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一说起俄罗斯,相信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战斗名族了,而伏特加与棕熊就佐证了俄罗斯人的这一硬核气质。俄罗斯的历史也颇为硬核,沙俄时期的俄国,出现过不少女帝。其中一位女帝,名叫叶卡捷琳娜,她出身于德国贵族家庭,却成为了俄罗斯历史上唯一一位被称为大帝的女沙皇。这位传奇女性,还是普京的偶像,甚至把他的一个女儿都取名为叶卡捷琳娜。
少女情怀
尽管国内对俄罗斯影视的关注不多,俄罗斯人的超高审美水准在国内还是有口皆碑的。
叶卡捷琳娜二世,又称凯瑟琳大帝,她的个人传记电视剧《叶卡捷琳娜大帝》将俄式美学展现得淋漓尽致。
第一季于2014年开播,豆瓣分至今稳居8.5分,可谓是精品中的精品。
《叶卡捷琳娜大帝》的每一帧画面,从构图到配色都精致得令人叹服。摄制团队善用柔光手法,将人物的皮肤拍得细腻如雪,再加上靠近北极圈的俄罗斯演员本身的一等白皮肤,画面充满了高级磨皮质感,却不会因此失真。
环境光基本采用高亮度的面光,明朗的光线从正面打过来,人物轮廓干净纯粹,环境也因打光而显得一尘不染。毕竟皇宫这样的场景,本来就不需要太多的烟火气息。
人物服装的材质不用多说,即便是再外行的观众,仅靠肉眼也可感知到,服化道简直是博物馆级别的,华贵、气派、复原,细抠任何一个细节,都不会感到超脱时代。
除此之外,在画面的色彩配置上,也很有自己的想法。
《叶卡捷琳娜大帝》画面之所以干净、赏心悦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该片画面的色彩搭配颇为协调。
常使用大块干净的色块,比如人物佩戴的帽冠,干净的黑白色块,服装则是大块的绿色。虽然服装和道具在细节方面会有一些细致繁复的花纹和勾边,但是颜色在整体上仍然是十分统一的。
每个人物身上所穿的颜色都具有高度自律性,如此设置,使得电视剧在整体视觉效果上美得仿佛像一幅油画。
《叶卡捷琳娜大帝》的艺术审美无可指摘,高分评价是最好的证明。相较之下,剧情方面的设置显得逊色了许多。
在第一季里,有关权谋、斗争的部分,主要在伊丽莎白女皇这里,主角叶卡捷琳娜都参与度不高。这也许和分季剧情有关,第一季的叶卡捷琳娜还是个充满爱情幻想的少女,从德国的一个小贵族家庭,远嫁至欧洲边缘的俄罗斯。
叶卡捷琳娜当时信心满满,说自己要成为欧洲的女王。这句话,还真是预言得十分准确了。
她怀揣着美好梦想,一心想和自己陌生的未来丈夫相爱,但现实却是一盆冷水。丈夫不爱她,她也没能第一眼爱上自己的丈夫。
与此同时,他们还需面对来自伊丽莎白女皇的压力。女皇需要他们生下一个继承人,但叶卡捷琳娜始终没有受孕,于是女皇宁愿叶卡捷琳娜和侍卫生一个孩子,女皇只是需要一个继承人。
叶卡捷琳娜在女皇的命令显得十分软弱,荧幕形象十分地傻白甜,许多观众因此认为,这是该剧的一大败笔。
事实上,叶卡捷琳娜的真实人生,远比电视剧展现得要精彩纷呈。
一代女帝
叶卡捷琳娜大帝原本叫索菲娅·奥古斯特,出生于普鲁士斯德丁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被伊丽莎白女皇选为皇位继承人彼得三世的未婚妻。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历史上总共只有两位皇帝被称为大帝,一位是俄罗斯帝国的奠基人彼得一世,另一位便是叶卡捷琳娜二世。
但年轻时的她,只是德国普鲁士一个不起眼的小公国中的公主。谁也没想到,这个少女以后会让整个欧洲颤抖。
