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郭子仪——魅力才是最好的通行证

前几天写了《王阳明——修好自己这颗心,可以百病不侵》,许多书友看了后由衷的感慨,在明朝,还真不能惹王阳明,这个牛人从出生就是一道传奇,能与之齐名的估计就只有清代的曾国藩。

对此,我只能呵呵一笑。

王阳明很牛叉,曾国藩也很火爆。

但并不是不可超越的,早在五百年前就有一个老头早早跨越了两人走过的桥,吃过的盐。

有人说我胡扯。

是不是胡扯,我们可以往下看。

他戎马一生,功勋卓著。史书称他“再造王室,勋高一代”,“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

大唐的皇帝拉着他的手,一脸陈恳的说:“如果不是爱卿,大唐早就没了。(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

他的宽厚,让他的敌人鱼朝恩都感动得哭道:“若非您是长者,能不起疑心吗?”

他死的时候,皇帝废朝五日,命群臣吊唁,又亲临安福门送葬,并违反礼制,将他的坟墓加高一丈。

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这是无数读书人的梦想,但古往今来,这十六个字的评价,只有他一人做到了。

他就是汾阳王。

汾阳王是谁——郭子仪

武则天神功元年(697),郭子仪生于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郭家祖上还算不错,其父郭敬之历任绥、渭、桂、寿、洒五州剌史,赠太保。

子仪的小日子过得还算不错,零花钱从来没断过。

按照这样的好条件,读大学考研究生读博士是郭子仪的必经之路,但和一般官家子弟读书走科举考试的路子不同,郭子仪走的是武举的路子。

他似乎很早就对自己的人生做出了规划。

读兵书,练武,考武举,征战沙场。

从后来的结果看,这个规划比现在的天气预报都要准。

他凭武功登第,补为左卫长史(皇帝禁军中的幕僚),开启了自己辉煌人生的第一步。

很多人,你给他一个平台,他就能跳出去。

子仪就是这样的人。

他似乎就是注定为了战场而生的,85岁的生命里几乎有三分之二是在战场上厮杀。

公元(755)年, “安史之乱”爆发,惊恐的唐玄宗慌忙任命郭子仪为卫尉卿,令他率军平叛。

看到这儿,我还是忍不住叫了声好。

要说,唐玄宗有很多毛病,的确有。

但有一点,历史不能否认他。

那就是用人——无论是好人是坏人,无论是有能力的还是没能力,他都能用得很好。

这次的安排,唐玄宗还是对了。

他不知道,这个已经60岁的老人将会是再造大唐的传奇。

当时有没有反对意见,我们不得而知,但结果我们知道,郭子仪很威武提着武器坐上了马背。

混乱不堪的局面在他的手里很快就明亮了起来,他率军出单于府,收复云中(今山西大同)、马邑(今山西朔县东北),几个回合下来,就替大唐扫平了去河北的道路。

牛么?

牛。

但这还不是最牛的,60岁的他,亲自领10万大军与史思明互砍。

此战,史思明大败。

战局,在他手里总能化腐朽为神奇。

有他保驾护航,太子李亨顺利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南)即位,是为肃宗。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皇帝看了看身边威风凛凛的郭子仪,决定反击。

是成是败,在此一战。

皇帝向回纥借兵15万,以自己的儿子李俶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决议光伏大唐。

临行前,皇帝拉着郭子仪的手说,事情成败,在此一举。大唐就交给你了。

子仪点了点头说道:“此行不捷,臣必死之!”

来吧,安禄山。

与老夫战一场。

为了打好这一战,他开辟了新的战术——心理战。

他先派2000名精锐骑兵打头阵,再弄来1000名弓箭手设伏,令回纥军队从敌军背后偷袭,而自己则亲率主力迎敌。

包围之势外加空城计,迅速瓦解了敌人的内心。

看似强大的叛军迅速溃败。

大唐就此光伏。

消息传到了皇宫,皇帝恨不得抱着郭子仪狠狠亲上几口才好,为了彻底摧毁敌人的残余势力,皇帝决定趁热打铁,他再一次任命郭子仪为副元帅,继续剿灭“安史之乱”的残余部队。

结果不用多说,七年的安史之乱最终在他的手中平息。

然而,老天爷似乎觉得这么一次大战还不足以彰显郭子仪的威武,特意弄了几个跳梁小丑来跳一跳。

刚刚平息的大唐立即又被吐蕃给占了,好不容继承了皇位的唐代宗立即继承了老爹的优良传统,弃都而逃。

丢下了烂摊子又回到了郭子仪的手中。

“等你收回了长安,朕再回来。”临走时,皇帝对着郭子仪说道。

“好说,打仗我从来没怕过。”

这话丝毫没有吹牛的意思,就在当年,郭子仪就实现了他的诺言,速度之快,让人咋舌。

刚刚还觉得长安不错的吐蕃大军,在长安城只住了15天,就灰溜溜的走了。

是我的就是我的,不是我的,有郭子仪在,抢也没用。

事情到了这一步,相信很多读者和我一样,差不多了吧?

