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华盛顿惨案,这起事件又被称之为“星期四大屠杀”,这是发生在1932年7月28日的一起血腥镇压事件。当时前往华盛顿请愿的老兵们是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们的鲜血居然洒在了自己国家首都的土地上,想不到没有异乡作鬼却倒在了自己军警的枪口下。那么接下来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次事件吧。
“华盛顿惨案”又称“星期四大屠杀”
1932年7月28日(星期四)。2万5000多名一次世界大战老兵和家属在华盛顿国会附近搭帐篷住了1个多月,要求把原定1945年兑现的补贴马上发给他们(因1930年美国大萧条导致生活困难);在胡佛总统同意下,由麦克阿瑟指挥的拥有步枪,催泪瓦斯和坦克的联邦部队开进了请愿老兵所在的营地,驱散了请愿群众并焚毁他们的营帐。
在事件中,胡佛总统并没有同意军队越过安那柯斯提河进入请愿者的主营地(麦克阿瑟有范围意扩大镇压);事后,他认为这次请愿事件是由犯罪分子和国外“红色”(共产主义)势力所造成,麦克阿瑟将军则认为这次事件是共产主义意图推翻美国政府的行为。
当时为麦克阿瑟部下的艾森豪威尔并不认同这次行动,采取了强烈保留的态度;而当时是少校的巴顿则是最先抵达华盛顿特区的陆军军官之一。
巴顿的装甲部队与步兵在白宫附近的椭圆草坪集合后,巴顿率领佩有防毒面具、刺刀及军刀的联邦军队沿宾夕法尼亚大道前进,投掷催泪手榴弹来驱散这批请愿者;当晚稍后,巴顿及联邦部队开始清理安那柯斯提区,焚毁请愿老兵的帐篷;清场期间,军方调运来五辆雷诺坦克协助驱赶人群!到了第二天早上,大部分请愿者都离开了特区。
驱散行动导致:四人死亡,数百人受伤。
被枪杀的退伍军人为威廉·赫西卡和埃里克·卡尔森,两名儿童因催泪瓦斯窒息而死;有一名退伍军人的妻子流产,一名十一周大的婴儿由于暴露于催泪瓦斯中,性命垂危,一名十一岁的男孩因催泪瓦斯伤害,导致失明,一名旁观者被射伤肩胛,一名退伍军人被骑兵军刀砍下耳朵,一名退伍军人的胸口被刺刀插入;总计有超过一千名男女儿童、警察、记者、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居民和救护车司机暴露于催泪瓦斯中。
事件前因
1924年,第一次大战结束后的第6年,退伍老兵要求国家赔偿(因参军而损失的工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战的美国军人在每人每日1美元的薪金之外,还另加25美分做为海外生活补助金;但在战时,这笔薪金并没有发放给参战的美国军人,战后由于美国政府无法负担这笔费用,也没有发放),柯立芝总统坚决反对,声称“能够买卖的爱国主义不是爱国主义”;但国会还是通过了一项补偿法《服役证明修正法》,在该法案中,美国政府先发给一战老兵一张补助金证书,规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国内服役者每天补偿1美元,在海外服役者每天补偿1.25美元。其中50美元当时就支付,余下的美元到1945年凭证兑付(将在1945年给与每位退伍军人500美金左右,这笔钱其实非常少,总统胡佛1897年的年薪就高达5000美元,当时美军参谋长麦克阿瑟的年薪是1万400美元)。
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发生经济大萧条。1932年,全美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就业人口找不到工作而急需救济。于是这些退伍军人就要求美国政府立刻支付应在1945年支付的薪金。退美国海外退伍军人协会更认为,对一个饿肚子的人承诺二十年后才支付买食物的钱,是不合理的。退伍军人把这笔要推迟支付的补偿金戏称为“墓碑补偿金”,他们说因为到政府支付这笔补偿金的时候,其中许多人早就死了。
