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度发达的汉口镇一直受较为落后的汉阳县管辖,二者中间隔着汉江,遇事交流不便,等事情报到汉阳县再上报武昌府时,黄花菜都凉了。
NO.125
铁骑如风/文
强强联合
—
画/捕风者 图/地缘谷
凡是熟悉一点武汉地理的朋友都知道,大武汉是又武昌、汉口和汉阳三个地方组成的。倘若你还来过武汉的话,更会对武汉的面积之宽广、人潮之拥挤有深刻的体会(除非你来自地更大,人更多的城市)。而且全城都在搞基建,修交通,真正是应了那句“武汉,每天不一样”的宣传标语。
然而,你又是否真正了解武汉三镇为什么会并立,又是怎样合一的呢?
为何会有三镇并立之格局?
与上海、南京、重庆这种城区主体都在江南或江北一侧的城市不同,武汉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江南的武昌地区和江北的汉阳与汉口地区隔江相峙,城市并立。南北天堑宽,龟蛇(龟山和蛇山)锁大江,便是对江城壮美景色的精确描述。
首先来说武昌。武昌城市的最早建制源自西汉时期的沙羡县。三国时期吴王孙权于公元221年在今鄂州境内筑城,以“以武而昌”之意定名武昌,而在当时的鄂州(今武昌境内)设置夏口城(后又叫江夏),这才是后来的武昌城之设置,相当于与今鄂州交换了位置。
武昌地区叫鄂州叫了一千多年,直到元朝统一中国后,元成宗于1301年将鄂州路正式改为武昌路,武昌城既管辖着武昌路,又是湖广行省的行政中心,应该说从这时起,武汉的江南地区才正式有了武昌之名。
在明代,武昌路改为武昌府,因其同为总督衙门和省级三司衙门所在地,又是府级(相当于市)和县级官署所在处,又有了“湖广会城”之名。到清代,湖北基本沿袭了武昌城的省府设置,依旧是湖广地区的行政中心。这便是“武昌镇”之由来。
明代汉江揽胜图
﹀
而要说江南与江北的对立,就是从汉阳开始的。“汉阳”在古文中的意思是“汉水以北”的意思,但是当时汉阳的范围比现在广多了,包括了如今汉江以北的汉口地区。其城建最早可以上溯到商代的盘龙城。
东汉时期,光武帝于公元25年开始在今汉阳地区设置沌阳县。到了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沌阳县正式改名为汉阳县,并在之后的唐武德年间被正式确立下来,与长江对岸的鄂州(今武昌)隔江相望,于是形成了江南江北双城并立的格局。
双城并立
﹀
汉阳县在元代上升为汉阳府。在明代时短暂地归属于武昌府管辖,之后又复设汉阳府,管辖包括汉阳县在内的广大江北地区,到清代也基本没做什么改动,延续了南北并立之格局。
与武昌和汉阳相比,汉口的历史实在不长。汉口古名夏口,曾长期是汉阳县和汉阳府的辖地,直到明成化年间发生了汉水改道事件,从原来的龟山南边改为从龟山北边注入长江,从而在入江的河口处形成了一块低洼的荒地。
源自陕西的汉江水带着陕西商人来江夏地区经商,这些商人开始管这块汉水的入江口处叫“汉口”。久而久之,这个约定俗成的名字成为了这块大地的正式名称,距今不过500余年。
汉口的真正兴盛是从明末清初开始的。由于武汉地区水陆交通便利,素有“九省通衢”之谓,常年有大批的外地商人与来客搭乘航船来此,并更多地选择在两江汇集的汉口地区聚集,这就逐渐把汉口营造成了一个新兴的物流繁盛的工商市镇,以至于后来成为与河南朱仙镇、广东佛山镇和江西景德镇齐名的全国四大名镇。汉口的发展度与名气将武昌和汉阳甩在了后边,真正是后来者居上。
九省通衢
﹀
所以我们可以说,到了清代时期,武汉三镇并立的格局至少在经济和文化上正式形成了。武昌是政治和文化中心,汉口是经济贸易与航运中心,现在的武汉市政府虽然设在汉口,但湖北省政府仍在武昌,和那时区别不是很大。
张之洞对三镇统一管辖的初尝试
认识张之洞的朋友都知道,张之洞在武昌任湖广总督,大力推行洋务运动,将武汉建设成为了旧中国当时少有的几个近代化城市。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他那时就已经尝试着将武汉三镇进行统一管辖的布局了。
张之洞
﹀
虽然清代时已形成了武汉三镇并立的格局,但当时的汉口镇在行政上还是属于汉阳府管辖。张之洞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上书朝廷,在《汉口请设专官折》中指出:“乃汉阳县与汉口中隔汉水,遇有要事,奔驰不遑。”因而提出了自己“阳夏分治”的主张,将汉水以北的汉口镇从汉阳县的管辖中分离出来,单独设置一个“夏口厅”,管辖汉水以北的广大地区,至此开启了武汉三镇在县级行政上的独立状态。在湖北省的层面说,汉口和汉阳是要受省会武昌府管辖的。
张之洞这样做看似是加剧了三镇的对立,其实是出于对三镇统一管辖的需要。张之洞主政之前的武汉地区,行政管理已经是弊病丛生。高度发达的汉口镇一直受较为落后的汉阳县管辖,二者中间隔着汉江,遇事交流不便,等事情报到汉阳县再上报武昌府时,黄花菜都凉了。
汉江流入长江
﹀
且职官设置复杂,汉阳和汉口的官署出现混乱和政出多门的现象。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被迫在汉口开埠通商,英法等西方列强都到汉口来开拓租界,力图分一杯羹,从而在汉口产生了许多外贸和外交问题。
汉口法租界
﹀
为统一武汉三镇的政令施行,健全城市管理机制,便于商贸往来,航运交通和铁路修建,以及和洋人打交道的考虑,张之洞采取了这种名为三镇分治,实为统一管辖的建置改革,且在其折中第一次讲“武汉”二字并称。
