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虽然不是秦国人,但是他对秦国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即便是就整个的历史而言,他都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一个人,商鞅变法改变了整个战国时期的格局,秦国最终笑到了最后。但除去这些,我们单看商鞅这个人,就会发现他的死亡是充满着因果报应的,至少太史公在《史记·商君列传》中呈现出来的是这样的。
为什么说他的死充满因果报应呢?这里就简单的说一下。当初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自然是受到了很多阻碍,因为变法本身就是在动旧贵族们的大蛋糕,但商鞅和秦孝公还是说服了秦国的贵族和百姓们,变法得以进行。但在最开始却进行的并不顺利,很多人阳奉阴违,变法进行得很缓慢,没什么效果。当时秦国的太子是公子驷,他也触犯了律法,商鞅认为律法面前人人平等,既然你太子将来是一国之君不能受刑,那么就由你的老师来接受刑罚吧。
于是“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公子虔受劓刑,割掉了鼻子,公孙贾受黥刑,在脸上刻字。这一下子,秦国的百姓再也不敢质疑商鞅制定的律法了,于是,变法开始走向顺利。公子虔觉得这件事是奇耻大辱,一度八年不出门。后来秦孝公去世后,正是公子虔带头举报商鞅将要谋反。
旧贵族们一起哄,继位之后的公子驷,也就是秦惠文王借此对商鞅下达拘捕令。但商鞅是谁啊?他岂会坐以待毙,于是星夜赶往关下,结果在住店的时候被自己下的律令给拦住了,店主人的理由非常充分:“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住不了店的商鞅只能继续他的逃亡之路,既然身上没有带着证件,那就只能逃出秦国了。
但是,很不幸运的是,商鞅想到魏国去,却被魏国人拒绝了,这同样源于商鞅曾经做过的一件事,即欺骗魏国的公子卬。马陵之战中,齐国大败魏国,庞涓兵败自杀,商鞅看到了机会,于是劝说秦孝公攻打魏国,战争在第二年打响,这次战争秦国赢得非常不光彩。当时魏国派出的是公子卬,商鞅在魏国的时候和此人关系还不错,因此在战争开始之前,商鞅就给公子卬写了一封信,约见面,商量结盟免战的事情,公子卬不疑有他就赴约了,然后就被商鞅的部下擒住了。
秦国非常顺利的打败了魏国,之后魏国让出河西之地,并迁都大梁,这样的耻辱魏国自然不敢忘,商鞅想逃到魏国去,魏国人不仅不会接受,反而将商鞅抓住直接扭送回秦国,他们想看一下秦惠文王会怎么处置众叛亲离、刻薄寡恩的商鞅。之后商鞅回到封邑组织兵力攻打郑国,想从郑国打开一个缺口出逃,但是并未如愿,最终被秦惠文王车裂而死。
商鞅从被追杀到被车裂,除了秦国,就只有魏国有所行动,魏国自然也是希望商鞅死,其他的诸侯国尚来不及作出反应,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他们有时间做出行动并能执行的话,商鞅或许就不会死。商鞅是个人才,是很多国君都知道的,他们自然也渴求这样的人才,会不惜代价收留商鞅,以期为他所用,毕竟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已经深人人心,那么这个时候杀了商鞅并不会改变什么,还不如收归己用,也能让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
但是从秦国往东逃走的话,其实路并不是很多,而通过魏国几乎是必须的,但魏国恰好是不欢迎商鞅的,又或者说是魏国的贵族们不欢迎商鞅,他们自己不用商鞅,也决不允许商鞅为他国所用,因此阻断了商鞅往东逃到其他强国的道路。齐国、楚国、赵国这样的大国未必不欢迎商鞅,但是他们很可能还来不及展开外交手段将商鞅保住。
至于说到秦孝公去世后,六国发国书要求诛杀商鞅则是不可能的,这只能是小说中才会出现的情节,毕竟春秋战国时期,士人并没有太多的爱国情怀,毕竟当时的天下共主是周天子,所有的诸侯国至少名义上都属于周王室的,士人们在列国间寻找机会,你不用我自然有用我的人,这是很正常的事。
商鞅本是卫国的公族之后,但却到魏国寻找机会,魏惠王不用他,他就跑去找了秦孝公;吴起也是,在齐国为将,后来跑到魏国,等在魏国失势后又跑到了楚国,在楚悼王支持下进行变法。因此这些有抱负的人从来不会拘泥于一国,而很多国君也是非常欢迎人才的,除去结果不谈,至少国君们都喜欢人才给他的国家带来利益,至于用完了之后的处置,就是另外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