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士骑龙博山炉是西汉时期打造的文物,现藏于河北省博物馆。1968年,力士骑龙博山炉在中山靖王刘胜的墓中出土,这个炉子上的花纹十分丰富精致,炉盖、炉身、底盘统统都刻有图案,造型十分生动。博山炉在汉、晋时期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焚香器具,多为青铜器和陶瓷器。力士骑龙博山炉的炉盖雕有朱雀、龙虎等,也见证了当时的工艺水平,竟已达到了如此高超的地步。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位于河北省满城县的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墓被发现。这是当时的一个大新闻,《史记》、《汉书》之中记载的喜好酒色的刘胜,以及《三国演义》中刘备整天挂在嘴边的老祖宗,就真的被考古工作者所发现了。
更让人惊讶称奇的是,在刘胜和窦绾墓中,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比如闻名遐迩的金缕玉衣,又比如被认为是工艺品巅峰之作的长信宫灯。这些都代表了刘胜生前穷奢极欲的生活,当然也不能少了这件力士骑龙博山炉。
所谓博山炉,其实就是香炉的一种。在古代,人们普遍相信神仙生活在方壶、瀛洲和蓬莱三座仙山之中,这三座仙山的统称,就是博山。秦始皇派徐福入海寻找神仙,目的地就是这三座仙山。秦始皇自然没有能够长生不老,然而他的梦想,则是历代帝王的心愿,在他之后最为着迷的当属汉武帝。
汉武帝对于术士神仙的痴迷,一点也不亚于秦始皇,他也干过找寻神仙的事情。然而,神仙毕竟是虚无缥缈的,一无所获的他,则命人将香炉做成仙山的形状,并命名为博山炉。
就因为这种博山炉太过精美,以至于成为了香炉的代名词,甚至有人认为,香炉就是从博山炉开始的。宋朝赵希鹄在《洞天清禄集·古钟鼎彝器辨》就持这种观点:
古以萧艾达神明而不焚香,故无香炉。今所谓香炉,皆以古人宗庙祭器为之。爵炉则古之爵,狻猊炉则古踽足豆,香球则古之鬵,其等不一,或有新铸而象古为之者。惟博山炉乃汉太子宫所用者,香炉之制始于此。
其实早在汉武帝之前,早就有了香炉,只不过造型都比较简单。博山炉不是香炉的最早形制,但它却以精湛的造型,赢得了历代文人雅士的青睐。大诗人李白就曾经歌咏过它: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
中山靖王刘胜墓中的博山炉,最著名的就有两件,一件是我们之前已经讲过的错金博山炉,另一件就是本文的主角力士骑龙博山炉。如果单论名气,前者毫无疑问压倒后者,但小珏看来,力士骑龙博山炉在很多方面并不逊色于错金博山炉。
力士骑龙博山炉也分为炉盖、炉身、底盘三部分组成。炉盖便是以想象中的博山为原型,它又分为两层,均是采用透雕工艺。在上层主要是三个主题:云山虎熊、人兽搏斗、人物驱牛车,这都是在当时术士所述神仙境地的故事,在下层则是雕满了龙虎、朱雀、骆驼及草木云气纹饰。
它的炉身比较简单朴素,是圆腹的形状。在它之上用鎏银工艺制作了流云纹图案。客观来说炉盖的工艺不如错金博山炉那么繁杂精致,炉身也比错金博山炉要简单得多,但是它的精彩之处在于底盘。
在力士骑龙博山炉的最底下,是一个小型的圆盘,它的直径大约是径22.3厘米。在圆盘之上,就是一个力士,在骑着一条桀骜的龙,神态自若。他一只手驯服着蛟龙,另一只手则刚好托着炉身和炉盖。这种造型,既独特新奇,又符合重心原理。在制作过程中,就必须要保证重心刚好落在龙与圆盘的接触面上。
中山靖王墓碑发现之后,错金博山炉大红大紫,非常出名,被视为稀世国宝。这主要是它金碧辉煌,确实有叹为观止的美丽之处。虽然力士骑龙博山炉在外观上没有错金博山炉那么拉风,但小珏认为,它所展现的想象力和科学技术,确实一点都不亚于错金博山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