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
魏晋,战乱频发,皇权没落,
世家大族纷纷崛起,士族当权,
高门士族引领着一个时代的风气,
乌衣巷里走出一批风流俊逸的人物。
东晋谢家,一门几代,人才辈出,
从谢安,谢石,至谢玄,谢灵运,
他们进可辅助帝王,安邦定国,
退可安心隐居,纵情山水,吟诗作赋,
如此名门世家里走出的女子亦不同凡响。
“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yun),能咏吟。”
她是《三字经》里与蔡文姬齐名的才女,
她是宰相谢安的侄女,
她是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
她是车骑将军谢玄的妹妹,
她是 “谢家最小偏怜女”,
她是“多情王谢女”,
她是“萧斋谢女吟秋赋”
……
01
她有咏絮之才
天赋加上勤奋,方能一鸣惊人
《红楼梦》里“颦儿才貌世应稀”的林黛玉,
得了曹雪芹一句判词“堪怜咏絮才”。
这咏絮才的典故说的是谢家嫡女谢道韫,
那时,她七八岁,是个聪慧灵动的小姑娘,
冬日,谢家举行家庭聚会,
窗外鹅毛大雪,纷纷扬扬,
屋内红泥小火炉,暖意十足,
一群人说说笑笑,谈着平日趣闻,
谢安也难得有空闲,和孩子们谈诗论文,
看着屋内自家清风朗月般的孩子
一抬头,窗外雪花轻舞飞扬,
他唇角一扬,心中有了主意,
“你们觉得这雪美吗?落下时像什么?”
谢朗一马当先,开口吟道,
“撒盐空中差可拟“
这比喻不差,只是不那么惊艳,
谢道韫静静听着哥哥说完,
随口而出“未若柳絮因风起”,
“妙,妙极了!”谢安连连称赞。
谢道韫此语一出,惊才绝艳,
整个世家大族里热闹了好一阵,
自此,都知道谢家有个姑娘,才情极高,
把冬雪比作深春柳絮纷飞,醉人、醉心,
还有种超脱尘世的美感,意境深远。
这个透着魏晋气质的故事被收进《世说新语》,
还未及笄的谢道韫,也因一句咏雪联句,
奠定了她在文学史上才女的名号。
谢道韫虽是深闺娇客,胸怀格局却远高于此,
有一次,谢家子弟开了期《诗经》读书会,
谢安问“毛诗何句最佳?”
谢道韫答道:“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
那时的她,还是倚门回首把青梅嗅的少女,
却不喜欢那些写风花雪月的诗,
而是对赞扬周朝名臣仲山甫的诗喜爱万分,
谢安除了点赞,更夸其情趣雅致深远,不流俗。
谢道韫身上有着魏晋名士的一大特点,
动荡不安的社会,造就时人带着镣铐舞蹈。
一边追求美色,纵情山水,流觞曲水,
豪饮享乐,任诞率真,洒脱不羁,
但他们看似隐居东篱下,不问世事,
实则时时刻刻都在关心国家、政治,
如空中的风筝,飞得高而远,
但心底始终有根线时不时扯一下。
02
她有林下之风
胸有丘壑,格局决定气质
东晋,“竹林七贤”遗风善在,
谢道韫出生显贵,又钦慕名士风骨,
她身上无小女子的矫揉造作,攀附之态,
待人处事处处透着清隽通透,
风神疏朗,朗朗如明月入怀,风骨巍然,
超凡脱俗,气质清冷如月,
在一众世家女子中间更显得俊雅出尘。
谢道韫的弟弟谢玄是个姐控,
从小就万分崇拜自家姐姐,逢人就夸。
当时谢玄和张玄是齐名的世家公子,
张家有个妹妹貌美聪慧,嫁到顾家,
日常就是各种夸,谢玄也不甘示弱,
一个妹控,一个姐控,
两人聚到一起就花式夸自家姐妹,
争论许久,未分出高低,只好找个证人来。
济尼是个尼姑,经常出入谢、张两家,
别人就找她来做评论。
她未作他言,只是说,
“王夫人(当时谢道韫已嫁给王羲之儿子)神情散朗,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是闺房之秀。”
有文化的人就是不一样,不踩不捧,
就将自己观点赤裸裸亮出来,
细细品味,方知其中深意。
“林下风气”是什么?