历史性的进军
1932年5月11日,一个失业的前陆军中士沃尔特·W·沃特斯,带领大批退伍军人跟他一起向华盛顿进军;他们的“进军”得到铁路工人的同情,因为不少铁路工人也是退伍军人,这样他们通过一个城市又一个城市,向华盛顿前进;他们在全国各地又得到广泛的同情和支持,许多人为他们捐送食品、金钱,给他们巨大的道德支持;这时,各地退伍军人都组织起来,全国媒体也纷纷报道此事。
《华盛顿星报》报道说:“一百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业老兵将在明天早晨乘货运列车从费城前往华盛顿”,
当退伍军人向华盛顿进军的时候,美国情报部门向白宫报告说共产党已经渗透进这些退伍兵中,阴谋推翻政府。但胡佛认为事情并没有这么严重,他说这些抗议者“只是暂时生病”。
1932年5月21日,铁路警察开始把这些人赶下火车,他们被赶下车后则开始阻拦火车,不许火车出站,与政府对峙,形势开始紧张。但是,还有一些州采取了妥协作法,用汽车把退伍军人运送到本州边界,让他们进入下一个州,继续向华盛顿进军,使得形势有所缓解。
1932年5月21日晚,时任华盛顿警察局局长格拉斯福特正驱车经过新泽西向南开去。突然,车灯照出一片人影,后来他把当时的场景形容为“一群七十多或一百个衣衫褴褛的男男女女正在游行,他们情绪高昂地边走边唱,不时向从旁经过的车辆挥手。”只见一个男子扛着一面美国国旗,另一个男子则高举一面写着“退伍补偿金或工作”的旗帜。格拉斯福特把车开过去停下,想和他们搭话。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一个在游行者的手推车上安睡的小女孩,她依偎在全家的衣服堆里,与四周的嘈杂不堪形成鲜明对照。此时,他想不到,以后历史将其称之为“历史性进军”。
格拉斯福特参加过一战(34岁成为最年轻的准将),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战友,为这些人按时送食物并提供医疗。在5月26日的一次会议上,格拉斯福特建议这些老兵正式称呼自己为“补偿金远征军”,并应邀出任“远征军”的财务总长。
1932年5月29日,包括沃尔特·沃特斯在内的俄勒冈大军到达华盛顿,与先期到达的其他几百名退伍军人汇合。除了安那科斯蒂亚主营地外,陆续又建了26个较小的营地,虽然分散于各处,但还是集中在华盛顿的东北部。不久,这些营地就聚居了二万多人,“总司令”沃特斯宣布了“军事纪律”:“不许乞讨,不许酗酒,不许言辞激烈。”在这两万人中,有一千名妇女和儿童,这是全国最大的“胡佛村”。
“远征军”把他们的聚居地起名为“麦克思营地”,他们之所以要用警官S·J·麦克思的名字命名自己的营地,是他们的营地建在麦克思的辖区范围内,但麦克思警官并没有难他们。他们甚至还出版了自己的报纸、设立了小图书室、理发室,高唱自己创作的歌曲。他们还设立了自己的纠察人员维持秩序,一些家长还给孩子上课。
在这个学校、公共汽车和电影院仍实行种族隔离的城市,营地中的退伍兵却不分白人和黑人一同生活、一同工作、一同吃饭、一同娱乐。吉姆·班克思是一个老黑奴的孙子,他回忆说:“这是我所记得的第一次大规模种族混同的努力。”
胡佛总统拒绝接见退伍老兵,退伍老兵们便围着当时的美国国会进行游行,要求国会审议通过新的法律给他们帮助。
此时,国会开始讨论是否立即兑付退伍补偿金的问题。6月13日,波特曼议员“立即支付现金”的提案获准交付表决。6月14日,国会就此提案展开激烈辩论,忠于胡佛总统的共和党议员从平衡财政的角度考虑,强烈反对这一提案。但支持这一提案的爱德华·艾思力克众议员在发言为其辩护时心脏病突然发作,当场身亡。数以千计的退伍军人排成长长的队伍,参加了他的葬礼。6月15日,众议院以211票赞成176票反对通过了这个提案。
