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1月10日正式生效的《凡尔赛和约》,是欧美战胜国的一次分赃协议,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国际秩序的基本框架。
在这个由美英法主导的战后体系中,意识形态已经截然不同的苏联、战败后耿耿于怀的德国都被摒弃在外,一起成为了国际社会的“弃儿”。
共同的尴尬处境,使两国之间的交流合作在所难免,因此早在希特勒没有上台的1921年,苏德两国就秘密建立了军事与经济合作的联系,而且可谓是“一拍即合”。
德国“装甲兵之父”古德里安
原因其实倒也简单,《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不得再拥有飞机、坦克和重炮等进攻性武器,于是做梦都想报仇雪耻的德国国防军,只能在境外偷偷进行新装备的研制和试验,而被西方严密封锁的苏联,又迫切需要学习德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双方具有强烈的互补性。
1926年,德国国防军和苏联红军达成协议,在苏联境内秘密开办一家坦克工厂和一所机械化作战学校,标志着彼此在装甲部队建设的道路上共同迈出了关键一步。
德国“装甲兵之父”古德里安,当时还是个上尉军官,就曾经在苏军的喀山坦克学校进修过,而他的许多俄国同学,未来都是在战场上拼得你死我活的对手。
苏联人当然也收获颇多,他们在沃罗涅日瞒着德国人建立了自己的坦克研发中心,一些具有战略头脑的高级将领比如图哈切夫斯基等,也开始形成机械化集群理念和大纵深作战思想,若非肃反运动的影响,苏军的装甲兵建设本来可以更快。
不过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两国关系遇冷,德国人逐步撤走了所有设备和人员,蜜月期宣告结束。
图哈切夫斯基
西班牙内战爆发提供了新的军事舞台
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右翼“长枪党”的代表人物佛朗哥将军率领部队发动叛乱,与执政的左翼政府共和军大打出手,起初共和军在战场上一度处于优势,佛朗哥的军队节节败退。
然而到了9月间情况却出现严重恶化:德国和意大利公开出兵实施武装干涉,叛军的气焰顿时嚣张起来,希特勒把出兵西班牙当作了重整军备的重大突破口,同时也成为了德军新式武器的实验场,因此不遗余力为佛朗哥提供军援。
面对叛军和德意法西斯军队的联合进攻,西班牙共和国政府呼吁国际援助,于是以苏联为首的十几个国家志愿者组成“国际纵队”前往参战,其中苏联派遣了数千名军事顾问、飞行员和坦克手,在巴甫洛夫上将的指挥下参战。
在装甲兵方面,苏联向西班牙运去了大批T26、BT7等早期型坦克,也力图在战场上检验坦克性能和摸索装甲战术。
佛朗哥
苏德两军由此在第三国初次交手
德国于1936年11月秘密派遣了第一批共694名士兵到达西班牙,随后开始增派刚刚公开的德国空军力量前往,戈林动用了七个空军大队(三个轰炸机大队、三个战斗机大队和一个侦察机大队)和六个高炮连共4500人的兵力,不久正式命名为“兀鹰军团”。
1937年1月,由未来隆美尔非洲军著名将领冯·托马中校率领的装甲特遣队赶到战场,期间德军不断替换在西班牙的官兵,从而使更多的人员获得实战经验。
在整个西班牙内战期间,德军在“兀鹰军团”服役过的人员接近20000人,空军先后使用了亨克尔He111轰炸机、容克Ju87俯冲轰炸机以及最新式的梅塞施密特Bf 109战斗机,逐步取得了制空权。
托马中校的装甲部队则投入了100辆一号坦克和15辆二号坦克。(墨索里尼派出了50000军队和300辆坦克参战)。德军装甲兵与支持共和军的苏联坦克部队,不可避免地狭路相逢,成为二战之前一次非常重要的“非正式交手”。
希特勒和佛朗哥
苏军装甲兵的坦克性能此时略胜一筹
德军装甲部队的主力车型一号坦克,是由著名的克虏伯兵工厂制造,它的样车为了保密被称为“克虏伯农业拖拉机”,是德军对现代坦克的一款摸索和过渡性产品,从1934年7月至1936年6月,克虏伯共生产了818辆一号A型坦克。
该型坦克只有5.4吨,配备乘员两人,单人炮塔上装有2挺MG系列机枪。时速37公里,最大行程145公里,火力和装甲都很薄弱,再加之参战数量有限,故战场表现确实一般。
而苏军投入了近700辆坦克,其中的T26轻坦是以英国“维克斯”坦克为蓝本加以改进制造,1931年正式定型次年列装。该型坦克重量已达10.5吨,额定乘员3人,装备一门45毫米口径坦克炮和2挺DP机枪,时速30公里,最大行程225公里,其火力和装甲大大优于德制一号坦克,甚至也超过了二号坦克。
并且该车可靠性较高、战场维护也很容易,应该说,这一时期苏军坦克的无论是质量、数量都已甩开了德国人一条街。
苏军的T26轻型坦克
德国装甲部队遭遇出师不利
苏德两国军队和坦克意外地同时出现在西班牙战场上,并各助一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1936年12月,德国装甲兵首次投入实战,托马的装甲部队试图突破共和军的防线实施迂回包抄。
然而当时的德国坦克手还是一群生瓜,由于攻击初期进展顺利,他们很快脱离了步兵和炮兵的掩护,闯进了巴甫洛夫迅速构建起的反坦克炮防线,一辆辆装甲薄弱的一号坦克被打得起火。不久以后,300辆意大利坦克差不多复制了同样的失败,苏军坦克随后发动反击,大败德意装甲部队。
