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46年的3月23日,大唐的第十六位皇帝李瀍因服用方士金丹,活活把自己给折腾死了。
坐了七年的龙椅也让了出来。
窥视的人很多,据说光是皇家子孙就有上百人之多。
在众多的人当中,谁也没在意一个傻子。
至高无上的皇位,谁也不会让一个傻子来当。
这是所有人的共识。
但结果却出乎意料之外。
大唐第十七位皇帝李忱在一个午后,在群臣的拥戴下走马上任。
据说,消息传出来,看报纸的人都将这则消息当做一场闹剧看。
那个傻子怎么能当皇帝。
荒唐,荒唐。
可现实告诉你,只要演技过关,傻子还真就能当皇帝,而且还是一个好皇帝。
这样的人有三个。
一个是司马懿,另一个是明成祖朱棣。
和他们靠模仿,自残的演技相比,李忱的演技要自然得多,他成功的将一个聪明绝顶的人愣生生演成了人人皆知的傻子。
堪称教科书般的演技,足以横扫所有电影奖项。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位伟大的影帝。
公元(810年)六月二十二日,李怡(后改名李忱)生于唐长安城大明宫 ,为唐宪宗第十三子。
他的出生是宪宗不想负责任的一次冲动,他的母亲,原为镇海节度使李锜的侍妾,李锜谋反失败后,郑氏入宫为郭贵妃(懿安皇后)的侍女,那天阳光很好,柔和的阳光通过高高的窗户落在了郑氏的脸上,顿时多了几分光彩。
这一幕恰好落在了宪宗的眼里,那股说不出的美感,让他忍不住凑了过去。
这一凑,就此中标,生下李怡。
在皇宫最好的通信证是血统与身份,而这两样李怡都没有。
没有就要受人欺负。
打骂是常态,白眼就不用说了,就是一个身份高贵一点的才人也就可以上前骂几句。
过早的体验人情冷暖,让李怡很早就明白,在这座皇宫里想要少点麻烦,活得自在点,安全点,只有一条,少说话,少交朋友。
一来二去,大家都认为李忱“不慧”(不聪明)。
某天,他做了一个梦,梦里,他见自己乘龙上天,他将此事告诉母亲郑氏,郑氏对他说:"这个梦不应该让旁人知道,希望你不要再说。”
母亲的教诲他不敢有丝毫的忘记。
此后,他变得更加呆傻。
皇家开会,他总是坐最后一排,即使发言也是低声下气,显得中气不足。
偶尔聚餐,他多半是坐在角落里,不叫吃饭他从不动筷子。
久而久之,大家几乎忽略了他的存在。
一个引不起别人注意的人,就一定过得舒坦么?
未必?
世间最好的演技,也掩盖不了某些东西。
在人人都认为他是傻子的时候,有一个却发现了端倪。
这个人叫李炎。
一次,文宗皇帝李昂弄了一次dinner party,席间众人欢声笑语,唯独他一言不发,目光呆泄,仿佛眼前的一切都引不起他的注意一般。
和往常一样,文宗就拿他开涮,说:“谁能让光叔(论辈分,李忱是敬、文、武宗的皇叔,论年龄却比唐敬宗和唐文宗还小一岁)开口说话,朕重重有赏!”
诸王一哄而上,对他百般戏谑。
可这个光叔始终都像一根木头,无论大伙如何戏弄他,他就是一动不动。
这是所有人的认知。
就连李昂也是这么认为,可李炎却止住了笑容。
因为他突然想通了一个问题,一个人可以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都不为一切外物所动,此人不是大傻,就是大智。
李炎目光死死地看着眼前这个没有任何表情的人。
一股直觉告诉李炎,眼前的这个人或许属于后者。
一股强大的危险,从这天开始一直伴随着李炎。
哪怕后来李炎登基,那股不寒而栗的感觉也没有消失。
他不是傻子。
这是李炎的认知。
在一个春风拂面的早上,李炎决定作出行动。
于是,从这天早上开始“意外事故”就接二连三地落在了光王的身上。
今天是车祸,明天是走路被什么东西绊倒从台阶上滚了下去……
李忱的演技很好,面对各种整人专家都能应付自如。
可越是没有破绽,越是让李炎不安。
终于,李炎决定不再再煞费苦心地制造什么“意外”了,他决定一劳永逸地解决眼前的危险——刺杀。
某天早上,正在昏睡的光王突然被四名内侍宦官绑架,然后开始了刺杀。
这一次,他依旧成功躲过了。
不是我不想死,是实力不容许呀。
但这次刺杀让李忱明白,皇宫他已经待不下去了。
他选择了逃离长安,流落民间……
这一逃就是好几年。
直到会昌六年(846年),戏剧性的一幕开始发生了。
一直记挂着叔叔安危的李炎病危,以马元贽、仇公武为首的宦官们认为——“李忱特别好控制,好欺负,选他没错。”
傻子李怡意外地被人推上了龙椅,多年前的那个梦在这一刻实现了。
一个傻子怎么能当皇帝呢?几乎所有人都觉得难以置信和不可思议。
但铁一般的事实告诉世人,这是真的。
登基后的李忱,像换了一个人。
原本呆呆傻傻的面容全然不见,浑身散发的魅力根本没有一点傻样。
众人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一直在装傻。
这一刻,马元贽、仇公武差点没一头撞死在皇宫的石柱上,本以为好欺负的主,却不想换来了一个雄主。
才几天的功夫,李忱就着手致力于改善中唐以来所遗留下来的种种社会问题。
对内贬谪李德裕,结束牛李党争,抑制宦官势力过分膨胀,打击不法权贵、外戚。
曾经积压的冤案,错案,全部昭雪。
对外,击败吐蕃、回鹘、党项、奚人,收复安史之乱后被吐蕃占领的大片失地。
内外双修,大唐百姓日渐富裕,本已衰败的朝政呈现出"中兴"的小康局面。
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之为"大中之治" ,而李忱也获得了“小太宗”之誉。
评价之高,让多少皇帝汗颜。
一切都好到爆。
回望着自己一手打砸的江山,李忱笑了,如果不是我三十一年如一日的坚持演戏,还会有今日么?
一个答案告诉他,一定没有。
在龙椅上,李忱兢兢业业地干了13年,和所有好皇帝一样,百姓富裕了,皇帝垮了。
他患上了严重的职业病。
为了缓解痛苦他开始相信道士,甚至食用太医李元伯所献的仙丹(长年药)。
因为服用过量而中毒,"病渴且中燥",身体状况非常糟糕,一连一个多月都不能上朝。
大中十三年(859年),9月10日,病入膏肓的李忱驾崩,享年五十岁。
死之前,他看了一眼自己的江山,三十年的影帝生涯,换来了大唐的又一个盛世,还有什么不够呢?
够了,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