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自古帝王都,历史上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十三个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具有丰富的地上地下文物。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唐三彩当属全国博物馆中的佼佼者,三彩器琳琅满目。
唐 彩绘生肖俑
2009年的6月3日,在 西安 咸阳 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建设的考古发掘中,在一座大型唐代墓葬中意外地发现了十二生肖俑。根据目前的考古资料证实,这是唐两京(长安、 洛阳 )地区墓葬中所见最早、最完整的一组十二生肖俑。它们出土于 西安 南郊,是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唐兵部常选孙承嗣和夫人高氏合葬墓的随葬品。俑高约25厘米,造型作人身兽首,人身均作文臣形象,再配以不同生肖的头像,构成一个个独立的单体生肖塑像。生肖的服饰鼠和狗相同,上穿圆领宽袖长袍,袍长至足面,前有蔽膝,双手执笏板拱于胸前,足登靴。其他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猪, 只是上身在长袍外再著褙子(披风)及足登尖头靴外,其余则完全相同。俑采用头、身分制,然后粘接成一体,再刻画衣纹,贴塑双手及笏板,经入窑烧成后,又施彩绘,现俑身红彩均已褪色或剥落。俑体中空,胎体厚重,放置稳定。十二生肖的身体部分虽 大同 小异,但头像塑造得生动有致,各有神采。例如猴俑,双目圆瞪有神,嘴紧闭,两耳侧听,显出一副猴儿顽皮的灵气。而猪俑突出的是大嘴,一双圆鼻孔和垂肩的大耳,特别有趣。兔俑则有一双竖立的长长大耳。牛、羊俑则从双角的内弯或侧伸以示区分,体现了雕塑工匠对各类动物形态观察的细微和准确。
彩绘天王俑
唐麒德元年 彩绘贴金文武官俑
礼泉 县唐郑仁泰墓出土
郑仁泰墓发掘于20世纪70年代初,出土了大量罕见的精美文物,从内容到数量等方面都大大超越了有关规制,尤其是墓中随葬了石椁。唐代明文规定禁止使用石质棺椁或石室。《唐六典》载:“凡葬禁以石为棺椁者。其棺椁禁雕镂、彩绘、施户牖栏槛者,棺内禁金玉而敛者。”但考古发掘中有不少出土石椁的实例,这些墓主人的等级地位非常高,其使用应是皇帝的一种恩典,是“事出特制”。郑仁泰初为李世民的亲兵,并参与了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后随李世民多年征战,荣立战功,到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已是十六卫大将军之一。他卒于龙朔三年(公元663年),作为有“拥立之功”的“第一等功臣”、硕果仅存的开国元老,受到了极高的礼遇,得以陪葬昭陵。
唐三彩俑
右边为三彩男装女俑,女着男装是唐代社会流行时尚中的一大特点,一些皇亲贵族女性也常以女扮男装的形象出现于公众场合。这件女俑所穿着的袍服是当时官宦男子穿着的常服,配上这位柳眉细眼、小嘴红唇、微施粉黛的秀美女性,俊朗洒脱中尽显俏丽。
唐三彩骆驼载乐俑
1959年出土于 陕西 省 西安 市西郊中堡村唐墓,通高58厘米,长41厘米。造型新颖浪漫。驼背部架一平台,铺方格纹长毯,上有乐舞俑8个,7男乐俑1女舞俑。乐俑环坐平台四周,分别执笛、箜篌、琵琶、笙、箫、拍板、排箫7种乐器,在全神贯注地演奏,女舞俑婷婷玉立于7个乐俑中间,轻拂长袖,边歌边舞。这组乐舞俑是典型的盛唐时期的作品,舞乐者均穿着汉族衣冠,使用的却大都是从西域传入的乐器,表现的是流行于开元、天宝时期的“胡部新声”即胡汉文化融合后的新舞乐。釉色鲜明亮丽,协调自然。堪称唐三彩中的极品。
国家博物馆里收藏的骑驼奏乐三彩俑,于1957年出土于 陕西 省 西安 市鲜于庭诲墓。骆驼昂首挺立,驮载了5个汉、胡成年男子。中间一个胡人在跳舞,其余4人围坐演奏。他们手中的乐器仅残留下一把琵琶,据夏鼐先生研究,应该是一人拨奏琵琶,一人吹筚篥,二人击鼓,均属胡乐。骆驼载乐陶俑巧妙地夸张了人与驼的比例,造型优美生动,釉色鲜明润泽,代表了唐三彩的最高水平。
对比来看, 陕西 历史博物馆的更精美。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三彩双鱼形壶
三彩四系罐
