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各种身份的人普遍存在着固定的称呼,看起来是约定成俗,但在古代,这些常见的称呼可不一定就是在现代具有普遍性的那个意义了。
就像"老公"这个让现代小姐姐心生亲热的名词,最早可是指太监,称呼可不是能随便叫的。
现代称呼五花八门,不同的地域对同样的身份也有不同的叫法。
如果您是在宋朝,虽然大家都是说的汉语,在现代这些称呼依然存在,但它的含义已经发生了变化。
简单来说,您要是穿越到宋朝,面对这些看似熟悉的称呼运用到实际场景时,您可能根本就搞不清楚状况,毕竟它们的叫法在现在看来,辈分是的确有点儿乱套,让人根本就摸不清头脑。
举个简单的例子,宋朝的第十位皇帝,也就是南宋的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尚且在世,就将皇位禅位给了他的养子赵昚,赵昚即位为孝宗,他有一个兄弟名为赵璩。
日常生活中两人交际明面上是按尊卑礼仪称呼对方的,毕竟身为皇帝的还是要端着架子,私底下,赵璩依然称孝宗为大哥,以显亲近。
一次,孝宗到了如今的太上皇那里请安,还拿上了自己刚出炉的书法作品,两人一见面,太上皇便十分开心,张口叫道:
"大哥,坐吧。你带了什么东西给我,噢!原来是你的墨宝啊,不错不错,最近有很大进步。"
您看到这儿是不是很疑惑?弟弟叫哥很正常,怎么连父亲也开始叫自己儿子大哥了?这岂不是乱了辈分?
我告诉您,这还真没叫错。宋朝人兄弟之间都叫哥,父亲管儿子也叫哥,按照排行来区分长幼,排行第几就是几哥,可不论谁是弟弟谁是哥哥。
就拿太上皇赵构来说,他在兄弟姐妹间排行第九,他的父亲宋徽宗也就叫他九哥,他的哥哥宋钦宗虽排行老大也要叫他一声九哥。
现在知道宋人父子兄弟之间的称呼有多乱了吧。
其实,这还是可以理清的,宋人对于女性亲属的称呼才更复杂,但也十分有趣。
还提宋高宗吧,但这次的主角是他的妻子——宪圣皇后吴皇后。她在公元1143年入主中宫。这一年还有一件大事发生,那就是高宗的生母显仁皇后韦氏终于被金国释放回来了。她听说高宗后宫后位一直空缺,遂劝高宗将吴氏扶为正位。
吴氏一朝母仪天下,首先要感谢的当然是这位替她说话的婆婆了,再加上巴结太后的想法,她一见到太后便套近乎地说:
"大姐姐啊,您这些年一直在寒冷的北方居住,儿媳妇我十分惭愧不能服侍在您的左右,我真的是抱歉啊。"
看见没有,在宋朝,儿媳妇是可以称自己婆婆为大姐姐的,连宋高宗也可这样叫自己母亲。
实际上在古代,现代意义上的婆婆的正式名称应该叫"姑",而公公则是"翁"。在宋代,自己的曾祖父才称为"公公",祖父则被叫做"翁翁"或者"大爹爹"。
古代说到"婆婆"可不是形容自己丈夫他母亲的,叫"婆婆"的可能是自己的祖母或曾祖母。这两辈人在北宋时可以叫"太母",在南宋皇家则称为"大妈妈",在南宋民间又成了"太婆婆"。
"大姐姐"是指自己的母亲或婆婆,而"姐"不仅可以指女性长辈,也可以指真的姐姐,女性亲属中同辈人中以年长者为姐,现代也保留了这一意义。不过女儿和侄女也要叫姐这样的可能现在只能在史书上见到了吧。
母亲婆婆是"姐",姐姐是"姐",连女儿和侄女也是"姐",皇宫中皇女皇子也可以对作为妃嫔的生母喊一声"姐姐",这还怎么分清楚?