6月17日,参议院开始对这一提案进行表决。当天,有8千多退伍军人聚集在国会大厦前面,另有1万多人则分布在安那科斯蒂亚河对岸,河上的木头吊桥早就被警察吊起,以防不测。辩论进行了一整天,直到晚上还在激辩。最后,大约在晚9点半的时候,参议院派人通知沃特斯进去。但片刻之后他就从里面出来,对人群宣布:这一提案未获通过。(62:18提案遭否决)
一时间群情激愤,有些退伍军人似乎要攻击国会大厦。此时,一位赫斯特报系的女记者对沃特斯悄声耳语。明显是听了她的劝告,沃特斯对人群喊道:“唱《美丽的美利坚》!”示威大军悲愤的唱完歌后,大多数人返回营地。
当天夜里一部分退伍老兵们占领了宾夕法尼亚大道上的一排红砖建筑。总统胡佛要求必须把他们驱赶走,因为这对“美国形象”的影响非常不好。华盛顿警察局局长格拉斯福特同情战友,对于胡佛的命令拖延不办。
随后副总统柯蒂斯命令两个连的海军陆战队强行驱赶退伍兵,格拉斯福特则命令士兵立刻退回去,声称,副总统没有权力命令军队。副总统柯蒂斯非常愤怒,用武力驱赶游行者、用法律制裁游行者已经是政府的常用办法了。这个退伍陆军准将竟敢如此无礼,为此,美国政界、军方都达成了一种共识,格拉斯福特该提前退休了(同年10月格拉斯福特提前退休)。
“立即支付现金”的提案虽然被参议院否决,但是参议院同意支付请愿者回家的路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在7500名的请愿人群里,只有802人接受国会提出的要求,向退役军人管理局索取火车票。随后有5000名老兵领取了回程的火车票,有的领取了汽油和其它物资但并未离开);
7月19日晚上,退休海军陆战队少将斯曼得利·巴特勒向请愿群众演说并鼓励他们的行为;他表示,那些曾穿军服服役但又不能团结一致的人,是差劲的。
虽然有部分人离开了,但 “远征军”的斗争并未结束,沃特斯宣布“为了得到补偿金,如有必要,他和其他人将一直呆到1945年!”(的确有2万多人和他一起坚持下来。但此时已渐入炎炎夏季,从6月进入7月天气更是越来越热,营地的卫生状况迅速恶化,食品供应也日益紧张,对此,格拉斯福特和沃特斯二人都焦虑不已)。
残酷镇压
胡佛总统和麦克阿瑟、陆军部长赫尔利此时比以前更担心“退伍补偿金大军”会举行暴动,在华盛顿和其他地方引发暴力活动。最终,决定在7月22日清除仍“驻扎”在市中心的退伍军人。但格拉斯福特设法把这一日期往后拖了6天,格拉斯福特希望这些退伍兵能自动离开,免受伤害。
7月28日,请愿群众依然逗留在一处联邦政府计划动工的土地上。当华府警方试图驱赶他们时,一位警察开枪误杀了两名退伍军人。愤怒的请愿者于是开始以钝器攻击警方,打伤了数名警察。
在警方撤退之后,华府向赫伯特·胡佛总统报告他们无法维持秩序;胡佛总统立即召见陆军部长赫尔利,陆军参谋总长麦克阿瑟,命令麦克阿瑟道:“你立刻率领联邦军队开赴骚乱地点,封锁骚乱波及地区地清理现场,不得迟疑;行动中必须要妥善处理和善待妇女儿童,在执行此命令时要竭尽一切人道主义手段。”
在麦克阿瑟步出总统的椭圆形办公室后艾森豪威劝麦克阿瑟不要亲自出马:"街头打架,将军犯不上插手。"但麦克阿瑟不同意,宣称:"叛乱的苗头出现了,麦克阿瑟决定亲临督战。"当时他没有穿军装,便派一名勤务兵到他家里拿。艾森豪威尔不主张穿军装,说"这是政治事件",但麦克阿瑟认为既然这是一次军事行动,就应该穿军装,并命令艾森豪 威尔和其他人也穿上军装。军装取来了,而且是军礼服,肩上佩戴着四星上将的肩章,胸前披挂着八排缓带和勋章。在临出发前,他恶狠狠地说:"我们要打断这些这人的脊梁骨。"
命令艾森豪威尔道:“调集坦克,把巴顿的第三骑兵团调来,由他干最合适。第12步兵团、第13工兵团、第34步兵团来。向阿伯丁试验场、埃奇伍德兵工厂征用3000枚催泪弹。桥梁、通往国会和总统府的重要地点布置好防御镇定架设重刑机枪。”
随后发生的事情永远铭刻在美国人的记忆中:
下午4点多,麦克阿瑟指挥部队浩浩荡荡地沿着宾夕法尼亚大街开过来,巴顿这个“莽夫”率领第三骑兵团冲锋在前,后面跟着机枪分队,第12步兵团、第13工兵团和第34步兵团,六辆雷诺坦克紧跟在骑兵队后面!
在美国的历史上,坦克第一次在首都的大街上隆隆驶过,却是为了镇压民众请愿!