那可是魏晋时期最大的偶像天团,
以阮籍、嵇康为首的“竹林七贤”,
而谢道韫就有他们的风神气质,
一个是闺房之秀,一个堪与男子比肩,
高下可谓立现。
千年过去了,依然觉得,
称赞一个女子的极致,
依旧是“林下之风”。
譬如谢道韫,
青竹化骨,诗韵结心,
一腔才气骨气,一身浩然正气,
洒脱不羁,风华绝代。
脱离了闺阁之气,独立有主见,
从内到外散发的皆是魏晋风骨,
她的诗作《泰山吟》可窥其几分风貌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字,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字,可以尽天年。
胸有丘壑,诗中自是气象万千,
崇山峻峰,直冲青天。
03
她未得良人
嫁得好,远不如自身有实力
谢安一向宠爱自家风仪过人的侄女,
对谢道韫的婚事很上心。
魏晋时,能与陈郡谢氏门当户对的,
唯有大书法家王羲之所在的琅琊王氏,
谢家嫡女唯有王家儿郎配得上,
谢安在王羲之七个儿子中,暗自比较了许久,
终于选中了王家老二王凝之,
这人踏实,没什么花花肠子,
又稳重靠谱,可谓最好的女婿人选。
郎才女貌,门当户对,
看似完美无缺的一场婚姻,
谢道韫却是不满意的。
第一次回娘家,就表现出对王凝之的轻视,
谢安问她“凝之是王羲之的儿子,才貌也不错,为何不喜欢呢?”
她答:“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谢道韫觉得,自家人都这么优秀,
没想到天下竟还有王凝之这样榆木疙瘩一样的人。
这幽怨的语气从何而来?
原来,王凝之这人虽然忠厚,
行为举止也没什么可挑,但才华平平,
身上带着些腐儒的木讷和迂腐,
简而言之,就是两人没有共同话题。
谢道韫爱着一切风雅,
不论是玄谈还是诗词歌赋,都是信手拈来,
但每次她想红袖添香,与丈夫弈棋赏月,
对方就跟个木头似的,毫无回应,
既无共同爱好,又无精神交流,
夫妻二人不能心灵相通,
只好举案齐眉。
即便如此,谢道韫也未曾负韶华,
婚姻的不合意没令她迷失自我,
而是在小小后院中淡然自处,
活出自己的风格,留下翠竹般的身影。
谢道韫终日在王家后宅相夫教子,
一日午后,在外散步的她,
偶遇小叔子王献之与人清谈,
谈至激烈处,王献之被人说得哑口无言,
尴尬万分时,
谢道韫让人递了一张纸条“欲为小朗解围”
征得同意后,遂在一众人前垂下一道卷帘,
谢道韫就着王献之的观点,
一展风采,经典信手拈来,
逻辑清晰,语音清冽有力,
在场名士,无不被说得大汗淋漓,
想反驳却无理由,只得认输,
虽输了却对谢道韫的才华心悦诚服。
王凝之呢,娶了媳妇,再加上家族庇护,
虽没才干,但仕途上一路顺风顺水,
从小官一路做到主管一郡军政大权的会稽内史,
官做的大,但本性却不变,
是个庸才,还信奉五斗米教。
04
她可上阵杀敌
身陷危境,真女侠奋起反击
谢道韫原只是乌衣巷中长大,
才气高雅的谢家姑娘,
若不是中年的一场战乱,
一生或许也是顺遂平稳度过,
即使婚姻里有不满意处,但在岁月之河里,
也如一圈圈的涟漪,终会消散在阳光下。
但事实却不是如此,相反,
命运逼迫这个贵家女脱去稚气,
