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晋唐笔法辨析十二讲》精华章节抢鲜读

文|夏绍毅

导言:本专栏是笔者几十年如一日的书法临池实践和披读古人书论的经验总结,是在平日所思、所疑、所悟、所得的基础上所做的辨析和札记。对书法学习者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得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如书法中的“屋漏痕”、“折拆股”、“锥画沙”、“内擫”和“外拓”等笔法辨析,怎样认识书法用笔的“疾、涩”?这些问题前人虽有讨论,但过于隐晦,外行人根本不明就里,产生越来越多的误解误释,这对学习书法的人士是极为不利的,有的甚至会误入歧途,浪费许多宝贵的时间。

本课程通过12个章节来切实的、精到的、细致的对书法的核心笔法进行分析讲解。首先在思想上让书法爱好者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少走一些弯路;其次可以切切实实的帮助和指导书法临池实践,掌握正确的用笔方法,能较快的进行书法创作。

《晋唐笔法辨析》封面

一、真正意义上中锋行笔应该是这样的:

能挺而不散,笔毫能紧紧聚拢,能最大限度发挥笔毫(笔腰)的弹力,能建立一个自肩肘腕指迄于毛笔毫端的最佳状态的力的传输通道,使一股真力注入笔端。

二、中锋行笔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可以折一段竹枝试着在地上划字,体验一下感觉。在这种状况下,只要用力不当就会跑偏。怎么办呢?那必须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要尽可能的用力控制好竹枝。由于竹枝是自然呈弯弓状,弹力非常大,如何才能让气力贯注到竹枝末端划字呢?越用力压,竹枝弹力越大,字画也清晰。但力不可无限加大,力过于大,超过竹枝所能承受的极限,竹枝会折断。这就要求操纵者必须要控制到一个合适的度。使用毛笔也是同样道理,挥运笔锋的当口也须用力,要极大地发挥笔毫弹性。但不能使毛笔“折断”,否则就谈不到笔力了。

王羲之《姨母贴》

三、书法控笔能力的强弱在于手中之笔是否“锋聚心正”

笔毫能归束如锥,笔法、中锋都不难求,锋聚始有笔锋可言。此事谈之易,行之难,非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的训练,不能获得腕底至韧至坚之力,则无法令柔软的一撮笔毫归束坚紧如一体,如竹枝铁锥。锋聚,则点画外廓明朗清晰,如昆刀切玉。锋散,则点画破碎、起圭角,会感到非常尖锐刻薄,令人极不舒服。心正,则主体精神高度集中,不紧不慢,悠闲自在,在这种状态下控笔,可以使笔毫锥尖锲入纸面,笔毫能挺。如果行笔出现笔毫偏锋、侧锋,则有可能心不在焉、主体精神不能高度集中,也即是心不正。“锋正”、“心正”,不是笔毫和笔管绝对的垂直于纸面,而是讲笔锋锲入、戳入纸面。

王羲之《奉橘贴》

四、如何才能掌握书法中“疾、涩”用笔,平时练习该如何进行?

“疾、涩”之法的诀窍就是要合理控制笔豪中墨量与运笔速度,要找到缺墨水或墨水即将用尽的感觉。平时临帖或创作中要这样进行,在蘸墨书写一定字数后,笔中残墨将尽,这时候,一般人就会重新蘸墨书写。其实这个时候是书法中最容易出彩的时机,千万别急于蘸墨,要继续写,要放慢速度,顶着笔锋运笔,时不时折笔豪往后挫行,要让笔中残墨充分挤入纸中,犹如屋漏痕。

颜真卿《祭侄稿》疾涩用笔

五、什么是内擫与外拓?

从“内擫”与“外拓”的用笔技法上来看:

“内擫”简单点说就是拉,用大姆指和食、中、无名指“按”或 “压”住笔杆,向身体内拉。如写竖画、撇画等。

“外拓” 简单点说就是推,用大姆指和食、中、无名指“托”住笔杆向身体外推、向上提。如写横画、挑画、勾画等。

颜真卿《刘中使帖》局部

六、“屋漏痕”、“折拆股”、“锥画沙”为何说是书法用笔的最高境界?

屋漏痕图片

颜真卿《祭侄稿》局部

“屋漏痕”笔法其实就是一种“留”的中锋用笔技法。留就是指笔痕要留得住,不能打滑,行笔要求笔锋如雨滴紧附墙壁那样“紧咬”纸面,有迟涩洇渗之感,积点成线,或徐或疾、或涩或畅、或轻或重,仪态万方,自然前行。这样写出来的线条沉着厚实,笔力扛鼎。

钗股

怀素《苦笋贴》高清

怀素《自叙帖》局部

“折钗股”笔法,最先由怀素提出,邬彤所悟,说的是行草书中锋用笔的一种技法。钗原系古代妇女头上的金银饰物,质坚而韧。后被借以形容转折的笔画,要圆而有力,不得有圭角,虽然弯曲但依然圆润饱满而有弹力。

锥划沙

王羲之《二谢贴》

“锥画沙”笔法,关键就是把笔锋归缩未一个锥体,唯“利锋”方能出“险劲”,“锥画沙”与“印印泥”的用笔方法相同,要让笔锋紧紧聚拢成为一个锥尖,运笔顶纸而涩行,方能 “力透纸背”。此种力,乃转笔“取势”发力的“力”,决非用力的“力”。唐代林蕴述卢肇言之凿凿:“子学吾书,但求其力尔。殊不知用笔之力,不在于力;用于力,笔死矣。”

“屋漏痕、折钗股、锥划沙和印印泥”这三个笔法,其实主要讲的是中锋行笔,在行笔过程中一定不能打滑,要让笔锋顶咬纸面涩行,方能写出厚实圆润的高质量笔墨线条。因此,不能简单的从字面的意思去理解,而应当从书法线条所呈现的艺术形态去感悟和理解。

米芾《新恩帖》

七、结语。

总而言之,笔法的关键就是书家的日常训练要把笔锋训练成为一个紧密至坚的锥体,也就是中锋行笔。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笔画粗细变化自如的中锋用笔?那是需要通过长时间不间断的临池训练,时时刻刻注意克服偏锋行笔导致的笔画扁薄,形成肌肉记忆。在毛笔出入提按转换进退之际,还须有一个随时随刻不能放松的,通过含忍不拔专注强劲的手腕对笔管的控制力量,使笔毫坚紧地裹束成圆锥状态,以使笔锋不散不乱,这非有十数年甚至数十年长期不间断的反复训练深入体会而不能到。还有为了掌握中锋行笔的正确发力方法,要多看古人书论,将会让你书艺大进,少走许多不必要的弯路。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笔法  笔法词条  辨析  辨析词条  精华  精华词条  章节  章节词条  
收藏

 中国砚台精品(第10册)

长白山区的各族先民们,在浑江江岸、通化的山凹中陆续发现了多处松花石的矿床。用松花石制砚始于明代末年,推重于清朝,康熙、雍正、乾隆等帝对松花石砚都十分欣赏,康熙帝...(展开)

收藏

 孙小头真伪分辨

孙小头真伪分辨   1,中国的收藏界风起云涌,很多藏品大幅升值,而其中升值最快的、升值幅度最 大的品种之一便是钱币,而孙小头收藏规模也在不断壮大。望各位藏友收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