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在,有的小青年结个婚压力山大,就怕丈母娘开口提条件,要有房有车有存款,一个也不能少。
小青年表示,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谁知,农村路也滑,套路更复杂。
相比之下,汉高祖刘邦和吕后的婚姻谈得真容易,一顿饭就搞定了。
时值秦灭六国,天下初定,单父县的吕公一家为躲避仇人,搬到沛县居住。吕公和沛县县令关系很铁,一到县里就受到热烈欢迎。吕公大摆筵席,各方宾客带上贺礼来捧场。
沛县长吏萧何负责收礼,他帮主人家定下规矩,份子钱不满一千者,只能在堂下喝酒。
县里出名的大龄未婚男青年,泗水亭长刘邦,兜里分文都没有,到这一看,呵,我是流氓我怕谁,喊一声:“贺钱一万!”大摇大摆进门来。
吕公一听,来了位“大人物”,急忙起身相迎。土豪,我们做朋友吧。
萧何是刘邦的好哥们儿,见刘邦这么忽悠人家,也看不下去了,对吕公说:“这刘季啊,就爱吹牛,没干成过啥事。”
吕公不介意,他迷信相面,看刘邦的长相,“隆准而龙颜,美须髯”,是大富大贵之相,将他奉为座上宾。吕公觉得,刘兄弟这么有潜力,做朋友咋够,不如做我女婿吧。
酒筵将尽。吕公对刘邦说:“我有个女儿,想许配给你做妻子,为你打理家务。”刘邦当然乐意了,分文未出,有饭吃有酒喝,还娶了个老婆。
一旁的吕夫人早已憋了一肚子火,待客人散了,就向吕公抱怨道:“你常说,要让咱女儿嫁户好人家,沛县县令几次求亲,你都不同意。今天怎么随随便便就把她许给别人呢?”
吕公当然没喝高,也没开玩笑,过阵子,他的大女儿吕雉就嫁到了刘家。
▲剧照:对父亲在酒席上安排的这桩婚事,吕雉没有反对。
吕公当然不知,自己安排的这段婚姻,影响了一个帝国的命运。
2:
刘邦这人,生活不检点,在婚前就和情人曹氏生有一个私生子刘肥。吕雉丝毫没有怨言,一心操持家务,为刘邦生下一女一子,平日里带着儿女下地种田。
结婚没几年,刘邦就摊上事儿了。
那时,刘邦以亭长的身份,押送徒役去骊山修皇陵,这帮人倒机灵,一路上陆续有人逃跑。到丰西泽(在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刘邦一看,跑了这么多人,到骊山也不好交差,于是把徒役都放走了,说:“你们各自逃命去吧,我也跑路了。“
队伍中的十几名壮士见刘邦这么仗义,决定随他同行。刘邦连夜赶路,到芒砀山落草为寇。
不久后,有个叫陈胜的也是在服役路上遇到烦恼,趁机搞了一次大事情。
▲剧照:刘邦。
刘邦亡命芒砀山后,吕雉打听到他消息,常常从家里送来衣物粮食。刘邦身在荒山野岭,居无定所,很纳闷老婆是怎么找到他的。
吕雉很聪明,借此进行舆论宣传,回答道:“因为你在的地方,上面都有云气缭绕。”云气,是祥瑞之兆,帝王之象。这个八卦消息一经传出,很多沛县子弟想来归附刘邦。
另一边,沛县县令找不到畏罪潜逃的刘邦,只好下令,捉拿他妻子来顶替,吕雉非但没过上几天好日子,还得为刘邦背锅,下狱吃牢饭。前来刘邦家中拿人的小吏也不老实,趁机对吕雉毛手毛脚。
县里有个狱卒,叫任敖,是刘邦好友,听说这件事,立马把欺负吕雉的小吏拖来狠揍一顿,并好生照看狱中的吕雉。吕雉没忘记任敖的恩情,多年后自己执政,将其封为御史大夫。
这是史书中吕雉给我们的最初印象,一个为家庭无私付出、任劳任怨的弱女子。
公元前209年,大泽乡起义爆发,刘邦带领自己手下数百小弟,响应号召,在沛县揭竿而起,正式“创业”。随后几年,夺取关中,进封汉王,与项羽争夺天下。
楚汉战争时(前206年—前202年),吕雉和刘邦的父母不幸被项羽俘虏,当了两年多的人质。
