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三顾茅庐之时就为蜀汉最后的灭亡定下了基调...

一、背景介绍

我们在介绍背景之前,先看看建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207年都发生了哪些大事。

公元207年曹操接受郭嘉的建议,一举剿灭袁家的残余势力,平定了袁家的危机;

公元207年孙权共计黄祖,徒其民众;

公元207年曹操从南匈奴赎回蔡文姬;

公元207年蜀汉后主刘禅出生,也就是这个人带领了蜀汉的灭亡;

公元207年曹操谋士郭嘉逝世;

公元207年冬天,刘备三顾茅庐终于请到了诸葛亮,辅助自己成就大事;真的是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啊。

公元207年天下的局势是马腾占据西凉、公孙康占据辽东、张鲁有汉中、刘璋据成都、刘表守荆州、士燮(xiè)留交趾、孙权封扬州、刘备就在小小的新野驻军。

这一年刘备在司马徽水镜先生的建议下,找到了卧龙诸葛亮,在诸葛亮的草庐中,卧龙先生为刘备讲解了隆中对,并展示了攻打天下,恢复汉室的宏伟战略地图。

诸葛亮当时的战略地图是:

“自董卓已来, 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 则名微而众寡, 然操遂能克绍, 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 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 沔,利尽南海, 东连吴会, 西通巴、 蜀,此用武之国, 而其主不能守,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 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 张鲁在北,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 思贤如渴,若跨有荆、 益, 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天下有变, 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 洛,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 则霸业可成, 汉室可兴矣。”

但就是这个宏伟的战略地图却为蜀汉后期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诸葛先生忽略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兵力优势的问题。

 

 

二、我们先分析一下隆中对的战略决策情况。

诸葛亮的战略规划:

先占荆州,在攻益州,保有天下地势最先要的两个州,凭借刘备的人格魅力,外,结好孙权,打成孙刘联盟,内,抚好百姓,及相关的蛮夷势力,在静静等待天子大变,在从益州,荆州分兵攻取重要,曹魏可灭,汉室可复。

这里说的是,曹操占据天时、孙权占据地利、刘备只能硬插一道,强行占据地利人和。

 

 

诸葛亮未考虑的因素

诸葛亮考虑的荆州益州的地势和地缘政治,但是却没有考虑如果孙权背叛仰或孙刘联盟破裂后怎么应对,这就是所说的风险防范意识没有做到位。

在就是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兵力的问题,如果分兵的话,分出并能否单独对付曹魏防范孙权,这里风险意识都没有做进去。

作为一个项目而言的话,这其实是一个失败的项目,写的项目规划书,都是写的好的问题,比如益、荆二州的地理优势,地缘政治问题;益州的负责人本人情况等等。

但是恰恰少了最关键的风险防范,最为项目经理的诸葛亮完全是不负责的,但是作为总负责人的刘备也没有提出疑问,也是不合格的。

三、我们暂且简单的对比一下曹、刘、孙的基本面

赤壁大战前形势:

赤壁大战之前,曹操基本上可以说是踌躇满志,北方的袁绍基本已经被消灭殆尽,北方基本上已经达成了统一,益州的刘璋一股脑的讨好曹操,荆州刘表新亡,接班人也是任由家族人员摆布,最后也是降了曹操,曹操准备停当,准备饮马长江。

孙权久居江东,长江天堑为孙权提供了很好的屏障,经济条件和百姓生活都比较安居乐业。

刘备此时也就是驻军新野,曹操此时也准备除掉刘备,就一路追着刘备的屁股跑,可以说是非常的落魄。

 

 

三家的兵力情况(也是以赤壁之战为分界点):

曹操的兵力:曹操号称有80万大军直攻赤壁,这个数字可能就是为了吓唬吓唬人而已,根据史料的记载,曹操占据的北方大概有300多万人口,兵力可能就在23万~35万左右。

孙权的兵力:孙权在赤壁之战前总兵力大概在7~8万人左右。

刘备的兵力:满打满算刘备的兵力也就是1万人左右,1万人左右的兵力博弈二三十万的兵力好像是有点难。

那么到了夷陵大战的时候三方是什么情况。

刘备在征讨孙权的时候号称70万大军,但是根据史料记载也就是4~5万人左右。

《三国志》注引《魏书》记载:癸亥,孙权上书,说:“刘备支党四万人,马二三千匹,出秭归,请往扫扑,以克捷为效。”

孙权投入的兵力也是在5人人左右。

《三国志 陆逊传》记载:黄武元年,刘备率大众来向西界,权命逊为大都督、假节,督硃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之。

曹操在赤壁大战之后一直没有大的战争,在人口和兵力上也有所增加,虽然实力不能碾压孙刘,但是基本上也和孙刘之和差不多。

 

 

四、诸葛亮的失误

诸葛亮的失误一:

经过以上的对比,就算荆州不失,诸葛亮在兵力尚可自保的局面上就要分兵从益州出汉中,从荆州攻中原。这种分兵的策略是兵力可以碾压对方时候可以实施,但是在蜀汉时期兵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在去分兵攻击比自己强大的对手,只能以失败收场。

 

 

诸葛亮的失误二:

诸葛亮说了, 天下有变, 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 洛,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这就有个问题了,什么叫天下有变,估计诸葛亮也不清楚什么是天下有变把。所以这个战略又出现了问题。

可能有人说,以后那么久远的事情,谁能说清楚呢,但是作为一名战略家来说,就要有预见性,比如这个天下有变,是篡汉、是孙权逝世、是曹操逝世。其实这些都没交代。

 

 

诸葛亮的失误三:

诸葛亮没有考虑年龄的问题,在三顾茅庐的时候,刘备47岁,诸葛亮27岁,在三国时期,人的平均寿命是34岁,就算刘备能活到70岁,那么也就是说要在23年内要复兴汉室,这个也是诸葛亮没有考虑进去了。

 


 

综合而言,诸葛亮只有了大的战略目标,但是没有具体的行动步骤,所以《隆中对》时就为蜀汉的灭亡埋下了隐患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蜀汉  蜀汉词条  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词条  基调  基调词条  灭亡  灭亡词条  定下  定下词条  
综合

 ​隋唐五代服饰 唐代内衣

唐代浪漫奔放的文化使得内衣的样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在我国历史上首次出现了不系带的内衣,称为“诃子”。唐代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外关系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