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安史之乱后,大唐帝国的财政变得极为困难,尤其是作为帝国政治中心的长安及关中地区,每年的缺粮都在百万石以上,以至于长安的米价飙升,时有一斗米一斗钱之说。
甚至而言,后来还出现了“官厨无兼时之积,禁军乏食”的局面,连皇宫都到了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程度,百姓就更是无米下锅,这急得当时的唐代宗坐立不安,不得不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漕运上,希望能够从江南调粮来解燃眉之急。
问题是,当时的漕运环境远非昔日,一方面安史之乱导致大运河长期失修,许多河道淤积,无法行船;另一方面,漕运路线沿途布满了藩镇军阀,这让帝国根本无力调到漕运所需要的庞大人力和物力;更重要的是,当时帝国的国库,也无力负担这样一个庞大的工程。
所以在安史之乱后,大唐皇帝虽然对漕运进行过几次改革,但结果都是无疾而终,等到唐代宗上台后,长安的粮食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头等大事。在这种背景下,唐代宗就任命刘晏负责整顿漕运,由此也拉开了刘晏漕运改革的序幕。
刘晏是何许人也?
刘晏,字士安,曹州南华(今山东菏泽市东明县)人,自幼才华横溢,七岁时就被人称为神童。在《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说的正是这位唐朝的刘晏。
开元十三年(725年),唐玄宗李隆基到泰山封禅,途径刘晏的家乡,刘晏的父亲认为机会来了,便拜托当地官员把儿子以神童的身份,作为地方特产之一,推荐给皇帝,还特意附上了一篇刘晏写的歌功颂德的文章,名叫《颂》。
唐玄宗看过刘晏的文章后,立马被他的才华所惊艳,于是他让宰相张说出题考校,结果刘晏对答如流,唐玄宗很是佩服,当场就给了他一个秘书省正字的官做。所谓秘书省正字,简单理解就是给皇帝做秘书的编辑,专门校对文字,属于正九品下的正官。
当时的刘晏,才年仅八岁而已,就成为大唐帝国的正式官员,由此他也成为当时大唐年龄最小的官员。甚至而言,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刘晏的这份经历,大约也是独一份的。
随着八岁的刘晏到京城当官,他的全家也跟着沾光,不仅举家陪同刘晏进京,他的父亲还因此当了京城附近一个县的县丞。同时,因为刘晏的这份传奇经历,他的故事还得以写入《三字经》中,由此刘晏也成为此后千百年来,无数中华儿女少年时的偶像。
不过,令人意外的,作为年少成名的神童,刘晏长大后却似乎并不太爱写文章,以至于整个全唐文,只留有刘晏的两篇早期文章,《全唐诗》中也只收录有他的两首诗,而且他的文章和诗还都不太被大众所熟知。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唐代这样一个诗文发达的时代,刘晏就留下这点作品,实在有点可惜。但从另一方面说,刘晏没有一门心思专研诗文,又实在是大唐的一大幸事。因为,它让大唐多了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经济改革家和理财家。
漕运的发展历史
公元763年,在历经半生官宦沉浮之后,47岁的刘晏被唐代宗任命为河南、江淮等地的转运使,这个职位的主要责任,简单点说就是负责把江南地区的粮食物资运送到帝国的都城。从某种意义上说,唐代宗这是把整顿漕运的重担,放到了刘晏的肩上。那么,刘晏能够顺利完成这项任务吗?
在正式介绍刘晏的漕运改革之前,为方便大家能够更好的理解,这里先给大家简单说下漕运的发展历史。
1.什么是漕运?