刘邦多次被项羽步步紧逼,早已顾不上家人。彭城溃败,刘邦几次将与自己同乘一车的女儿鲁元公主和儿子刘盈踹下车,幸而驾车的夏侯婴不顾危险把他俩抱回来,这才保住了刘邦与吕雉的骨肉。
荥阳对峙,项羽喊话要把刘邦的爹烹了,刘邦耍起流氓:“我们当年共同受命于怀王,约为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要把咱爹煮了,不要忘了分我一碗。”项羽大怒,要不是部下劝住,刘太公就成太公汤了。
那些日子里,吕雉自然是朝不保夕,一直到公元前203年鸿沟议和,才回到刘邦的身边。
3:
分居多年,刘邦没少拈花惹草,吕雉回到家,家里别说小三,小四、小五都有了,这其中最得宠的,是来自定陶(今山东省菏泽市中部)的美女戚夫人。刘邦跟定陶这地方挺有缘分,灭项羽之后,正是在定陶的氾水北岸设坛称帝。
天下大势已定,刘邦终于可以腾出手管管家事了,受戚夫人鼓动,他脑海里第一件事是,废立太子。
你看,皇后吕雉的儿子,太子刘盈,为人懦弱,闷骚,丧,“不类我”。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刘如意,年纪虽小有潜力,“类我”。
对于刘邦的小算盘,朝中大臣坚决反对。其中,御史大夫周昌吵得最凶,在朝堂上据理力争:“我、我虽不善言辞,但、但知道这事不成,陛下要是想废太子,我绝、绝、绝对不奉诏。”一番话弄得刘邦又好气又好笑。
周昌说话结巴,司马迁在《史记》中将他的话写作“臣期期知其不可”、“臣期期不奉诏”,还原当年情景。这里的“期期”,就是周昌口吃的表现。
三国时魏国邓艾也口吃,一开口就是“艾艾如何如何”,于是就有了“期期艾艾”一词,专门用来形容口吃的人。
刘邦的偏袒,让吕后和刘盈都岌岌可危,一旦太子被废,吕后本人难逃大劫。作为一个母亲,作为权力游戏的参与者,吕后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力挽狂澜。
她跪谢周昌,感激他反对废立,又向张良求计,花重金请刘邦久仰的“商山四皓”出山。
种种迹象让刘邦以为,太子刘盈是人心所向。刘邦虽爱戚夫人,却已无力回天,于是,让戚夫人伴舞,自己作一首《鸿鹄歌》,抒发内心的无奈: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吕后画像。
秀恩爱,死得快。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崩,刘盈即位,吕后摄政。吕后开始实施血腥的复仇计划,她下诏命赵王刘如意进京,毒死,把戚夫人制成“人彘”,断手足,挖双目,熏聋两耳,毒哑喉咙,投入厕中折磨至死。
至于刘邦的其他儿子,都躲在角落瑟瑟发抖。
除了刘如意,对皇位最具威胁的是齐王刘肥,他是刘邦的庶长子,属地有七十三城,也是诸子中最先被封为王的。
刘盈即位第二年,刘肥朝见。刘盈跟哥哥客气,请他坐上座,如此,有悖君臣之礼。吕后见了,气不打一处来,当场就起了杀心。吕后倒两杯毒酒,让刘肥敬酒,想当场将其鸩杀。一旁的刘盈啥也不懂,拿起来就要喝,吓得吕后赶紧把他那杯打翻。刘盈一脸懵逼,刘肥秒懂,这是要出事呀。
刘肥想,这下完蛋了,估计长安城都出不去了。齐国内史(诸侯国内主管民政的官员)急中生智,向刘肥建议,反正齐国地大物博,不如将一郡之地献给鲁元公主作为汤沐邑(诸侯、皇后、公主等受封者收取赋税的私邑)。
刘肥照做,将城阳郡奉上,并提出尊鲁元公主为王太后。认自己妹妹做妈,够窝囊,也够狠,为了活命,脸都不要了。吕后听了,洋洋得意,为女儿办了个隆重的“认儿典礼”,之后,大发慈悲放刘肥回封地。
刘邦总共才八个儿子,吕后收拾掉了一大半。
