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西汉防匈奴系统:严密且紧凑,只要自己不犯...

从何而来的华夏文明疆域

华夏文明,又称“诸夏文明”“诸华文明”,华夏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意为:无论是中原地区的民族,还是边远地区的民族,都向周武王表示顺服恭敬。其中的华夏带至中原地区的民族,即后来所传的汉族。夏,大也;华,服章之美也。《唐律名例疏议释义》曰:“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仪,故谓之中华。”中华一词的主要内涵是指文化。西汉刘向编订的《战国策·赵策二》记有:“中国者,聪明睿知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艺之所试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义行也。”可谓是字字珠玉,令人自豪。

而华夏的文明不是一年、十年、一百年正式成型的,而是经过上千年的漫长岁月,从文明的疆域大小就可以看出。最初的华夏文明是在黄河流域中下游一带,分布华山夏水之间的部落,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正在其中,而蚩尤的九黎部落是更南边,当时还不算真正属于华夏文明圈。之后经过炎黄大战、黄帝与蚩尤之战,华夏文明逐渐往外开拓,文明疆域愈来愈广阔。到秦朝建立,华夏文明圈再度壮大:北边的河套平原云中、九原两郡和南边的百越南海、桂林、象三郡。

这些土地不是无人居住的文明缺失地带,但是华夏先祖们凭借文明、人口、武器等优势将他们征服纳入我们的文明圈子,这段过程往往漫长既艰辛,首先需要面对的就是土著和外敌的军事反击,因而强大的军事实力是支撑起这一过程的关键所在。百越之地不正是一个绝佳的例子吗?从秦始皇时期进入华夏文明圈,之后进进出出,两汉时期也没有真正统治,传至近现代,昔日的百越之地中国只据有一部分,还有一部分独立建国了。这是一个属于失败的案例,根源在于军事实力的支持不够持续,没防住百越之民的疯狂反扑。

河西之地恰好是极佳的成功案例,一整套防匈奴系统让匈奴人有力无处使,只能看着这“乌龟壳”干瞪眼。从西汉始,河西之地彻底沦为我华夏文明圈的一部分,文化的血缘根骨在此扎下,即便会分离出去一段时间,但回归同根同族的华夏怀抱是迟早的事。这一切的起源来自汉武帝和汉宣帝两朝,其严密且紧凑的防匈奴系统。层层叠叠的措施,使得匈奴文明再也不能通过军事征伐进入河西之地。

边塞之地的军政官吏

河西置有四郡,郡守府和郡太守分别为最高行政机构和最高行政长官,下面有都尉府,再下面是侯官、再下面是部、最后是烽隧。都尉府是统军机构,驻地称为关城;侯官是直接管军者,驻地为障;部,长官是侯长;侯长下面是隧长。隧长是最底层的管理人员,下面还有隧史、助吏、伍百、戍卒。河西四郡,平均每一郡都有数千戍卒,最下面瞭望敌情、传递消息的烽墩则只有数人。所以整个河西地区的戍卒应该在一万人以上。除戍卒以外,他们的福利和待遇应该是还不错的。关于河西低级官吏的选拔,中央朝廷也颇为重视,须有才干、家财和年轻健壮等资本,方能任河西官职;因为没有这些资本很容易就会被免职和调离。

如此一来,汉王朝的文化、习俗、制度、法律等在河西之地迅速铺展开来。同样在根据河西的实际情况,汉廷采取了一些因地制宜和因势制宜的改变措施。例如在原先在郡下面后来与郡平级的行政单位——属国,下有县属治民,类似与郡县编制。河西官吏管理方面特别多,人员庞大杂乱,监察、屯田、军队、交通、文化等等,在河西之地建立起多层次的严密统治。高级官员也好,低级官吏也罢,既有分权也有集权,既分开使用也交叉共行。河西的官吏布置具有十分浓烈的军事色彩,多兼武职权力;下面的低级官吏多出自从内地迁来河西的殷实之家,方便上级官员管理和增强低级官吏责任心。这样的管理群体和官吏机构可以很好地应对匈奴的入侵。