但历史的魅力就在于,差不多从来不是他的座右铭。

要做就要做到底,要闹就要闹大一些。

这边吐蕃人还没走,那边那大唐自己人就乱了起来。

将领仆固怀恩觉得自己比大唐皇帝还要好,这样的人格魅力不做皇帝实在对不起老天爷的厚爱。

一番自我欣赏后,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举兵叛乱。

比起安禄山,他更懂得四两拨千斤的道理。

起兵之初,就联合了回纥、吐蕃军队进攻长安。

子仪,你是本朝元老,平定叛乱就交给你了。

皇帝颤抖地望着城门外说道。

“好说!”郭子仪抱拳应了声,当夜就出了皇宫。

和一般将帅人海战术的做法不同,郭子仪并非好兵者,他喜欢玩心理战。

在他看来,再强大的敌人,没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就不算强大。

为此,他亲临战场和敌人谈判。

这种利用人在对抗环境中的心理变化规律,通过大量的信息传递,瓦解敌方士气,削弱抵抗意志的战术,很快就取得了效果。

敌人内部士气瓦解,最终溃散而退。

到了这一步,你会说,这下该歇一歇了。

就是笔者也觉得够了。

但历史并没有这个意思。

广德二年(764)年,被心理战打败的仆固怀恩再次联合回纥、吐蕃30万大军卷土重来,大军再一次来到了长安城下。

心理战,在绝对实力勉强,那就是虚的。

这是仆固怀恩的看法,却不是郭子仪的。

在他看来,心理战一直是变化的。

敌人在变,心理也在变。

面对稳操胜券的敌人,郭子仪笑了。

他很清楚这是一帮乌合之众,心理素质和小孩子差不多,对付这样的军队,心理战就是最好的武器。

为此,他亲自前去游说回纥军。

跟我玩兵,你还早了点。

为了玩得更彻底,他以68岁高龄单骑赴回营,既不带武器,也不带保镖,甚至连武器也没带。

回纥将领一看:“好家伙”。这分明是有备而来。

在这样的看法之下,郭子仪很轻松就取得了敌人的敬重。

羊肉火锅上桌后,郭子仪就开启了回忆模式,几番回忆下来,回纥得出了一个结论。

曾经我们一起扛过枪、一起同过窗的、一起分过赃。

这是兄弟啊。

这一夜回纥彻底被伟大的革命友谊给感染了。

他们重新投入了大唐的怀抱,这才是我的真兄弟。

仆固怀恩就此瓦解。

老天爷,既生瑜何生亮呢?

几波下来,让大唐皇帝彻底坐稳了皇位,大唐也安生了。

皇帝心里清楚,这一切都是眼前的这个老头给了。

为此,皇帝给了最高的荣耀——封代国公,汾阳郡王。

旁人羡慕了一辈子的荣耀,那几年他都拿到了。

甚至很多时候弄得皇帝也很烦恼,万一再立下战功,不知该封他什么为好。

名声大,功劳多,封上多有好处也有坏处。

但在一番权衡之下,好处其实没多少。

只是很多人看不破这一点,最终混得很惨。

这种结果的代表人物很多,最出名的要算是文种、周亚夫、韩信、岳飞等。

但事情到了郭子仪这儿有些变化。

这似乎是唯一打破这个死循环的功臣。

他手握重兵,威名远扬,就连皇帝都忍不住喊他一声“尚父”。

不光是皇帝,就是下面的大臣也都没有怼他的意思,就连敌人也认可他的权势。

如果说,世间有奇迹。

那么郭子仪就是有一个活生生的奇迹。

能做到这一点,当然不是几句我是郭子仪就能做到的,而是实打实的榜样。

对皇帝他忠心不二,一旦国家有战事,便一马当先,即便到了七八十岁高龄也是如此,对待同僚,他本着以德服人的品德步步稳赢。

在这一点上,他流传的传说实在太多。

一个被化解的就是大名鼎鼎的鱼朝恩

朝恩侍奉太子李亨,颇得信用,历任三宫检责使、左监门卫将军,主管内侍省,统率神策军。

一等一的实权太监。

此人一向好名,可惜名声不太好。

对郭子仪既羡慕又嫉妒,有心找个机会给郭子仪穿一下小鞋。

机会很快就来了。

公元(758)年,郭子仪与九位节度使共同讨伐“安史之乱”的叛军,指挥权为鱼朝恩统一节制。

朝恩不懂兵法,实战经验更是一点都没有。

最终指挥失当,唐军大败。

一看郭子仪在身边,鱼朝恩干脆将责任全部推到郭子仪身上,顺带给皇帝说了些坏话。

这下皇帝信以为真,剥夺了郭子仪的兵权。

这样的结果,搁在寻常人不被气死也要破口大骂。

据说当时的舆论很大,很多人要郭子仪站出来揭露事情的真相。

但郭子仪却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脱下战袍就回家了。

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没多久,有人挖了郭子仪的祖坟,消息传来,很多人认为这一定是鱼朝恩干的,就连当年的新闻媒体也是这么认为的。