第八子燕王刘建早亡,留下的孩子被吕后派人暗杀,绝后,封国被废。
第七子淮南王刘长,是由吕后自己抚养长大,吕后摄政时受到优待,因此养成了骄横跋扈的恶习,文帝时图谋叛乱,被捕进京,在半路上绝食自尽。
第六子淮阳王,刘友。刘如意被毒杀后,吕后让刘友继任赵王。刘友的老婆出自吕后家族,因刘友宠爱其他女子,心生妒忌,向吕后进谗刘友谋反。吕后将刘友软禁,将他活活饿死,死后埋到平民坟地。
之后吕后把赵王封给刘邦第五子,梁王刘恢。刘恢被迫娶吕后侄子吕产之女为妻,心中另有所爱,处境和刘友一样苦逼。吕产的女儿比上一任赵王妃更泼辣,直接把刘恢宠爱的女人毒死。刘恢既无自由,又无爱情,顿觉人生无趣,幽愤自杀。
这么看,好像吕家的姑娘都传染了吕后的善妒,刘家的儿子都继承了刘邦的多情。
三任赵王死于非命,这块封地犹如被诅咒一般。公元前181年,年迈的吕后想让代王刘恒接任赵王。代国地处边陲,环境恶劣,让小哥哥去赵国享享福,感动不感动。
刘恒连连say no,不敢动,不敢动,宁愿在边疆吹风,也不敢去当赵王,婉拒吕后的任命,只求平安。众所周知,刘恒,就是日后的汉文帝。
这就是我们熟悉的吕后,心狠手辣,冷酷无情。嫉妒和恐惧,让这个刚毅的女人拿起了屠刀,而她所做的一切,既是为了儿子,也是为了自保。
4:
夺嫡之争,戚夫人除了年轻貌美、能歌善舞外,没有其他筹码,但吕后有,她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出色的政治手腕。
不要总羡慕有的男人,家中红旗不倒,家外彩旗飘飘。或许,那个陪伴男人度过漫长岁月的发妻,才最可贵。
开国功臣韩信、彭越之死就是由吕后一手主导。
刘邦称帝后即收回韩信的兵权,后又将其从楚王贬为淮阴侯,困在长安。韩信原本军功第一,却只能郁郁寡欢,耻与哙伍。
公元前197年,恰逢陈豨叛乱,刘邦带兵镇压。吕后诏有谋反迹象的韩信进宫,有意为刘邦铲除这个心腹大患。
说起来,韩信有恩于吕后,如果不是韩信在刘邦与项羽对峙之时,攻城略地,对霸王形成包围之势,恐怕也不会有鸿沟议和,吕后还得继续做人质。
此一时,彼一时。
韩信本不想听从吕后命令,可吕后派来传令的那个人他不得不信任。那个人,是萧何,当年举荐韩信的伯乐。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正是萧何向吕后提议,用计骗韩信进宫。
韩信一去,了无生机,被吕后处斩于长乐宫钟室,夷三族。
韩信遇害不到一年,另一个功臣,梁王彭越因涉嫌谋反,被刘邦废为庶民,流放到蜀地。
彭越强盗出身,大老粗一个,没有政治意识,在流放的路上遇到吕后车驾,还以为自己可以抢救一下,向她哭诉冤情。
吕后转念一想,这彭越也是响当当的英雄,放虎归山可不得了,假意答应为彭越申诉,带着他回去见刘邦。回来后,吕后跟刘邦建议,一个字,杀,并强迫彭越的门客诬告其主谋反。
结果,彭越也被处死,夷三族,尸体剁成肉酱,分赐给各方诸侯。
吕后懂得揣摩刘邦的心思,无论是韩信,还是彭越,刘邦都不想留。吕后为他执刀,此举有利于刘邦,更有利于吕后。
▲剧照:吕后在政治上对刘邦的支援,戚夫人远远不及。
韩信、彭越的下场都是“夷三族”。所谓三族,是指父族、母族及妻族。据《汉书·刑法志》载:被判夷三族者,首先要黥面,然后割鼻,斩脚趾,笞打至死,最后才斩首,并剁成肉酱。可说是一项残忍的刑罚,且株连者甚众。
吕后助刘邦一臂之力,使得韩信、彭越及其家族受此罪而死,自己执政后,却坚决废除三族罪。
而且,在其摄政时,举国休养生息,三次“大赦天下”。
同时,又废除挟书律和妖言令。挟书律为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所颁布,规定对私藏违禁书籍者处以灭族极刑。妖言令也是上承秦制,主要针对“诽谤朝廷”、“妖言惑众”的百姓,秦汉之际多有因言获罪者。吕后认为这些都是前朝弊政,将其一一革除。