漕运的起源很早,但直到西汉才逐渐制度化,当时主要是指将关东的粮食漕转到都城长安。
大家知道,长安所在的关中平原,沃野千里,一直以来都是帝王之基,足以养活大量的人口和军队。问题是,关中的耕地面积毕竟有限,所谓八百里秦川,通常也就够养活这八百里的人,一旦长安成为全国的政权,它就还需要面对统治全国所需要的军队和官员。
在这种背景下,关中所能生产的物资,显然是不足的,必须从外面调。而当时关中要想从外面调物资,通常只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四川,一个是关东。
四川号称天府之国,论平原的面积,耕地的肥沃,更胜关中,所以它一直都是关中的重要后方基地。但四川的问题在于,路太难走了,需要穿越难于上青天的蜀道,这也就导致四川更适合提供易于运输、且单价较高的物资供应,比如大名鼎鼎的蜀锦,至于粮食这类单价低、易消耗的物品,它显然不太合适,因为其花费的成本太高。
所以,关中的物资运输,尤其是粮食运输,通常就只有通过渭河、黄河,从富饶的关东地区,运往关中,这条道的优势在于,它主要以水运为主,而水道主要靠船,不仅省力许多,而且装的也多,不像牛拉马拽人背,就能拉那么点货,一路上都不够自己吃。
因此,在西汉及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漕运主要就是指通过黄河、渭河向长安运送粮食物资。但等到隋唐时期,随着江南经济的快速发展,再加上大运河的开通,漕运实际上又主要指通过大运河从江南向长安和洛阳附近运输粮食。
2.漕运的主要路线
在唐朝时,漕运的主要起点,是在扬州。通常情况下,来自江南的粮食税收,由政府收集后,全部运送到长江边扬州的扬子,开始漕运的路程。漕运从扬子启航,经过十多里的连通渠到十多里外的斗门,正式进入大运河。
接着,漕船在大运河上运行300里后到江苏淮安,然后进入淮河,溯淮河西上200里,经过淮阴到徐州,再在徐州经过泗水进入汴河。汴河的源头在开封,通过大运河与黄河连通,连通的地点在汴口,大体在现在的虎牢、汜水关附近。所以,等到槽船进入汴河以后,就可以直接溯河北上,一直到黄河,路程一共1000里左右。
等到进入黄河以后,西上约200里就到了洛阳,整个流程大约1700多里。这段路程全程走的水运,虽然大都是溯流而上,要耗点人力,但整个路线基本都是风平浪静,比较便于运输的,其中最大的难点,在于水位。
比如,中间的汴河只是一条小河,枯水期水位浅,无法行船,必须要等到夏天水流充沛时才能通行。还有,在进入虎牢一带时,这里的水流非常湍急,要从这里逆行进入黄河,碰到涨水期,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只能等待水位下降后能通行。
也正因为此,到从扬州到洛阳的漕运,中间通常要停运多次,粮食需要在中途从船上卸下来,临时存储到转运仓库中,等到可以开船时,再从仓库里搬到船上,一路上最大的损耗,也来自于此。据估算,在沿途多次上船下船的搬运过程中,大概要损失20%的粮食。
等到了洛阳,从路程上来说,已经走了超过三分之二,但实际上,万里长征只能算是走完了第一步。因为,漕运真正的难点,就在洛阳向长安运输的这段路程,而其中的最大痛点,就在陕郡。
大家应该都听过一个著名的成语,叫做“中流砥柱”,它最初形容的就是陕郡黄河段的砥柱山,这是黄河中间的一块巨大岩石,这块巨大的岩石使得本来就湍急的河水,在这里被分流后更加残暴,巨大的水流漩涡到处都是。
所以,船只要通过“中流砥柱”,就必须要纤夫拉纤,可是这么急的河水,到处都是暗礁和漩涡,稍有不慎,经常连船带纤夫全部被水冲走。这一段的黄河有多艰险呢?据统计,在帝国前期,通过漕运运输粮食,能够顺利到达长安的,十不足一二,也就相当于有将近三分之二多的船只和粮食,沉没在“中流砥柱”的滚滚黄河之中,由此可见这其中的损耗率有多大。
3.唐朝的两次漕运改革
在唐玄宗时期,由于长安人口的快速扩张,尤其是吃财政饭的皇室、官员、禁军、太监、宫女,以及庞大的办公人员,几乎高达二十多万。面对这么多吃财政饭的人员,长安每年所需要消耗的粮食是越来越多,这也让漕运的压力变得越来越大。
因为,当时帝国漕运的损耗率实在太大,想要成功运送100万石粮食到长安,至少需要在江南征收近500万石的粮食,这显然会给江南百姓造成极大的压力。在这种背景下,就只能想方设法降低漕运的损耗率。于是帝国的官员们,很快开始了第一轮的漕运改革。
