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谁说唐太宗远征高句丽是败仗?李世民有多牛...

凿门初奉律,仗战始临戎。振鳞方跃浪,骋翼正凌风。未展六奇术,先亏一篑功。防身岂乏智,殉命有馀忠。

——李世民《伤辽东战亡》

编者按:一代大帝唐太宗李世民对于高句丽的征伐,竟以撤军告终,李世民事后更是颇为懊悔,说:“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这也是古往今来对于唐太宗征高丽之战充满了争议。但事实上,征高丽之战中的经典战役——驻跸山之战,却是李世民一生中仅次于虎牢之战的神仙仗。

唐太宗征高句丽,总共出动6万陆军,4万水军,马4万匹。连克数城之后,张亮的水军依然在进攻建安城的路上,陆军一部分需要维持后勤及留守占领的城池。

▲唐太宗征高句丽剧照

而在唐太宗围攻安市城时,高句丽援兵号称15万抵达,除去围攻安市城的兵力,李世民身边仅剩3万左右的野战兵力。李世民遣阿史那社尔率1000余突厥骑兵引诱高句丽军,高句丽军遂追至安市城东8里的六山(位于今辽宁海城东南)结阵。这时候李世民没有采纳江夏王李道宗的奇袭平壤的意见,被很多人认为是征高丽无法一举竞全功的原因。那我们就来好好辨析一下。

《资治通鉴》:乃与无忌等从数百骑乘高望之,观山川形势,可以伏兵及出入之所。高丽、合兵为陈,长四十里。江夏王道宗曰:“高丽倾国以拒王师,平壤之守必弱,愿假臣精卒五千,覆其本根,则数十万之众可不战而降。”高句丽一方的援军是“北部耨萨延寿、惠真帅高丽、靺鞨兵十五万救安市”。高句丽有五耨萨制度,“耨萨”相当于都督。显然高延寿、高惠真所率领的,只是高句丽在鸭绿江以北地区的兵力,而平壤周边还有数量可观的兵力来防备百济、新罗,所谓平壤空虚无从谈起。

从后面的情况来看,高句丽援军中正规军约为6万以上,靺鞨仆从军数量不详,但大多战斗意志差,装备粗劣。15万的总兵力,当有一定夸张之处,然而数量仍然远多于唐军。李世民却对于战胜敌人信心十足,声称:“今为延寿策有三:引兵直前,连安市城为垒,据高山之险,食城中之粟,纵靺鞨掠吾牛马,攻之不可猝下,欲归则泥潦为阻,坐困吾军,上策也。拔城中之众,与之宵遁,中策也。不度智能,来与吾战,下策也。卿曹观之,必出下策,成擒在吾目中矣!”

这除了李世民本人高超的用兵技巧之外,唐初府兵和兵募的惊人战斗力也是太宗皇帝自信的关键。关于兵募,详见冷兵器研究所之前的文章《薛仁贵为何能咸鱼翻身?说说让人自带干粮大杀四方的唐朝兵募制度》。兵募的待遇极高,“渡辽海者,即得一转勋官”,李世民说“朕今征高丽,皆取愿行者,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从军者,皆愤叹郁悒”,这真不是他自己吹牛,而是待遇在这里。

但是优质待遇那可是白花花的银子(当然唐代白银还不是流通货币),而唐初的经济并不宽裕,更不用说辽东的要命地形带来的后勤困难甚至还要高于远征蒙古高原(东突厥的根据地在内蒙,不在漠北)。所以在举国户口只有380万户,2000万口左右的贞观时代,也确实没能力组织大军进讨。李世民的布置,令李绩将步骑1.5万在西岭布阵,引诱敌军出击,作为正兵。长孙无忌率牛进达等将兵1.1万以为奇兵,伏于山北狭谷之中。唐太宗亲率步骑4000,挟带鼓角,收卷旗帜,登上北山,这是唐军的精锐部队,李世民曾经依赖的玄甲精骑可能也有部分在其中。

六月二十二日,高延寿见李绩在正面布阵,认为这就是唐军的全部兵力,于是列阵前来迎战。关于高句丽的军队,一般根据古代东北地区势力的情况,推测其也如鲜卑及女真金国那样,拥有势力可观的具装骑兵。在高句丽墓葬群中出土了很多四世纪的马蹄铁,这方面甚至比起中原的骑兵更加先进。东北地区富于铁矿,且高句丽的农耕也很发达,有能力供养具装骑兵。

李世民埋伏在北山,远远看见山北狭谷之中尘土飞扬,知道长孙无忌已经完成布阵。但高句丽人却完全没有看到,由此我们就能知道李世民此前“观山川形势,可以伏兵及出入之所”的意义。唐军的埋伏活动,显然都在高句丽军的视野死角中进行,庙算成为此战胜利的关键。