刀剑相向,屹立在风雨飘摇中,
也在浩瀚史书中写下最浓重的一笔。
公元399年十月,浙江爆发农民起义,
海盗出身的起义军首领孙恩,
领着一批人很快攻破了上虞、山阴,直逼会稽。
作为会稽内史的王凝之,不去组织军队打仗,
而是在院子里设法坛祈祷,盼着神仙下凡帮他赶走叛军。
谢道韫苦苦劝说无用,一直到孙恩带着起义军,
兵临城下,长驱直入,退无可退时方醒悟,
慌乱中王凝之带着小部分人准备突围,
刚出城门,就稀里糊涂的被砍了人头,
连带着自己孩子一起送死。
此时,会稽城中一片混乱,
年近中年的谢道韫,瞬间化身穆桂英,
挺身而出,镇定自若的组织家丁反抗,
趁乱突围,她手握大刀,与敌人殊死拼搏,
为了保护外孙,还砍死了几名彪形大汉,
“乱兵稍至,手杀数人”。
可惜敌强我弱,最终寡不敌众,
当了孙恩的俘虏。
孙恩想杀了谢道韫刚满三岁的外孙,
来威逼她,谢道韫亢声而辩:
“事在王门,何关他族?
此小儿是外孙刘涛,
如必欲加诛,宁先杀我!”
孙恩既仰慕她的才华和品学,
更敬佩她的大义凛然,
于是以礼相待,
并将一老一幼好生送去乡下,安度晚年。
生死面前体现人性,嵇康不屈从容赴死,
谢道韫不畏刀剑奋起抗争,
他们的生命都开出最绚烂的花,
在魏晋黑暗的天空中绽放灿烂的光华。
05
她传道授业
不惧风雨,更从容优雅
此后的日子,谢道韫在会稽山林居住,
历经了丧夫丧子之痛,却并没有因此消沉,
生活不改其色,刻进骨子里的优雅,
令她闲适从容,专注当下生活,
终日与诗书为伴,诲人不倦,
前来拜访的学子众多,
她一一为他们传道授业解惑,
受益的学子不计其数,
都以师道尊称她。
谢道韫当老师,绝对是最合格的,
想当年,她与弟弟谢玄一块学玄、清谈,
弟弟迟迟不开窍,待姐弟两独处时,
毫不留情的批了弟弟一顿,
“王江州夫人语谢遏曰:“汝何以都不复进?为是尘务经心,天分有限?”
——《世说新语・贤媛》二十八条
谢道韫怒其不争,直接劈头问道:
“你这孩子,到底是俗务缠身无心钻研,
还是天分有限只能止步于此了?”
谢玄是谁?他可是东晋一代名将,
南征北战,叱咤风云,被姐姐如此责备,
非但不生气,那崇拜却又添了几分。
魏晋时期,名士们通宵达旦清谈,
那劲头可比读四书五经足多了,
特别是世家子弟,可以不懂儒家学说,
但老庄玄学清谈必须懂,最好有别于常人的见解。
当孙恩之乱平定后,
新任会稽郡守的刘柳素,
还专门上门拜访与谢道韫清谈,
会谈之后,太守感叹:
"内史夫人风致高远,词理无滞,
诚挚感人,一席谈论,受惠无穷。"
这样的赞叹,绝对名副其实。
谢道韫一生几十载,很漫长,
但也很短暂,所有故事凝在一起,
也不过短短数段。
谢道韫只是一个名字,一个符号,
却被历史永远铭记。
现代国学大师余嘉锡说谢道韫
“以一女子而有林下风气,足见其为女中名士”,
她最令人钦佩的,不是美貌,也不是文采,
而是那种任波澜起伏而宠辱不惊的淡定,
那种“穆如清风”的人生境界。
谢道韫生于尘世,却无一丝庸俗,
她是莲,清雅大方,
她是菊,淡然世外,
她是梅,傲立群芳,
她是竹,超然独立,
她是满园繁花中的芝兰玉树,
她是魏晋满眼白袍中的一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