你喊一声"姐",我都不知道人到底和你是啥辈分啥关系啊。
光这宋朝人还嫌不够乱,又加上一条:大女儿不仅可以称为"大姐",也可以称为"大娘"。
"娘"在宋代可不是局限于母亲这一身份,它不仅可以指长辈,也可以指平辈和晚辈。究竟怎么来区分辈分呢?办法倒还真有。
宋代将"娘"字进行不同的搭配,辈分也随之变得明晰。将"娘"叠加成"娘娘"就是指母亲,还添有"大娘娘"与"小娘娘"之分。
如宋仁宗就将抚养他的嫡母(正宫刘皇后)称为"大娘娘",而将另一位抚养他的后妃杨氏称为"小娘娘",以体现等级尊卑之分。
民间也有这样的区分,子女将父亲的妾称为"少母",听起来是不是有些像近代意义上的小妈,其实也差不多少了吧。
关于"娘"呢,后面加上一个"子"字就是我们熟知的《新白娘子传奇》中许仙对白素贞的称呼,不过"娘子"这个称呼可不是被妻子这一身份给垄断了。宋代及宋之前,只要女子的年纪不算太大,不管与别人熟不熟吧,都可以被他们称为"娘子",您看这"白娘子"不就是我们叫的吗?另外,如果人家女性一看就年轻貌美或者还没出嫁,我们就要叫她一声"小娘子"了。
您看人西门庆调戏人家已婚少妇潘金莲不就是一口一个"小娘子"吗?您要是叫人家"小姐"才是骂人家呢,毕竟"小姐"在宋代指的是妓女这类特殊行业的女性,决计不要像电视剧里的书生一口一个"小姐",那可不是指人家大户人家的女儿。
唐朝时"娘子"的意义发生变化,开始有了"妻子"之意,但不确切清楚,到了元代和明代,"娘子"的意义才普遍缩小到已婚妇女的范围。
说了这么多家庭里的称呼,也该谈谈家庭外的了。
社交是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毕竟交往多了,路也好走些,面对不同的人,古代人重礼,对他们的称呼也是十分讲究。官场有交际,文人有交际,平民也有交际,在这些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怎样称呼才算合适呢?
记住一条原则性的东西:互相称呼必须带着尊重,提到自己时一定要谦卑的,称呼别人则一定要有礼貌。
在大宋朝哪里的尊卑观念最为严谨,称呼也最为讲究呢?当然是朝廷了。
在非正式场合宋朝人可以称皇帝为"官家",如果是正式场合,比如殿前,自然要尊称皇帝为"陛下"了。皇帝也不需要谦虚,"朕"从秦以来便成为了皇帝的专用称呼,垄断它可以凸显皇帝万人之上、一人独大的地位,这也是精神控制的一种嘛。
在许多以宋代为背景的影视剧中,皇帝在朝堂上一般会将左右的大臣称为"爱卿",实际上这样是错误的。
在宋朝,"爱卿"在许多场合是指妓女的,皇帝自然不会用这种词来称呼自己的部下。而无论是对于文武百官还是皇子皇孙在皇帝面前一律要自称为"臣",像后妃这类贵族女性则可自称为"妾"或"臣妾"。
上面我提到过"太监"这一词,宋代的太监可不是我们经常认为的那个意思,此太监非彼太监,宋代可没人叫宦官太监的,而太监的意思嘛,指的是国子监、军器监和司天监这一类的机构长官,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普通人之间的称呼方式虽不严格,但也分明,也更多样。无论您是高官还是平民都可自称为"我"或"吾"。甚至是皇帝也会在私下里使用这样的自称,毕竟他不只是皇帝。
如果您走在宋代的街道上,那您可能就会听到市井小民谦卑地自称为"小可"、"小底"或"在下"。像"老身"、"奴"、"奴家"等等这些在今天我们也是烂熟于耳,您不足为怪,那我就提一些您可能不知道的吧。
大家都知道,"老朽"、"小老儿"是老年男子的自称,但其实宋代的老年男性还可以自称为"劣丈","老儿"则是子女在向别人介绍或提到自己父亲时对父亲的代称。
"丈"是尊称,与"君"和"公"相像,都可以在前面加上姓氏,称为"某丈"、"某君"。"丈"的特殊之处在于可以在它之前姓氏之后加上排行,如范仲淹在家排行老六,人们就叫他"范六丈"。不仅是姓氏,别号之后"丈"字之前也可加上排行表示尊称,如苏轼号东坡居士排行老二,可被人称为"东坡二丈"。
称呼自己的家人与别人的家人还是不太一样的。称呼自己老婆是贱内,别人老婆就是尊阃(阃『kǔn』,闺门)。自家儿子是犬子,人家的就是令郎,提起父母要硬气,这就不需要太谦虚了,家父、家严是父亲,母亲则是家慈,问人家父亲那就是尊府、令尊,问人家母亲那就是令慈、令堂。
官场上更要注意称呼了,大家一般是互称官职的,施耐庵将《水浒传》的故事背景设置为宋朝,在书中,花和尚鲁智深不是曾在渭州做过军官嘛,众人遂称他为鲁提督。而林冲林教头、武松武都头也都是提他们的官职的。
刚刚不是说过"娘子"吗?现在终于该提提"相公"了。
"相公"这个词也不是能随便用的。从狭义上来说,相公专指丞相的尊称,广义上它指的是一般高官的尊称,后者用途更为广泛。南宋名将岳飞从较低级的武将升任为宣抚使后,就被人称为"宣抚相公",又简称"宣抚相",到后来,他的官职升至枢密副使,相当于副宰相,也就被称为了"岳枢相"。
在我们听到的评书中经常将岳飞称为"岳元帅",这实际上是错误的叫法,倒是下令杀害岳飞的宋高宗赵构还顶着一个"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名号,岳飞则从来都没有做过是什么元帅。
夫妻之间不称娘子相公,那称什么呢?