当身穿军礼服、腰系武装带、足登马靴,胸前挂满绶带和勋章的麦克阿瑟神气活现、耀武扬威地出现在宾夕法尼亚街头时,在那些衣衫槛楼的退伍老兵的映衬下,立即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画面。
下午4点45分。在麦克阿瑟一生中,这场战斗挑选的时间最不好。十五分钟之前,首都的文职人员都已经下班,一批一批涌进各条街道,足有两万人挤在人行道上,对面就是那些不知所措,毫无组织的退伍军人。骑兵队的指挥官稍不小心,就会有人受份,可是人们都知道,民众安全不安全,巴顿少校不是太关心的。退伍军人们以为这是为他们举行一次阅兵式,不禁喝起彩来。巴顿顿的骑兵队猝然转身,向人群冲过去。——《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序曲 谷底(3)》
“乍看起来,这样突然袭击手无寸铁的围观群众,好象只是几个骑兵自发地干的;但后来看到了,那是骑兵队长们预定的联合行动的一部分”。”那些骑兵事前不出一声就冲向数千无辜的人”——《巴尔的摩太阳报》驻华盛顿通讯处主任,记者J.F.艾萨利
“远征军”终于意识到这次不是在搞演习,政府派军队来镇压他们了,慌忙组织起一条防线意图截断大街,他们的领队在各个聚合点挥动国旗;可是这些旗子正好成了骑兵的第二个目标,骑兵军队纵马跑过宾夕法尼亚大道,直向那些褪色的国旗冲去。
一个头发斑白的老兵叫道:“上帝啊!要是我们有枪就好啦!”另一些退伍兵责向骑兵们说:“小伙子,世界大战的时候,我们在阿尔贡苦战,那时你在哪儿?”这时所有的退伍军人都在怒骂那些骑兵。有一个还不到二十岁的士兵从一名当年远征欧洲的中士班长手中夺过了国旗,还吐一口唾沫,骂他说:“你这臭叫花子!”离麦克阿瑟不远,有一个男人大声叫起来。他说:“从今以后,我看美国国旗再也不值一分钱了。”麦克阿瑟大喝道:“如果那个人敢再开口,就把他逮捕起来!”——《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序曲 谷底(3)》
总统和陆军部长都曾给麦克阿瑟书面指示,“对于肇事地区所有妇孺”必须“尽量照顾”,“使用人道主义手段”。但麦克阿瑟毫无顾忌,早已从阿伯丁武器试脸场和埃奇伍德军工厂调来的三千枚瓦斯弹,投放进人群,毒气是不会管请愿人群是男是女,是老是幼!
在场的人只有麦克阿瑟的部队有防毒面具,警察只能用手帕蒙睑,事先得到预告的店主们也关上了门窗。
有些退伍军人看到了对方蒙上面具,心知要发生什么事了,便赶快一个传一个,叫大家准备,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步兵紧随着骑兵冲上,从腰间解下一枚枚催泪弹向前扔去。刹时间,空气染毒,观者四散逃走。一股带甜熟果子味的烟雾笼罩着宾夕法尼亚大道,浓烟所至,退伍军人家属睁不开眼,透不出气来,拿着炊具,带着孩子,从房屋里踉踉跄跄地逃了出来。
美联社报道,“此情此景,就象1918年大战中的无人地带一样”
催泪弹的爆炸引起多处着火:军械库附近这些退伍兵塔起的临时窝棚开始燃烧。浓烟与催泪瓦斯融为一体,向四周散去。从晚7点开始,士兵开始全面清除市中心的“营地”,里面共有男女老少约2000人,还有数不清的旁观者。
到了当晚8时,逃难的老兵已经通过第十一街桥, 退到了设在安纳科斯蒂亚河对岸的大本营,同大本营的人会合了。联邦军队开始埋锅造饭,进行休整。
总统胡佛下了两道命令给麦克阿瑟,“禁止部队过桥进入对岸那面积最大的退伍军人营地”,然而麦克阿瑟还是制定了“夜袭计划”,警局局长格拉斯福特激励反对军队过河夜袭“远征军”,但是麦克阿瑟还是率军过河了,并且身先士卒!(这是麦克阿瑟第一次决心违抗一位总统的命令,但并非最后一次,后来在侵朝战争中麦克阿瑟又违抗杜鲁门总统的命令,杜鲁门总统曾明确命令不得轰炸朝鲜靠近中国东北边境的军事基地,因为这种行动将使中国更深地介入朝鲜战争,但麦克阿瑟无视杜鲁门总统的命令,从军事的观点坚持轰炸这些基地。据说麦克阿瑟非常反感文官干涉军事)
到9点,麦克阿瑟下令在桥头架起重机枪,以防对方反攻,随即率领一个步兵纵队冲过桥去,艾森豪威尔少校也跟在身边。部队开始越过吊桥进入安那科斯蒂亚平地,美军兵分两路,“远征军”营地则一片混乱,们黑呼呼地挤在这里祷告上帝,但是所得的却是又一批摧泪瓦斯弹;美军开始驱逐人群,在退伍军人的苦苦哀求下,还是践踏了营地的菜畦。