各种报道满天飞。

作为当事人,很多人都希望郭子仪出来狠狠教训一下鱼朝恩

一时之间,鱼朝恩也很担心。

打仗,他与郭子仪根本就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对手。

真打起来,他半分便宜也没有。

但郭子仪的表现却出乎意料之外,他迅速召开了记着见面会,并当着所有媒体的镜头说道:“我长期带兵,不能禁止士兵损坏百姓的坟墓,别人挖我父亲的坟墓,这是上天惩罚,不是有人和我过不去。你们不要瞎起哄。”

这事儿给鱼朝恩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不是一个公报私仇的人,是真男人。

为此,他请郭子仪赴宴,宰相元载担心鱼朝恩对他不利,忙说:“这次鱼朝恩是要你的老命,你小心点。”

子仪只是一笑,带了十几个家僮前去。

宴会上,鱼朝恩问道:“您的随从怎么这么少?”

他笑着说:“我从来都相信鱼总管是个恩怨分明的人……”说完,又将听到的话告诉了鱼朝恩

朝恩听了大为感动:“若非您是长者,能不起疑心吗?”

自此,两人成为好朋友。

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和他一同称为大唐双壁的李光弼曾经就对郭子仪心有不服。

他认为自己的能力在郭子仪之上,唯一的缺点就是相貌差了点,军功可一点也不少。

本着这个意思,平日里没少冷言冷语。

“安史之乱”爆发后,朝廷需要一位能力出众的将帅出任河北节度使,郭子仪推荐了李光弼。

李光弼却觉得这是郭子仪找机会除掉他。

为此,他找到郭子仪说:“我死后,请你不要加害我的家人可以吗?”

子仪真诚地说:“我推荐你,完全是因为你的才能,并没有私心。!”

毕竟是在死人堆里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是真心还是假意,一目了然。

李光弼听后万分惭愧,便与郭子仪尽释前嫌。

以德服人,并非是一句空话。

如果说,郭子仪能屹立战场而不倒靠的是以德服人,那么功盖一代而主不疑靠的则是心怀坦荡。

唐肃宗上元二年,为了彰显朝廷对功臣的厚爱,皇帝特意给他打砸了一座王府,让他领着妻儿老小住在王府里。

家人很高兴。

可郭子仪很快就下了命令,自家王府大门要天天开着的,什么人进来都可以。

这天,一位将军离京赴职,前来王府辞行,看见他的夫人和爱女正在梳妆,差使郭子仪递这拿那,竟同使唤仆人没有两样。

(没当自己是外人不说,还当自己是天皇老子)

将军的举动没有激怒郭子仪,反而把他的儿子弄得一肚子火。

他直接走进了老爹的房间,怒气冲冲的说:“堂堂王爷,这样尊卑不分,总不太好吧?就算你想低调也得讲究个内外,这样下去,还不让人笑死。”

面对儿子的质问,郭子仪倒也没生气,耐着性子说出了如此作为的原因。

“王位看起来是不错,但高待遇带来的是高风险。”

见儿子一脸的懵圈,他直接说开了:“我的马吃公家草料的有500匹,我的部属、仆人吃公家粮食的有1000人。现在我可以说是位极人臣,受尽恩宠了。但是,谁能保证没人正在暗中算计我们呢?如果我一向修筑高墙,关闭门户,和朝廷内外不相往来,假如有人与我结下怨仇,诬陷我怀有二心,我就有口难辩了,现在我无所隐私,不使流言蜚语有滋生的余地,就是有人想用谗言诋毁我,也找不到什么借口了。”

唯有心怀坦荡,才能保家人平安。

什么是智慧,这就是了。

除了大唐上下看到了他的优秀品格之外,就连与之交战的敌兵也对他敬若神明。回纥人常称他为“郭令公",“神人”,军阀田承嗣割据魏州时,骄横无礼。但郭子仪遣使至魏州,却向西跪拜,并指着膝盖对使者道:“这个膝盖很久没向人下拜了,今天拜一拜郭令公。李灵耀占据汴州时,讲究的是此树是我栽,此路是我开,想要从此过,留下买路钱。

但有一个人是例外,这个人就是郭子仪

子仪货物到时,李灵耀非但不敢扣留,还命人护送过境。

什么是魅力,这就是魅力,犹如芳香给予花儿一样弥漫在整个大唐。

公元781年,85岁的郭子仪走完了他富有传奇的一生,消息传出来,唐德宗悲痛不已,当即下令废朝五日。

并以帝王之尊亲临安福门送葬,还违反礼制,把他的坟墓加高一丈。

生前死后,哀荣始终。

靠的是什么,当然是魅力,在大唐这才是最好的通行证。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子仪  子仪词条  通行证  通行证词条  魅力  魅力词条  最好  最好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