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旧社会的上海滩,出了个传奇人物——杜月笙。当时,杜月笙孤身一人在上海滩谋生,无依无靠,后来因加入“青帮”平步青云,不仅获得一席之地,还成为了青帮大佬。值得一提的是,杜月笙有个独一无二的绝活,但是他施展绝活时,没人敢当面夸他,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杜月笙出生贫寒,幼年时父母双亡,由养父养母抚养长大。在杜月笙14岁时,离开家乡川沙(现上海浦东),独自前往上海滩的十里洋场谋生活。当时,杜月笙因为年纪小力气轻,所以就找了个水果摊当帮工,虽然没有工钱,但是老板每天给点饭钱,比沿街乞讨的“丐帮弟子”要好。一段时间之后,杜月笙也算是“升职”了,因为老板让他去码头上等船接货,也让杜月笙结识了不少朋友。
在水果摊当帮工期间,杜月笙还学会了一个独门绝技——削水果。当时卖水果和现在不一样,老板让杜月笙挎着篮子上街叫卖,哪里人多就往哪去,比如码头,火车站和赌场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各处卖水果的人很多,竞争压力也大,如果杜月笙卖不出去水果,回店里肯定会被老板臭骂一顿。为此,杜月笙想到了一个妙招,他不仅卖水果,还提供免费的削皮服务,算是一大“创新”。
杜月笙卖苹果或梨子,如果客人需要他就帮忙削皮,削完之后不用洗就可以直接吃,故此,找杜月笙买水果的人也越来越多,久而久之他削水果皮的技术也越来越高。比如,他削一个苹果,皮厚薄均匀,一整条都不断,甚至能一边聊天一边削皮,眼睛都不看,后来人们都叫他“水果月笙”。
几年之后,杜月笙在陈世昌的举荐下加入了青帮,从此他的人生轨迹开始逆转,后来还得到青帮老大黄金荣的栽培,最后完成了华丽的转身,从青帮小弟变成青帮大佬。杜月笙当了青帮大佬之后,还一直有削水果皮的习惯,比如家中有弟子或者朋友到访,杜月笙总是一边交谈,一边给他们削水果,手法也还是一如既往的娴熟。虽然弟子或朋友常常不让杜月笙削水果,但他还是始终坚持,不过即便是杜月笙削得再好,弟子或朋友也不敢夸奖,毕竟大家都心知肚明,削水果背后的故事。
一来:因为杜月笙已经成为大佬,在青帮有着极高的身份和地位,削水果这类的小事不值一提。二来:因为杜月笙发迹之前的狼狈岁月,在水果摊做帮工,吃不饱穿不暖,还被人欺负,不得已之下在卖水果时练就了削皮技能,所以如果称赞他削得好就如同在揭他的伤疤,搞得大家都很尴尬。
据资料记载,杜月笙有一年去重庆开会议事,曾被很多军阀轮番邀请赴宴,但在一次宴会上却发生了一件很尴尬的事情。当时,他们在饭店吃饭,服务员先端上来一盘水果,有苹果,梨子等等,但是都没有削皮。这时,杜月笙掏出一把折叠刀,然后拿起一个苹果,几句话的功夫就削好了,还是一整条皮,让在座的人全都目瞪口呆。
其中有个人是商会会长,对杜月笙了解的不多,也不知道他年少时的经历,便一个劲的夸奖杜月笙削水皮有一手。这一夸让现场变得很安静,大家也都不说话,商会会长感到很纳闷。过了几秒钟,杜月笙笑了笑,对会长说道:“现在老了,当年我在水果摊削得比这还好”。杜月笙说完之后,也算化解了现场的尴尬气氛,而大家也都赶紧转移话题,开始商量正事,以免再陷入尴尬。
从杜月笙的表现来看,他并不忌讳少年时期凄惨的经历,这是一种谦虚的表现,也是一种自信的态度。或者在他心底里,那还是一段宝贵的经历,激发了他的斗志,才有了后来的成功。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