他们有个浪漫的叫法——"良人"。叫"良人"不分男女,夫妻皆可称,互称"良人"不仅体现夫妻的关系,还反映了宋代男女相对平等的地位。这样称呼虽有益处,但不加区别也会给夫妻间带来不便。白娘子虽然叫错了"相公",但"官人"倒是没有叫错。在平民老百姓中,称呼自己丈夫"官人"是较为普遍的。在现代民间仍保留了对新婚男性戏称"新郎官"的习惯。
名号的避讳也是大问题。
在古代,人们不能直接称呼或书写帝王及长辈、圣贤的名字,需要采取某些方法来躲开这些不敬之处,这就叫避讳,指的是回避和忌讳。
宋朝可是避讳制度十分严苛的时代,宋将避讳的范围和对象不断扩大,关于历代皇帝的名、字甚至生肖都是避讳,宋徽宗时将关于皇帝的相关称号都禁用了,无论是高官还是平民百姓,都不准使用"皇"、"圣"、"天"、"龙"、"王"和"上"等作为自己的名字。像写出《爱莲说》的周敦颐,他的原名周敦实与宋英宗赵曙(原名赵宗实)相重合,在英宗即位的第二年,年近五十的他无奈地将名字改为了周敦颐。
避讳别说是人名了,连地名都不放过。
举个例子,湖南省郴州下面有一个县叫宜章县,它于公元671年立县,古称为义章县。猜猜这是撞上了哪位皇帝,没错,就是咱大宋的第二位皇帝宋太宗赵光义,赵光义于公元976年登基,义章县就在这一年正式改为了宜章县。
避讳的范围除了刚刚提到的人的姓名和地名外,还包括官称、官阶及书籍。
避讳的一般方法就是上面提到的改字法,而在南宋谢深甫监修的《庆元条法事类》中曾碰到过宋始祖玄朗的"玄"、"朗"二字,那怎么办呢?总不能置之不理吧?那不能啊。书中直接将"玄"改为了"元",而遇到"朗"的时候就将它的"月"拿去两横,前者还是改字法,后者就变为了缺字法。
在《贡举条式》中的《淳熙重修文书式》一篇规定,为避忌讳,敏感词可去掉一点书写,这也就是缺字法。除此之外,避讳方法还有改音法、空字法等,黄纸覆盖法是宋的创造。
除上述的国讳外,还有一种避讳叫做家讳,也称私讳。
太宗于公元985年下诏,令官员三代名讳只可自行其家,州县长官也不许在客位榜上列出家讳,官员要是冒犯了长辈的名讳就将接受惩罚,严重的要坐牢或受仗刑。官员在接受差遣时也要避讳,若有什么与家讳相冲,有的改地,有的改授差遣和换官,有的改官称和官衙名称等等算算得上是用尽了千方百计。
对于私讳,宋朝管得要比国讳松,不仅允许"二名不避讳"和不避嫌名,朝廷有时还会网开一面。
称呼要求多的其实也不止宋代,但宋代无疑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称呼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缩影,充满敬意与谦卑,这其实并不仅仅是因为等级制度,更因为我们中国人骨子里的品质,那种温情自然而然地流露在交际间。称呼虽反映了封建社会的严苛束缚,但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传承已久的本质气节。
参考资料:《活在大宋》 刘曙刚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