高句丽具装武士壁画,除了马掌之外,武士脚上还有山地所用的铁鞋

高句丽大军与李绩部接触之前,李世民下令鼓角齐作,旗帜飞扬,几路兵马鼓噪进攻。在群山之中,高句丽军队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局势,而唐军则可以利用地形以少围多。唐军的具装骑兵从高山上冲击而出,显然比高句丽骑兵更有杀伤力。高句丽军猝不及防,想要分数道应敌,然而阵势已乱。当时正好雷电大作,高丽军越发震恐,龙门人薛仁贵高呼陷阵,所向披靡,唐军纷纷大啸,蹂躏敌军,“斩首二万余级”。但此战颇为惨烈,左武卫将军王君愕战死沙场。

▲薛仁贵画像

有人认为斩首往往远少于歼敌,因此驻跸山之战歼敌很可能多达十万以上,这是不明白唐朝历史记载的规律。《两唐书》当中的斩首数,一般已经考虑到这个因素,在原斩首数基础上乘了数倍来估计真实的歼敌数量了。到了明代不再做这个处理,所以明朝的战争斩首数相对较少。高延寿、高惠真虽然得以冲杀而出,但却未能逃出群山,“将余众依山自固”,遭唐军包围多日,“其众三万六千八百人”全部投降。

▲唐代骑兵

剩余的高句丽军队则应被击溃逃散,而靺鞨仆从军由于和高句丽方面关系大多比较松散,应该逃散者甚多。但史料又特别记载战役结束后,太宗在数万俘虏中“收靺鞨三千三百人,悉坑之”,胡三省注:“以靺鞨犯阵也”。由此推测,由于靺鞨人更加骁勇,高句丽军中包括具装骑兵在内的突击部队,很多由归化高句丽程度高的靺鞨人担任。这与中原王朝时常招募东北渔猎游牧民组建精锐部队类似。唐太宗坑杀靺鞨精兵3300人,是为了震慑靺鞨人,使他们不敢再帮助高句丽

驻跸山之战,唐军“获马五万匹,牛五万头,铁甲万领,他器械称是”,李世民却“简耨萨以下酋长三千五百人,授以戎秩,迁之内地,馀皆纵之,使还平壤”,放回三万多高句丽战兵,这是可怪之一。驻跸山之战唐军以3万人对十万级别的高句丽军,彻底摧毁其核心,擒获其指挥系统,却未能拿下安市城,这是可怪之二。以笔者的推测,放回3万多人,是因为这些败兵失去了武器盔甲,短时间难以武装,放回去反而可以向平壤方向传播恐惧。然而安市城主梁万春面对援兵已绝的危难局面,竟然还坚守两月,到天寒地冻之时,李世民不得不退军。

从战略意义上讲,如果安市城被唐军攻克,加上驻跸山之战的震慑,辽东其他城池必然纷纷投降,唐王朝能够一举拿下整个辽东。所以梁万春的坚守,其战略价值当然是不容低估的。然而这并不足以否认驻跸山之战的战术胜利,或者说由于梁万春的存在,驻跸山之战成为了一次汉尼拔的坎尼之战这样的战役,但其光彩能够因此被抹杀吗?

从地图上看,唐军横扫了辽河东岸的平原地区,但对辽东广袤的丘陵以及半岛地区则没遭到多少侵袭。驻跸山之战后,群臣多提出直袭平壤的计划,但是此计是否可行呢?我们前面已经提到,高句丽在鸭绿江以南的兵力此时依然完整,唐军即便在战争中缴获了大量存粮因粮于敌,在天气不断转冷的情况下深入鸭绿江以南,也是风险非常大的。考虑到当时唐朝国力有限,笔者甚至怀疑李世民的战略目的只是通过拔除辽东的山城体系,而收复本属于中国却被高句丽侵占200多年的辽东地区,歼灭高句丽是计划留到下一次战争。这样一来,顿兵安市城就说得通了。

高句丽之役,唐朝迁移人口24万人,并削弱了高句丽和靺鞨的关系,结束了高句丽的强盛时代。此后,太宗又组织了数次对高句丽的小规模侵袭,进一步打击了高句丽的凝聚力和威望。但如果要说自此之后高句丽就注定完蛋,却也不至于,不应该为了吹捧太宗,就抹杀高宗年间苏烈、薛仁贵等人的努力。人口多达300万以上的高句丽,在高宗年间无疑仍是强敌。

▲坎尼会战

高句丽未能一举竞全功或是拿下辽东,实在是有很大机缘性的因素。那么,驻跸山之战的意义在哪里呢?如果一定要回答的话,那就是战争艺术的意义——这和坎尼之战一样是辉耀千古的经典战役。此战之中,李世民将地形的利用,埋伏的设置,以及骑兵居高临下的冲击力,都发挥到了极致,打出了一场妙到毫巅的歼灭战。当然,唐朝后来还有一群璀璨的将星,而高句丽却没有他们的西庇阿,所以结局只有惨淡地完犊子。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主编原廓、作者海云天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高句丽  高句丽词条  唐太宗  唐太宗词条  李世民  李世民词条  远征  远征词条  败仗  败仗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