从古至今,欲效法吕后的政坛女强人们,大都没在这一点上学到位,她们常忽略了吕后曾经的一项先进措施——言论自由。
人皆有善恶两面,吕后何尝不是呢?人们常记住她对仇人的残忍报复,却忽视了她对百姓的慈爱之举。
5:
对外,吕后也是一把好手。
当时,匈奴的冒顿单于征服各族,纵横北方草原,不可一世。他曾写信羞辱吕后,信的大意是“你老公没了,我刚好鳏居,不如咱俩来凑一对”。
匈奴人在两性关系方面向来很开放,甚至还有收继婚的陋习,后来王昭君出塞,在第一任丈夫呼韩邪单于去世后,便又嫁给了他的长子复株累单于。
吕后拿到冒顿的信后,火冒三丈,当即决定,要兴兵讨伐匈奴,幸亏大臣季布及时劝住。
吕后也很快冷静下来,还是延续汉初的和亲政策,送些礼物给单于,搪塞了事。吕后装糊涂,表示自己是斯文人,看不懂信里写了啥。
如果此时大汉因为这个小小过节,早半个世纪就与匈奴开战,后果不堪设想。
若没有吕后在内政、外交的种种举措,或许就没有之后的文景之治,汉武帝对匈作战也无从下手。
司马迁写《史记》时秉笔直书,不为汉惠帝刘盈作本纪,却不惜破例为吕后作《吕太后本纪》。纵然没有放过这个蛇蝎心肠的女人黑暗的一面,但也不忘书写吕后的功绩,认为,在她主政期间:
“政不出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6:
然而,在权力斗争中,吕后逐渐迷失自我,她过度的保护欲不仅没有让刘盈更加独立,反而让他更加懦弱。
刘盈在看过受“人彘”之刑的戚夫人后,大受打击,从此借酒消愁,不问政事,这方便了吕后临朝摄政,也疏远了母子关系。
▲剧照:汉惠帝刘盈,一辈子活在父母的阴影下。
为保证独掌大权,吕后大封诸吕,开两汉外戚干政的先河。对于其中利弊,吕思勉先生客观地认为:“内任外戚,外封建宗室,此汉初之治法也。”
可是,此举却有违“白马盟誓”,刘、吕两家形同水火。
有一次,刘肥的次子刘章入宫,在酒宴上担任酒吏,请求以军法监酒。吕后准了。
乘着酒兴,刘章请示,要为太后表演耕田的歌谣。吕后乐了:“你是诸侯之子,哪里知道怎么种田呢?”
“臣知之。”刘章回答,随后唱道:
“深耕溉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锄而去之。”
耕田时,禾苗需疏朗,不是同类者,要将其铲除。吕后听了,沉默不语。
酒过三巡,有一个人醉了,要逃离酒席。刘章健步如飞,追上去,拔剑将他刺死,满座皆惊。此人,是吕后家族的人。可是,吕后已经同意刘章以军法监酒,也没法拿刘章治罪,只好就这么算了。
刘章就这样全身而退。
公元前180年,吕后“病犬祸而崩”。在几个月前,她在外出时被“苍犬”抓伤,汉人迷信,传为刘如意鬼魂作祟。实际上,吕后很可能是感染狂犬病去世的。
吕后去世后不久,吕氏很快就被功臣元老和刘氏宗室铲除。在这过程中,出力最大的刘氏子孙,正是刘肥的三个儿子——齐王刘襄、朱虚侯刘章和东牟侯刘兴居。
当年他们的父亲十分窝囊,为保命献地求饶,认妹为母。这三个儿子替父雪耻,着实威风了一把。
作为中国统一王朝的第一位女主,吕后在汉惠帝刘盈及两任少帝期间,执掌朝政15年。抛开宫廷的腥风血雨不谈,其在政治上的举措还是可圈可点。
当年,吕公安排那段婚姻,只是希望女儿能嫁给一个好丈夫。谁知,竟不经意间决定了一个帝国的未来。
谁又还记得,这个心狠手辣的女人,最初不过是一个小小亭长的妻子,一个一心守护家庭的弱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