新设的夏口厅直接受辖于武昌的湖北省行政中心,且管辖范围比原来大了近900倍,这无疑大大扩展了汉口的发展空间,毕竟汉口作为依赖航运的河港地带,十分需要广阔的腹地作为支撑。
汉口河港
﹀
正是因为确立了汉口与汉阳和武昌的分治,解决了原来行政建制的问题,激发了汉口发展的活力,才为后来的三镇合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东方芝加哥”从此名满西方。
“东方芝加哥”
﹀
“武汉”之得名:国民政府的京兆区
张之洞离任湖广总督才几年时间,辛亥革命的枪声就在武昌城中响起了。湖北新军攻克了武汉三镇后,以黎元洪为鄂军都督府都督,1912年,新成立的中华民国对武汉三镇进行了改组,将汉阳府改为汉阳县,将夏口厅改为夏口县,之后又仿照唐代的行政区划,将武汉三镇划归江汉道。
到了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发起北伐战争,势如破竹般得在年底就攻下了武汉三镇。11月,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决定将首都从广州迁到武汉。这时国民政府做出了一个特别的决定:将武昌县改成武昌市,将汉阳县和夏口县合为汉口市。
北伐
﹀
可能有朋友会问了:这不是又把汉阳和汉口合并了吗?这不是在开历史倒车,而是国民政府准备做一个划时代的决定。待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和国民政府委员齐聚汉口后,临时联席会议下令将汉口、武昌、汉阳设为“京兆区”,正式定名为武汉,作为中华民国的首都。
这很明显是一个试图统一华夏的革命政权,出于适应全国的革命形势与管辖全国各地的目的,有意地将武汉三镇统合成名副其实的中华首都。
武汉国民政府
﹀
其实早在明代万历年间的《汉阳府志校注》中就已提到过“武汉”二字,但那只是古文中将两地并称的习惯用法而已,没有特别的含义。而国民政府正式定名武汉,却是真正地将三个城市合并在一个大的武汉市内统一管辖,与过去的所有做法都截然不同。哪怕今后三镇再分治,武汉也仍会是一个雷打不动的约定俗成的名称。
明代武汉三镇
﹀
只可惜中华民国不是太平治世,先后爆发了武汉国民政府的反革命事变与“宁汉合流”,武汉由原来的全国革命中心变为国民党反动派的集中营。其城建也多次变化,比如在20世纪30年代,汉口作为湖北省特别市又被单独划出,日占时期还成立过“伪武汉特别市政府”。
汪伪政府成立
﹀
1945年抗战胜利后,新建立的武昌市甚至管辖起汉阳县来,与汉口市隔江相望。这虽然是出于当时市政管理的考虑,但现在的我们看来确实有不合理的地方,你到底要谁管谁啊?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加上国民党后期的严重腐败与金融失控,武汉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损害,“东方芝加哥”的名声也越来越黯淡了。
战后武汉
﹀
尘埃落定:武汉定了,而且大了
经历过一系列的分分合合, 1949年5月16日,人民解放军解放武汉三镇。中央人民政府决定继续走三镇合辖的路子,先在武汉成立中共中央华中局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中军区,同年将武昌市、汉口市和汉阳县合并为武汉市,受中央直辖,从此再没分开过。
1950年,武汉改由驻汉口的中南军政委员会领导,最终在1954年才被定为湖北省的省会城市,结束了其直辖市的高光时刻。
1959年的武汉管辖面积之大足够让你吃惊。除了老的武汉三镇之外,它连带着管了今孝感市的孝感、应山、大悟、应城、云梦等县和今咸宁市的咸宁、通山、嘉鱼等总计16个县,是真正的巨无霸城市,可以说现在的武汉大城市圈计划就有一种恢复曾经“辉煌”的味道。
不过这么多的县很快就被拆分到孝感专区和咸宁以及黄冈地区去了,当时的“地区”和“专区”级别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不过管辖范围一般要远大于现在的市。拆分后的武汉市面积又比现在的武汉要小得多的,可以说是“一夜瘦到解放前”。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江汉路
﹀
终于,改革开放后的1983年,武汉市迎来了两位新加盟的朋友:来自孝感的黄陂县和来自黄冈的新洲县,并在后来废县设区。1984年在汉阳纱帽地区设置汉南区,作为武汉市的南大门存在。
至此为止,武汉城市建置的格局才算是尘埃落定。实践证明,武汉三镇合体不但是大势所趋,也是大拓宽武汉进步空间与道路,最大限度整合三镇传统与现代发展优势的必由之路。
在2019年的城市排名上,除了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外,它已被列为新一线城市。地缘谷
新一线城市分布
﹀
参考资料
武汉通史 · 中华民国卷 . 涂文学
图说武汉城市史 . 涂文学,刘庆平
武汉现代化进程研究 . 冯天瑜,陈锋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 . 郭红,靳润成
“大武汉”之崛起——论武汉建市的历史缘由与现代价值. 周德钧,冉小蒙
* 本文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缘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