优先供应的钱粮物资

孟子曰:“兵马不动,粮草先行。”刚从匈奴人手上拿来的河西之地农耕种植业不太发展,汉廷迁徙去的数万户人家的粮食刚开始需要官府负担,而长期驻扎在河西的兵马戍卒据说有30万,这些人的大部分钱粮物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需要借助外来力量解决的。30万人马啊,这么庞大的需求该怎么有效且科学的解决呢?汉廷主要有四个措施,为后世广为借鉴:其一,大力推广军屯和民屯;其二,从内郡府库和民间调集粮食;其三,建立仓储机构,按照严格的要求发放物资;其四,建立府库存储大量的武器装备,以备不时之需。

保证一切的法令

法令即法律,是制度系统顺畅、完善运行的根本保障,不完善、不顺畅的话会产生络绎不绝的问题,最终引起腐朽毁灭。汉承秦制,严刑峻法则没继承下来,反倒是宽缓刑狱、省刑薄罚、减免罪责,可河西是边郡,属于对抗匈奴的前沿阵地一类,因而法令必须符合“令行禁止”军事化的要求。为避免武功(不是小说里的武功)的退化,河西戍卒每年秋天都要进行秋射,一人十二箭,六中为合格,合格以上多中一箭休息15天,最多75天;反之,距合格线少一箭的罚戍守15天,最多75天。这是河西都尉府控制的兵马都需要参加的比试,若因有事来不了,那么需要补试。

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件事,按失期罪处罚,按情节严重程度判刑,张骞因失期被判处死,但因用钱赎改为庶人,才留下一条性命。而且更严格的是,若戍卒长官的才能和性格不符合职位要求的,会被斥责免除,可见其重视程度。法令中有一条烽火品约:遇匈奴入侵,烽火台的戍卒们根据时间和人数的不同,所放的烽火是不一样的。河西各郡各有不同的标准,但是意思都很明白,可以让军队将官明白敌情战况。这是得到严格执行的,无论是信号传错,还是戍卒行动有误,造成严重后果的话,其上级官吏也要连坐遭罪。

除此之外,还有一项对敌人头颅的购买悬赏法令,有利于激发边关将士们杀敌的高涨情绪。而不同敌人头颅,赏金也是不同的;例如匈奴的头颅比羌胡的头颅值钱,匈奴贵族的头颅又比普通贵族的头颅值钱。

严防死守的防备工事

城、障、坞、燧,构建河西边塞的防备工事的组成部分。燧,烽燧,是最基本打探和传递敌情的哨所,一般修筑高度较高,间距在两公里到五公里之间。烽燧附近一般有坞,内有居室、灶台、院子等,是戍卒生活的地方。障则与坞的差别只在更大、驻地更显要、人数更多。城的建筑比较障规模更大,数量不多,多为都尉府所在,是比较纯粹的军事要塞。河西守备工具主要分为三种:障碍、侦察和守卫。设置巧妙精密,可以说步步为防。匈奴人一般不会遇到这种硬骨头,他们会直接选择无视,而不是硬碰硬去围攻。

再来详细说下守备工具,障碍工具主要是塞垣、堑壕、强落,用以限制匈奴的机动性,把匈奴的四条马腿“砍成”两条人腿。侦察工具主要是柃柱、县索、天田、烽燧等,前面两样主要是设置木棒绳索,从木棒完好程度和绳索松弛与否判断敌人;天田即通过平面细沙的铺设,看上面细沙表面足迹规模状况,判定有无人马出入或有无匈奴偷偷入侵;烽燧即高楼望远,有情况立即示警。守卫工具是大弩弓、连梃(如打禾连枷状)、大石、木材、矛、长枪等,别看说是守卫工具,其实里面有许多攻击性的装备,以攻为守。要知道这些东西不是说说而已,而是遍布整个河西防备工事中,最大程度上储备着这些东西,方才造就“是时汉边郡烽火候望精明,匈奴为边寇者少利,希复犯塞”。吃力不讨好,匈奴哪敢来。

综上所述

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建立的严密且紧凑的防匈奴系统,在河西地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终西汉一朝匈奴都没有机会染指河西地,无论是军事上的染指,还是文化上的染指,都没可能。河西也真正彻底成为了华夏文明的疆土,谁也不能夺走。

参考文献:《汉书》《史记》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不犯  不犯词条  匈奴  匈奴词条  西汉  西汉词条  紧凑  紧凑词条  严密  严密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