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山东省滕州市公安局接到报案称,有人在官桥镇大韩村古文化遗址内盗掘文物。公安部与国家文物局强力督办,枣庄、滕州两级公安机关历时8个多月,成功侦破此案,打掉以秦某、高某为首的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犯罪团伙,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2名,包括2名公安部A级通缉令逃犯,追缴涉案文物229件,其中一级文物3件,二级文物5件,三级文物46件。其中,公安机关收缴的阝兒公戈对研究枣滕地区东周文化遗存,完善区域文化谱系,深入研究泗上十二诸侯及其与周边古国关系,研究墓葬制度与丧葬习俗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大韩墓地位于滕州市官桥镇大韩村东,地处薛河与魏河间。2017年10月,山东省开始保护性发掘滕州市大韩村古墓群,经过考古发掘发现,墓地周围文物资源丰富,到目前为止共清理东周时期墓葬139座,出土青铜器、玉器等各类珍贵文物约1500余件。
1.春秋时期阝兒公戈(图1、图2)
图1 阝兒公戈
图2 阝兒公戈(铭文拓片)
长29、宽11.5厘米,一级文物。
戈,古称钩兵,为用以钩杀的兵器,由戈头、柲、柲冒与柲末的鐏构成。戈头由援、内、阑、胡等部分组成。在青铜兵器中,戈出现的时间较早,早在二里头文化时期即已出现,且一直延续使用至战国、秦汉时期。
此件青铜戈援部狭长,直内上有一穿,内下缘尾部呈弧形,上刃与内后缘齐平,短胡,上有三穿。胡上有铭文12字:“阝兒公克父择其吉金,作其元用。”即后世之“郳”,从铭文可以看出,此戈为郳国公克父所制,而“克父”其人未见文献。
郳国为西周晚期偏晚时,由邾国分出的支系,又称小邾国。邾国国君夷父邾颜因有功于周室,故其子友(友父,或即肥)得以受封在郳,为附庸国,国名称郳。2002年,考古学家在枣庄市东江村发掘了6座春秋时期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带有铭文的青铜器,郳国的存在得以证实。李学勤曾在《小邾国墓及其青铜器研究》一文中梳理了郳国早期部分君主世系,始封君为邾友,其子为邾庆(郳庆),其曾孙为《春秋》庄公五年(前689年)记载的朝鲁的犁来,而春秋晚期郳国的文化面貌仍然不得而知。此戈形制与春秋中晚期薛国古城2号墓地出土的III式青铜戈形制相似,故推断此戈年代为春秋中晚期。此戈的成功收缴对研究枣滕地区东周文化遗存,完善区域文化谱系,深入研究泗上十二诸侯及其与周边古国关系,研究墓葬制度与丧葬习俗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经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图3 菱形纹青铜矛
长29厘米,二级文物。
矛为用于冲刺的兵器,由矛头与矛柄构成,矛头则由锋、刃、翼、脊、骹组成。青铜矛至迟自商代开始使用,是一种重要的青铜武器。此矛头骹形宽大,两侧刃呈凹弧形,刃下端本的部位作圆弧形,骹口呈弧形,中空,矛头表面饰有规则菱格纹。此矛头形制及表面规则的菱格纹装饰与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吴越地区所流行的矛头形制相类,经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