第一轮漕运改革,思路很简单,就是改造陕郡黄河段的“中流砥柱”。因为,在漕运过程中,有近三分之二多的粮食都是在这里沉没,也就是说,漕运的一大半成本,都是来自于这里。
在这种背景下,当时的官员们就决定不再走中流砥柱这段路。换而言之,既然从黄河走水路,必须要经过中流砥柱,那我们就干脆换陆路走。等到粮食运到洛阳之后,先选择用牛车走陆路,等到过了中流砥柱到达陕郡太原仓时,再在这里重新上船运往长安。
这样一番操作之后,粮食的损耗率自然下降了许多,但陆路相比于水路,最大的缺点是运输需要的大量的人力畜力,这样又会导致新的成本。当时,漕运走的这条陆路是一条近300里的崎岖山路,中间至少需要用六千多辆牛车,成本可想而知。
不过总的来说,这次漕运改革还算是成功,因为它让漕运的成本下降了近一半。据统计,在漕运改革后,江南地区每年向长安输送的粮食,可以达到80—100万石,基本能够满足当时长安的粮食需求。
随着开元盛世的到来,帝国都城的人口继续膨胀,尤其是新招募了12万禁军后,长安对粮食的需求继续高涨,于是帝国又开始进行第二次漕运改革,希望能够继续节省成本,增加运输量。
这一次漕运改革的重点,主要就是那三百里山路,因为这段路所多花的成本太大。本来,中流砥柱这段水路总共就几里,但因为只有洛阳和陕郡太原仓一带,有地方作码头,可以停船卸运粮食,这也就导致一旦走陆路,就必须在洛阳下船,然后走到陕郡太原仓上船,这样就需要走近三百里的山路。
在这种背景下,帝国的官员们就在中流砥柱附近修建了多个转运仓库,这样就不用非要在洛阳下船,然后在陕郡太原仓上船,而是可以直到中流砥柱附近再下船,这样就只需要走12里的山路,就可以绕过中流砥柱,然后再次上船。
当然,修建转运仓库看似很简单,但却需要耗费大量的钱财,不过好在当时大唐正值开元盛世,国库充盈,财大气粗,所以这件事情很快圆满地得到解决。最后,经过这一轮漕运改革后,帝国终于每年可以向都城,最多运送高达200万石的粮食,总算暂时解决了长安的粮食问题。
4.安史之乱后的漕运状况
等到安史之乱后,由于整个北方的经济都遭到严重的破坏,江南就更成为帝国最重要的物资来源之地,问题是,当时帝国的漕运早已因为战乱而中断,江南的粮食根本无法顺利通过漕运运往长安。在这种背景下,从唐肃宗开始,帝国各届领导班子,都在绞尽脑汁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把江南的物资调到长安。
最初,帝国决定改变漕运的路线,让漕船改走“长江——汉江线”到达汉中,然后再从汉中走艰难蜀道进入都城长安。问题是,这条道路的总长度,要比漕运长了整整一倍多,而且还包含艰难的陆路,以及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其所花费的成本,远远超过粮食本身所带来的价值,完全是得不偿失。
后来,帝国又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把从江南收上来的税全部折换成钱,而且是最轻的钱——绢帛。大家知道绢帛的体重非常轻,而且还便于运输,这样运送绢帛到长安,自然就不需要花费太大的成本。
问题是,在关中缺粮的情况下,中央政府即便收到这么的绢帛,也无法把它兑换成粮食,大家拿着这些绢帛,依然没有饭吃。甚至因为大量的钱涌入长安,反而造成长安的物价疯狂上涨,进一步加重了危机。最后,帝国的高层们想来想去,都一致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恢复原来的漕运,于是唐代宗便调令刘晏前去负责此事。
刘晏的漕运改革
1.漕运改革所面临的困难
在当时的背景下,想恢复原来的漕运,又谈何容易呢?要知道在唐玄宗时期,帝国那么强大,那么富裕,但因为这个漕运,还是整得天下骚然,民不堪命,更不用说现在的大唐帝国,民众又如何能承担得起!除此之外,想恢复原来的漕运,还必须面临四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首先,因为常年的战争,昔日繁华的洛阳早已经成为一片荒芜之地。据记载,从陕郡东下,直到郑州,中间五百里的洛阳繁华圣地,总户口已不满千,而且沿途走过,真是百里无人烟。要知道,漕运最艰难的一段,就是要从洛阳东边的汴口开始,想办法通过陕郡的中流砥柱,没有中间洛阳丰富的人力支撑,靠谁来运粮食呢?