唐三彩的制作工艺是采用二次烧制方法。第一次在1150℃下素烧,上釉后又在900℃左右的温度下二次烧制。由于釉料中含铅,铅的熔点比较低,所以在这个温度之内釉色会下滑,互相侵润、互相融合,从而呈现出班驳淋漓、千变万化的装饰效果。这件罐的肩部有四个泥条形耳可以穿系。罐身黄、褐和绿三色釉自然流畅,给人一种水波的动感,显示了三彩“流釉”的艺术特点。
三彩西瓜
西瓜,瓜类植物,葫芦 科,蔓生。味甜多汁,为夏日消暑佳品, 今天已成为我国人民夏季食用最普通的水果。但西瓜在我国的种植历史却一直存在诸多争议。一九九一年八月 西安 东郊田家湾发现一个三彩西瓜, 为探讨西瓜种植史提供了一个极有价值的实物资料。三彩西瓜呈圆形,上端略 小, 放在一个敞口直腹的浅盘内,瓜与盘连体。瓜高 13.5、径 1 4、盘径 23厘米。西瓜顶端的瓜蒂艺术化地作成一环钮状。蒂落与花 落之间以绿釉绘 出瓜皮自然纹理, 形象逼 真。三彩西瓜胎体呈粉红色,质 地坚硬,当是唐三彩成 熟期的作品。承瓜盘口的彩釉纹样与 永泰 公主墓所出三彩碗装饰风格极为接近。
唐 大足元年 绿釉碗、瓶
乾县 唐 永泰 公主墓出土
唐 绿釉香薰
三彩叠置伎
唐代,2002年 西安 市长安区郭杜乡三十一号唐墓出土,通高40.8cm,现藏 西安 博物院。
大力士头上顶有两组童子,每组三人。上部一组童子中,一童子双腿直立于下面二童子肩上,身穿开裆裤,作撒尿状。童子均作各种不同的动作。童子下大力士双手展开,肌肉凸显,双拳紧握保持平衡,双腿分开站立于底板上。造型优美,做工精细。所穿服饰施绿、黄、蓝等釉色。
此件三彩童子叠罗汉杂技俑表现生动异常,是目前仅见的此类题材唐三彩作品,底部的力士双目圆睁,腹部圆鼓,用力支撑上部童子,其头顶上六童子动作惊险,尤其是最上面一位童子,作高空撒尿状,令观者忍俊不禁,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三彩天王俑
天王俑是唐代新出现的殉葬俑,最早出现在武则天时代。天王俑与镇墓兽对称置于墓门内,与十二生肖俑一起被称为“四神十二时”,用于辟邪和保护墓室安全,确保墓主亡灵平安。这件三彩天王俑的形象就是按照传说中的天神塑造的。艺术家在创造的时候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运用夸张的手法,通过高矮强弱的鲜明对比,表达出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主题。
三彩女立俑 唐(618--907年) 西安 市西郊中堡村唐墓出土
三彩梳妆女俑
这件女俑,向您展示了唐人使用铜镜的情形。女俑发髻高梳,身穿小袖腰襦,外罩绣花半臂,裙褶处遍绣柿蒂花。她左手半握举于胸前,正持镜照面;右手伸指似要妆点额头。简单的动作、简洁的造型,将一位举止优雅,衣着华丽的唐代女子刻画得淋漓尽致。
2.2动物
唐蓝彩驮骡
唐代,l966年 西安 市莲湖区 西安 制药厂出土,通高26.5cm,长33cm,现藏 西安 博物院。骡短耳直竖,作低头负重前行,踩踏于长方形踏板上。背上有鞍鞯,鞍上驮一沉重行囊,捆绑有绳结。骡体施蓝釉,间有褐色斑纹;行囊施黄、白、蓝三色釉。富有马的神态,肌肉健壮的腿部雕刻得细致传神。
此件蓝彩骡嘴微张,似在长途跋涉中稍作喘息。唐三彩马、驼类常见,而驴、骡类极为少见。此件蓝彩骡是罕见的实物精品。
三彩骆驼 唐 西安 市东郊韩森寨出土
各种三彩俑
三彩堆花双耳扁壶
三彩塔式罐 唐 西安 市东郊十里堡唐墓出土
三彩碗 唐 大足 元年(701年) 乾县 唐 永康 公主墓出土
三彩盘
唐 大足 元年
乾县 唐 永泰 公主墓出土
三彩双联盘 唐 上元二年(675年) 富平 县唐李凤墓出土
三彩钱柜
这件钱柜为长方形,柜面上有盖,盖边有一投钱小口。柜是储藏物品的家具,据文献记载,春秋时期就已出现,历经千年至唐代,柜已是居家必备用具。唐代柜从形制上可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类,这件三彩钱柜为卧式。种类上有普通的盛物柜和专门的食品柜、药品柜、衣柜、化妆柜、钱柜和粮食柜等。
最后上一组明代彩俑
明彩绘仪仗俑群
这批仪仗俑共300多件。墓主人是明朱元璋的次子秦简王朱樉。这组俑群表现的是一个出行的仪仗队伍,原本他(她)们手中都拿有各式各样表示其身份的物品,如旗、幡或乐器、花灯、团扇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物品都已腐朽,幸好在他们的脚踏板下有墨书书写着各自的站位、所司职务等,为我们了解这批仪仗俑的分工提供了很 大方 便。明代仪仗陶俑的出土,弥补了 陕西 陶俑在这段时期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