尤金·金是一个退伍军人的儿子,年仅七岁,他想从自己的窝棚里救出心爱的兔子,可是有个步兵喝道:“滚开,你这个狗崽子!”小孩还来不及走,步兵就一刺刀把他的小腿戳穿。
一辆辆的救护车又从两英里外的加林格医院赶来,因为又有一百多人伤亡了。
两个婴儿被瓦斯毒死,“远征军”报纸的编辑满怀悲愤,为其中一个拟出了下面这条墓志铭:
“伯纳德·迈尔斯长眠于此,他只活了三个月,是胡佛总统下令毒死的。”
10点14分,美军开始就用火把点着了营地的所有棚舍,火焰高达十几米,延烧到附近的树林,因此来了六队救火人员把它扑灭。
艾森豪威尔后来说,他当时也感到,“情形十分凄惨。不论退伍军人应不应来华盛顿请愿,他们毕竟是少吃缺穿的,觉得自己受尽委屈的。看到他们的住所一下子烧光,人们就更可怜他们了。”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富有同情心,在美军“夜袭”的同时华盛顿的权贵和“精英”们驾着游艇在安那科斯蒂亚河近岸处观看这场百年难遇的“热闹”。
当晚11点15分,巴顿率领美军,进行最后一次的毁灭性攻击,整个营地化为一片火海
那些被骑兵用马刀赶走的衣衫褴褛的人们当中,有一个叫做约瑟夫·T.安吉利诺。这人曾于1918年9月26日在法国阿尔贡森林战役中救护战友有功,获有殊勋十字奖章。那被他救出的战友正是青年军官巴顿。(冲突后的第二天老兵安吉利诺找到巴顿,试图想说服巴顿支持“远征军”,然而当巴顿看到老兵时,对手下说:“中士,我不认识这个人,把他带走,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他回来!”)
午夜12:15,麦克阿瑟跟陆军部长赫尔利一起出现在记者们的面前。麦克阿瑟对记者说:“如果总统今天不采取行动,允许这种情况持续24小时以上,他将会面临一场真正的战斗这种严峻局面。如果他允许这种情况持续一星期,我相信,我们的政府管理体制将受到严重威胁。”为了择清自己,麦克阿瑟称赞了胡佛勇于负责,行事果断,是个英雄,表明自己是奉命行事;却避而不谈自己违抗命令的事!陆军部长赫尔利奇怪地看着麦克阿瑟,只是对新闻媒体说了句:谁是真正的“英雄”,未来会告诉你们。
胡佛也在第二天发表了一份声明中说,希望能够快速地对煽动者绳之以法。为了保护自身,证明镇压行动的合理性,麦克阿瑟和胡佛都宣称共产党控制了这个组织;麦克阿瑟声称,“远征军”已被共产党控制,胡佛认为“骚乱分子”中真正的退伍军不到到一半,赫尔利说是大约七成,而麦克阿瑟甚至认为只有一成。
但是证据表明共产党所起的作用是微乎其微,一份退伍军人管理局的事后调查表明94%的示威者有着海军或陆军的服役记录,67%曾远征国外,而且其中还有20%是残废军人。格拉斯福特为“远征军”打抱不平,认为胡佛和麦克阿瑟的说法不合事实,华府决定新账旧账一块算,因而到了10月份格拉斯福特就被勒令提前退职了。
当时的很多媒体附和华府的说法,在各报新闻栏里,转载退伍军人管理局的调查结果的媒体屈指可数,更是多数的是对“远征军”进行诋毁。
《纽约时报》把退伍军人描绘成“侵犯别人产权的一般罪犯”,又说他们“不听命令”,“闹乱子,几乎酿成暴动”。《波士顿先驱报》公然说:“美国人民……被无赖流氓任意抢劫已经受够了。”《纽约先驱论坛报》也说,“远征军”所作所为,“不论在哪里也不会得到一点儿同情。”《克利夫兰实话报》认为,“在国会园子里安营扎寨”,这是“不值一笑的耸人听闻的行为”。尽管《时代》周刊批评了政府,可是《幸福》月刊还是说,麦克阿瑟知道“只有亮出刺刀和显示不可抗拒的威力才能防止出人命案”,(事实上出了人命案,可是这个刊物只字不提,)这就“巧妙地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全国人民都应该感谢他。
然而,再多的诋毁也不能改变“远征军”是正义的,是为争取合法权利而进军的这一事实,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1929年胡佛上台时,曾在选举人票中以444:87的高比例赢得胜利;然而到了1933年,惨案三个月后,胡佛却以59:472的悬殊比例惨败给竞选对手富兰克林.罗斯福。镇压“远征军”,将胡佛钉死在耻辱柱上!