欧洲各国皇室之间素来有联姻的传统,皇族之间的亲戚关系也错综复杂。叶卡捷琳娜的远房表哥,是俄罗斯彼得一世的外孙,因此被选为俄罗斯皇权继承人。
因此,在为彼得三世选择未婚妻时,叶卡捷琳娜的远房表妹身份派上了用场。她和母亲历经艰辛到达俄罗斯,远房表哥彼得却直截了当告诉她,他爱上了伊丽莎白女皇的侍女,娶她不过是因为命令。
那时年轻的索菲娅公主明白,要想站俄罗斯站稳脚跟,只能靠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俄罗斯人。她主动学习俄语,了解俄罗斯,融入俄罗斯。不过俄罗斯的冬天实在太冷,她染上了病,一度情况危急,众人甚至商量着为她办理后事。
这时,她要求见教她东正教礼仪的老神父。这一举动极大地博得了俄罗斯东正教徒们,她得以留在俄罗斯皇宫。
1744年6月28日,索菲娅皈依东正教,改为俄式名叶卡捷琳娜。婚后的叶卡捷琳娜十分痛苦,因为丈夫并不爱她,在这五年婚姻中,叶卡捷琳娜始终是处女。
她幽居深宫,靠阅读消磨时间。也是在这时,叶卡捷琳娜开始对政治哲学类的书籍感兴趣,此后也陆续有了自己情人。
女帝找情人,仿佛是俄罗斯皇室不成文的传统。谢尔盖·萨尔特科夫,公认的俄罗斯宫廷美男子,在成为叶卡捷琳娜的情人前,还有过一段传说。
当时有传闻说,伊丽莎白女皇也对这位美男子有宠意,但是萨尔特科夫选择了叶卡捷琳娜,导致伊丽莎白女皇震怒。
这位美男子还因此去乡村躲避了一段时间。
后来,在伊丽莎白女皇的命令下,叶卡捷琳娜生下皇孙保罗,生活却并未因此改善。
孩子生下以后,周围所有的人都围着保罗打转,没有人照料她。生产后的她,等了三个小时,独自走回自己的房间。
叶卡捷琳娜和皇储彼得各有情人,彼此互不干扰相安无事。但她生下第二个孩子后,皇储彼得却公开嘲讽:“不知道叶卡捷琳娜是怎么怀孕的,不知道这个女儿是谁的。”
叶卡捷琳娜的转变大约从这时开始,她深知二人之间虚假的和谐已经岌岌可危。她开始寻求政治支持,谋划着在伊丽莎白女皇离去后登上皇位。
伊丽莎白女皇去世前夕,叶卡捷琳娜和彼得的敌对关系已经公开化。彼得继位后,叶卡捷琳娜和新的情人生下了孩子,几日后彼得才得知消息。
这件事令二人的关系彻底割裂,也促使了叶卡捷琳娜发动政变。
叶卡捷琳娜的不流血政变是由近卫军和心腹近臣策划推动的,政变之际即未遭到阻力,登基之后更被广为认可。
她成为帝国历史上第四位女帝,在俄罗斯危机四伏时接手,施政改革,将俄罗斯打造成一个军事强权国家。
在她执政的34年期间,叶卡捷琳娜不断地扩张着俄罗斯的版图。两度大举陈兵土耳其,与丹麦结盟,拉拢英国,孤立瑞典,与普鲁士、奥地利三次瓜分波兰,将克里米亚半岛和黑海沿岸纳入俄帝国版图,使俄国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欧洲最强国。
除此之外,她还在俄罗斯建了欧洲最早的贵族女子学校,使俄罗斯女子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当时的欧洲,因她刮起了叶卡捷琳娜热,以至于在巴黎,人们更喜欢用俄国的名称给店铺起名,俄国的某些风俗也成了法国贵族们乐意仿效的时尚。
也难怪叶卡捷琳娜大帝会说出那句振聋发聩的名言:“假如我能够活到两百岁,全欧洲都将匍匐在我足下!”
结语
有关叶卡捷琳娜的讨论,总逃不过她的众多情人、珠宝藏品、奢靡生活。
但是在哲学和艺术方面,叶卡捷琳娜比西方任何一位君主都要慷慨。
她在狄德罗最需要帮助时施以援手,被狄更斯成为欧洲上空最闪耀的明星,夺得无数启蒙运动思想家的崇拜,为俄罗斯文化带来了黄金时代。
所以无论身处哪个时代,人只要看清了自己所处的情况,认准了自己的定位,想要成一番事业,是迟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