色朦胧中的山水风光。河岸青山连绵起伏。在画面前方,一位儒生坐在他的乡村小屋里,享受着乡村隐居生活。这幅画有唐寅的亲笔题词。乾隆皇帝曾经也拥有过这幅画,画上有乾隆皇帝在公元1751年的题词。
唐朝银杯。这个银杯上的狩猎景象,简单的花纹采用精细的线条,置于素雅的背景之中。精细的圆孔背景将这种纹饰衬托得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