东周时期,出于诸侯争霸需要,兵器的形制与制作技术有了显著的发展。《考工记.总序》载:“吴粤(越)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从此记载可知,东周时期吴、越地区的兵器制作技术名满天下。贵族大兴佩剑之风,也促进了青铜兵器上装饰技术的发展,青铜兵器上出现了剑首同心圆、错金银、鎏金、镶嵌宝石、亮斑、虎皮斑、精细透雕、火焰纹、菱形纹等多种装饰技术。随着著名的越王勾践剑及吴王夫差矛的出土,这类具有装饰性的菱形暗格纹,其化学成分、结构以及形成工艺引发了学术界的浓厚兴趣,因而菱形纹技术研究也成为中国青铜器研究与中国科技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研究早期,有学者猜测此菱形纹饰采用“上釉与封闭”技术制成,也有学者认为此纹饰使用“铸槽填锡”技术制作而成。新世纪初,来自上海博物馆、上海材料研究所及宝山钢铁集团公司钢铁研究所等多位学者,对上海博物馆藏编号为3175的菱形纹饰剑残段进行了有损检测,并经过多次模拟试验,论证了“金属膏剂涂层工艺”应为东周时期菱形纹饰的处理工艺。金属膏剂涂层工艺即将金属膏剂规则涂覆于剑的表面,处理后无膏剂的部分呈现剑用锡青铜的金色,有膏剂的部分因锡含量较高而呈现银白色。
图4 同心圆嵌绿松石青铜剑
长27厘米,二级文物。
剑为古代贵族与战士随身佩带用以自卫防身、进击格斗,可斩可刺的兵器,由锋、刃、脊、从、格、茎、箍、首等部分组成。此剑剑身残,脊呈直线,斜从而宽,两从均匀,倒凹字格,较厚,圆茎有双箍,便于缠缑,同心圆剑首。剑格上镶嵌绿松石,剑身上装饰有规则菱形纹,为典型春秋晚期吴越地区流行式样,经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
青铜嵌绿松石工艺是指将小而薄、形制多样的绿松石片镶嵌在青铜器之上的技术。此工艺以一定水平的青铜器铸造技术为基础,同时还需要结合相当高的玉石加工技术方可完成。早在二里头文化时期,绿松石镶嵌技术便已使用在青铜器装饰之上,此后该工艺一直延续使用至战国时期。春秋早、中期青铜嵌绿松石的器物较少见,春秋晚期的一些墓葬中可见嵌绿松石的兵器与车马器,如淅川下寺楚墓M11出土的青铜剑剑首等。至战国时期,嵌绿松石的器物已不限于小型器,嵌绿松石的容器已较多见。
图5 深腹兽足青铜盖鼎
耳距37、口径30、高41厘米,二级文物。
鼎有烹煮肉食、实牲祭祀、燕享等用途。目前所见最早的青铜鼎出土于夏代晚期的二里头遗址,而贵族用鼎的习惯一直沿用至两汉。此鼎器形完整,有盖,盖顶有四个半环形钮。鼎敛口平沿,附耳外侈,腹部呈半球状,素面,腹外壁有二环形钮,对称分布,底部下承三条细长兽蹄足。
此鼎为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常见的青铜鼎式样之一,与中原地区河南省洛阳市中州路M4、山西省万荣庙前村春秋时期M1、山西省长治市分水岭M270、山西省运城市临猗程村M1002、M0003、M1064、河南省新乡市辉县琉璃阁甲墓等地出土的青铜鼎形制相似。在山东省地区,淄博市淄川磁村齐墓M03出土青铜鼎、滕州市东康留周代墓地M125出土陶鼎形制与此鼎相类。
春秋早期鼎的式样承袭西周晚期的形制,中期以后鼎的形制与纹饰产生剧烈变化,开始出现此类附耳外侈的青铜鼎,且鼎足变细变高。由于春秋晚期中叶此样式鼎腹部进一步变浅,因此此青铜鼎时代应为春秋晚期偏早,经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
图6 弦纹青铜鼎
耳距56、口径50、高50厘米,二级文物。
此鼎敛口平沿,附耳,腹不甚深,腹上部饰两道弦纹,弦纹之下有两环钮对称分布,圜底。鼎底部下乘三条粗大兽蹄足,其二残。
西周中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附耳蹄足盆鼎,西周晚期开始流行,此时鼎腹也从垂腹向圆腹发展。中原地区,与此鼎形制类似的出土青铜鼎有河南省洛阳市中州路M6出土的春秋中期偏晚的青铜鼎、山西省侯马上马村M13出土春秋中晚期的青铜鼎等,但均非主流形制的青铜鼎。山东地区临朐嵩山乡泉头村春秋早期偏早的M甲墓葬出土的青铜鼎鼎腹与此鼎相类似,而折沿立耳、器表纹饰不甚相同。此遗址春秋早期偏晚墓葬M乙出土的青铜鼎的附耳与蹄足与此鼎相似,但鼎腹较浅。春秋时期莒国墓葬中亦出土过器形相似的青铜鼎,但立耳者居多,如临沂汤河乡洽沟出土的春秋早中期青铜鼎、莒县天井汪出土的春秋中期青铜鼎、临沂凤凰岭东周墓出土的春秋晚期青铜鼎。沂水刘家店子出土的春秋中期附耳青铜鼎,腹较浅,表面纹饰更加精美。综合上述出土材料,此件青铜鼎时代应为春秋中期,经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