其次,就是漕运沿线的各大运河渠道年久失修,尤其是最长最重要的汴渠,它是连通黄河到汴河的关键渠道,以前这条渠道每年都需要疏通,但后来因为战乱,渠道已经有近十年没有疏通,早已经被泥土淤塞,根本无法通行。
第三,因为洛阳一带早已经没有人烟,自然也就没有以往的各级政府官员和军队,但这一带又是交通便利的地方,四方盗贼很容易赶到。在这种背景下,一旦漕运的船队到达这里,恐怕还没到中流砥柱,就被到处赶来的盗贼给哄抢一空。
第四,漕运所经过的许多地方,都已经成为藩镇军阀的地盘,这些人平时天天跟帝国中央嚷嚷着粮食不够,钱不够的,中央都拿他们没办法。现在漕运的船队一旦上来,他们肯定会中途截留,即便是皇帝,也是拿这些军阀们肯定是一点辙也没有。
2.刘晏改革漕运的方案
虽然面临的困难很多,但刘晏的态度却很坚决,那就是必须要恢复漕运,而且不但要恢复漕运,还不能再花民间百姓一分钱!
客观来说,刘晏这个理想是非常美好的,但实现起来,恐怕就没有那么容易。如果不知道后来的结果,很多人肯定会认为刘晏这完全是吹牛不打草稿。但刘晏却是胸有成足,他在实地考察完三千里漕运山河后,很快提出了他的改革方案——转“民运”为“官运”。
在这之前的漕运,大都是以“民运”为主,比如唐玄宗时期,负责运送粮食的人员,都是政府强行征集的壮丁。我们知道,唐朝的赋税制度是租庸调,其中就包括每人每年二十天的“义务劳动”,所以这些被征集来运送粮食的壮丁,通常都是河边州县的百姓,他们自己出船,过来领粮食,领任务,然后各自将自己领到的粮食送到政府规定的地点。
对于这种漕运模式,刘晏觉得太粗放,他认为,漕运的队伍,应该由职业队伍来做,而不是交给拉壮丁的兼职人员,这样看上去省钱省事,实际上是一种巨大的浪费。所以刘晏专门成立了一支漕运队伍,来负责整个漕运运输工作,其人数大约将近一万,这支队伍被纳入军队编制,叫做漕卒。
有了这样一支职业化的队伍后,原先那四大棘手的问题,也就变得迎刃而解。因为,有了这样一支近万人职业队伍,洛阳地区有没有百姓,就变得没那么重要了;至于四方的盗贼,也不敢轻易跑来打粮食的主意,就是沿路的军阀,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和中央用武力对峙。
至于沿路需要每年疏通打理的渠道,也可以纳入到这支队伍的工作考核中,毕竟这支队伍又不需要一年365年都运粮食,所以他们闲余时,就可以去疏通淤塞的渠道。
3.如何降低损耗,节省成本?
虽然,创建漕卒这样一支职业化的运输队伍,让帝国漕运的恢复变得可能,问题是,组织一支上万人的军队来专门负责漕运,也就意味着漕运的成本又增加了一项。因为,帝国需要给他们支付丰厚的报酬。要知道,原先的“民运”,大都是无偿的。
在这种背景下,帝国高层们自然会考虑一件事,那就是这样做划算吗?因为,通过漕运运送粮食到长安,本身就存在巨大的损耗,在此基础上,再加上这个需要持续不断支付的人力成本,最终这帐算下来,能划算吗?
所以,对于刘晏来说,他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如何降低损耗?从某种意义上说,刘晏只有把损耗降低到足以抵消帝国支付给漕卒的人力成本时,他的改革才能真正算得上是成功。否则,那就是得不偿失。对此,刘晏采取了两个重要的办法。
前面说过,漕运过程中最大的损耗有两块:一是在运往洛阳的过程中,需要多次上船下船的搬运粮食,这个过程会造成近20%的粮食损失;二是中流砥柱这一段,走水路要损失近三分之二的粮食,走陆路需要另外再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首先第一个问题的解决,其实比较简单,就是把所有的米全部用麻布袋装好捆好后再运送,这样就解决了以往途中的巨大损耗。因为之前的米全都是散装着运输,遇上风雨进水会被水流大风刮走一部分,卸货装货时,不可能把米刮干净,总会要散落不少,现在袋装后,几乎可以把这一块的损耗基本降到零。
从某种意义上说,把米装袋,这完全是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傻瓜办法,相信一个有点经验的普通人随随便便都能想到,可问题是,直到千年以后的民国,在《多收了三五斗》一文中,我们看到民众运粮仍然是散装,为什么会出现这枝情况呢?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想要实现所有米都能袋装,前提是能够集中人力和统一调度。换句话说,如果按照以前民运的方式,每个人都是各自领取自己的任务,所有花费还都是由自己来承担,哪又有谁会特意用麻袋来一个个装好捆好后再运输呢?