惨案后续
退伍军人在营地被焚毁后,遭到驱赶,四散而逃;
大约有两百名退伍军人已经窜入弗吉尼亚州阿林顿县县境,警察局长警告他们,限在二十四小时内离开弗吉尼亚州,否则波拉德州长便要出动民兵了;马里兰州长里寄给州警察局的命令是:“如他们(指退伍军人)来本州,要沿着那通往巴尔的摩市的公路干线走,否则不准进来。”所以骑摩托车的警察就到州界迎上那些疲乏不堪的退伍军人,押送他们穿过正在沉睡的巴尔的摩市,直到宾夕法尼亚州边界上;在宾夕法尼亚州,少数几个退伍军人在约翰斯通市理想公园里找到了临时栖身之处,大多数却被该州的警察又赶往俄亥俄州边界去了;在俄亥俄州又有穿制服的押送队在等候着他们。这些退伍军人最终被驱赶到了那里,没有人知道,我们只知道,到了秋天,大部分“远征军”已跟1932年流浪全国的大量流民合在一起了。那年约有两百万美国人到处流浪——其中有二十五万以上是在十六至二十一岁之间。
胡佛曾请歌唱家鲁迪.瓦利编一首歌并对他保证:“只要你能编唱一首让人们忘记大萧条的歌曲,我就给你颁发一枚勋章。”可惜瓦利却没有拿到这枚勋章,因为他在歌词中这样唱道:
他们曾经告诉我,我在筑造一个梦想,所以我与大家一起努力。当需要耕地和战斗时,我总是冲在最前面。我们修建铁路,日夜抢工,与时间赛跑。我们修建铁路,现已竣工。兄弟,你能施舍10美分吗?......
1933年3月讨奖大军又陆续返回华盛顿,示威游行又开始了。到了5月份,已有3千人住在帐篷里。罗斯福总统刚推行新政,他下令陆军将功补过,在华盛顿外围的一处旧军营里设立住所,让老兵住进去。第一夫人亲自前往营地视察,还和老兵们问寒嘘暖,共唱圣歌。罗斯福推行以工代赈,为退伍军人提供工作,虽然一部分老兵认为每天一美元工资的工作如同奴隶,但大部分退伍军人都接受了工作。
1934年,波特曼议员再度提出法案,要给那些老兵兑现战争补贴。罗斯福的亲信、参议院元老哈里·杜鲁门大声疾呼要给老兵发钱;法案终于通过,到6月份,老兵就拿到了第一笔战争补贴(580美金);1941年,美国投入二战,国会很快通过《士兵权利法案》,罗斯福总统立即签署了这项法案;这是美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对退伍美国军人提供补贴最优厚的一项法案;根据这项法案,军人在退役后可以得到丰厚的报酬,从而促使几百万退伍军人成为中产阶级,使美国受过教育的中产阶级人数大增加,在经济上,政治上和社会上,改变了美国的社会结构,导致美国社会更加稳定。
但是不能忘记的是,为维护自身权益而牺牲的人们!
后记
神经质的胡佛,发出命令;趾高气昂的麦克阿瑟,指挥屠杀;犹豫不决的艾森豪威尔,吹响冲锋号;铁石心肠的巴顿,鲁莽的冲锋;绝望的老兵,鲜血洒满华盛顿,也溅了权贵们一脸!
老兵们怀着悲愤的心情,进行了一次悲壮的进军,却得到了一个悲惨的结局!而我的心中只剩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