在整个西班牙内战中,类似的装甲对战次数并不多,从表面上看,巴甫洛夫取得了巨大的战场优势,先用反坦克火力狙杀、然后动用本方坦克出击的战法,与隆美尔在北非战场上对付英国人的手段如出一辙,但是由于当时苏军装甲部队规模还很小,并未彻底扭转西班牙内战的局面。
不过对于如此的战场实践,双方却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进而深邃地影响了未来二战的格局。
德国托马将军
巴甫洛夫的错误观念让苏军开了历史倒车
尽管西班牙共和军最后失败了,但巴甫洛夫却是风光回国,并且单独向斯大林汇报了装甲兵在西班牙战场上的运用情况和战役总结,他认为坦克只有跟步兵配合才能取得可观的战果,否则就得像德意坦克纵队那样成为炮兵的靶子。
汇报中他着重强调了坦克的弱点:“利用坦克奔袭敌人的后方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就是把坦克军用于乘胜追击也不可能了,现代战争中坦克不能发挥独立作战的作用”。
巴甫洛夫“从实践中”得出的理论极大地影响了斯大林的判断,他不仅晋升巴甫洛夫为大将,还在给总参谋部的训令中特别强调:“鉴于坦克在进攻战役中必须得到步兵、炮兵和航空兵的支援,而坦克军长没有能力指挥和协调如此庞大规模的军队集团,以坦克兵为中心建立机械化部队的思想是不正确的”。
1939年11月,苏军所有已经组建的机械化军被命令解散,坦克则分配给步兵作为支援武器,而这些机械化军本来是1932年作为“纵深作战的突击力量”而编组的,苏联人自废武功,在装甲兵建设上开了历史的倒车,殊为遗憾。
巴甫洛夫将军
古德里安的坚持使德军终于弯道超车
实际上,坦克部队在西班牙战场的不良表现,在德军中也引起了巨大的争议,托马中校就对装甲兵的集中运用提出了质疑,并且反对用无线电通讯指挥到每一辆坦克的做法,战术理念跟巴甫洛夫大同小异。
然而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少将,却给出了不一样的战役总结,他并不承认装甲战的理论是错误的,列举了德国坦克部队在西班牙表现不佳的几大理由:
第一,是西班牙的山地地形不适合大规模坦克突击,属于特例。第二,德国空军完全有能力压制敌方的反坦克火力,是空地协同没有到位。第三,反而说明轻型坦克缺点太多,不足以应付未来的战场形势,应当尽快研制中型坦克。
第四,装甲部队必须建设成为多兵种合成部队,尤其是机械化步兵的加入。第五,德军装甲部队的战术协同训练远远不够,还需“锤炼”。
德军二号坦克
希特勒的判断与斯大林截然不同
在德军高层正反双方激烈的辩论中,有着“魔鬼般嗅觉”的希特勒最终选择支持了古德里安,因而德军在1935年组建的第一批三个装甲师得以保留,与斯大林的做法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古德里安同时根据西班牙战场的经验,在加强训练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了机械化作战的一揽子战术:
第一,在未来战争中起决定作用的一定是装甲快速兵团和航空兵。第二,必须在战争伊始就投入大量的坦克和飞机,以迅速突破对手防线。第三,装甲快速兵团必须与航空兵进行密切协同,整体威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第四,装甲部队打开缺口之后,机械化和摩托化步兵应紧随其后,迅速向敌纵深挺进,合围敌方的重兵集团-----这就是“闪击战”的理论雏型。
戈林与兀鹰军团的军官
“巴巴罗萨”坦克洪流让苏军付出惨重代价
1941年6月22日,德国按蓄谋已久的《巴巴罗萨计划》大举进攻苏联,在中央集团军群编成内的古德里安第2装甲集群一马当先,坦克洪流席卷苏联西部特别军区的防地。尽管当时苏军在坦克上拥有15000辆对3400辆的巨大优势,新列装的T34坦克性能也完全优于德军的二号、三号坦克,但是在装甲对战中却一败再败。
其主要原因在于,苏军虽然在战前匆忙恢复了机械化军的建制,但各坦克师并没有集中使用,同时机械化军编成内严重缺乏摩托化和机械化步兵,单一的坦克部队很快在德军的陆空协同、步坦协同之下败下阵来。
比如在苏德战争爆发初期,苏军一度出动机械化军进行反突击,但是坦克部队突破德军步兵防线后,由于失去步炮掩护,立马成为德军反坦克火力、航空兵和二线坦克的靶子。
当坦克部队遭遇重大挫败失去战斗力后,跟进的步兵纵队又被德军坦克预备队冲得稀里哗啦,最终被各个击破。也是冤家路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当面之敌,正是巴甫洛夫西部特别军区改编的“西方方面军”。
德军斯图卡俯冲轰炸机
尾声:强大的西方方面军仅仅一个星期就完全趋于崩溃,坦克损失殆尽,空军干脆在一天内全军覆灭,德军装甲部队迅速突破前出至明斯克地区。
斯大林恼羞成怒,1941年7月1日将巴甫洛夫大将解职,不久以后的7月28日,巴甫洛夫和他的参谋长以及手下的一名集团军司令,被送交军事法庭以叛国罪判处死刑。
斯大林如此暴怒,恐怕不仅仅是因为兵败如山倒,很难说不是对巴甫洛夫新账老账一起算的惩罚:不是什么叛国,是误国。
而吃了大亏的苏军,直到1942年底和1943年初,才开始组建真正意义上的坦克集团军,血的教训背后是惨重的代价,令人不胜唏嘘。
图哈切夫斯基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