但是,等到刘晏将漕运从民运改成官运后,就可以由政府统一提供大量的麻袋,然后再集中所有的漕卒先把粮食全部装好捆好,然后再进行统一装船后运输。通过这样一番统一的标准化流程管理,自然就可以轻易完成散装米装袋的目标。
接着是第二个问题的解决,这个就比较困难了,之前唐玄宗时期的解决方案,是通过走12里的山路来绕过“中流砥柱”这段黄河,然后再重新装运和运输。问题是,运送几十上百万石的粮食走山路,这需要大量的牛马推车,还有大量的人力才行,凭这区区一万的漕卒,显然是件非常困难的事。而且,如果继续采用这种模式,也意味着无法降低运送粮食的成本。
在这种背景下,刘晏决定硬闯“中流砥柱”这段河水湍急如瀑的黄河。不过,刘晏虽然是硬闯,但与之前别人赔了船只又折兵的情况不同,他的硬闯不仅一举冲破了“中流砥柱”,而且损失还几乎为零,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最核心的关键,就是刘晏的船队。刘晏之前的船队,大都是百姓们自己提供的,所以这些船只大小不一、千奇百怪,什么样的都有。而且它们在运输过程中也是杂乱无章,快的快,慢的慢,船上的人和岸上的纤夫,也是多的多、少的少,所以在经过“中流砥柱”这段黄河时,自然很难冲过去。
反观刘晏的船队,他是根据运河淮河、汴河、黄河以及渭河等四段水路不同的水位特点,分别打造的标准船只,每艘都是吃重一千石粮食的大船,每艘船固定三十五船工。
并且,在过“中流砥柱”这段黄河时,刘晏以十艘船为一纲,把十艘船绑到一块,十艘十艘地过。每十艘船,标配五十个撑蒿的船工,掌握方向,稳住船体;岸上则标配三百个纤夫,所有的纤绳统一制造,保证质量;纤绳绑船的位置,挽船队伍的阵型、间距全部标准化,在统一的号子下,同时发力,一鼓作气。
终于,中流砥柱的滚滚黄河,再也无法击垮漕运队伍的船只,一船船大米,浩浩荡荡,势不可挡的冲破了这穿越亿万年的天险。而且,经过几番来回的操作之后,漕运队伍也变得是轻车熟路,成为一支高素质的专业运输队伍。
至此,再也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漕运的船队向都城进军,整个运输过程也终于不再需要走耗费巨大的陆路,全程水运就能将各色物资,源源不断地从遥远的江南,输送到帝国的都城。
结束
刘晏的漕运改革,让帝国每年可以获得定额110万石的精米,其中40万石送到长安,70万石送到洛阳。帝国每年还可以获得1000多万斤来自江南的税收,包括几百万匹绢帛和数以亿计的钱物矿产等物资,这一大笔粮食和钱物,对于维持帝国的正常运转,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以至于唐代宗都夸赞刘晏:“卿,朕酂侯也”。酂侯,即萧何也。
并且,在改革结束后,刘晏还当面为皇帝和宰相算了一笔账,他改革之后的漕运,相比于唐玄宗时期的漕运,运输时间由9个月缩短到40天;每石粮食的运输成本,由约五匹半绢(唐帝国一直是以绢作为主流货币)下降到约0.3匹绢,整整降低了近15倍!
更重要的是,刘晏漕运的成本,数字上的节省并不能全部展示其作用,因为它还隐藏着对民间劳力财富的巨大保护,它不需要再消耗民间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所以,对于刘晏的漕运改革,史书特意用了这样13个字来评价:“不发丁男,不劳郡县,盖自古未有。”
参考文献:《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