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为何少帅会成为张学良的代名词?

最近有部电视剧《少帅》,从其宣传力度来看,似乎将接续《芈月传》的高收视。咱搜索了一下,此剧的词条里有写,“该剧以自传的方式讲述了历史传奇人物张学良辉煌而又坎坷的一生”。但看了下分集剧情,其大结局第四十八集,“为了维护蒋介石的权威,张学良决定亲自送蒋安全抵达南京,也是从那一天起,张学良失去了自由,幽禁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想来,此剧对张学良送蒋回南京后被扣的几十年,只能是粗枝大叶的描写,主要情节,是他1936年之前的历史。

咱查了下,少帅是非正式称谓,常见于军旅,一般与军衔无关,多指某一军队的统帅的儿子。如,民国时期少帅一般指张学良

如何一个本来的俗称,成了张学良的特指呢?而且,此词用在张学良身上,明显是有亲切以及亲密的意味。

他活了一百〇一岁,差不多三分之二的生命,在囚禁或软禁中度过。而他,在咱们历史书上,又是西安事变的功臣,与杨虎城以兵谏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此可谓他一生的高峰,又迅速从最顶处跌落,而且,从此未能翻身——所以,人们对其抱以深刻地同情,便以最亲切的称呼来叫他。

但,这个亲切,会不会反而随着历史真相的越来越明而被冲淡呢?

已经有很多研究者证明并且他自己也亲口说,一九三一年九一八的不抵抗命令,是他直接所下。《少帅》电视剧里,采用的也是这种说法——1931年9月18日,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参谋长荣臻致电张学良请求指示,张学良下达“不准抵抗”政策——看过此剧之后,多少人的固有观点,会被颠覆?他们还会觉得,张学良,有那么亲切吗——还会被称为少帅吗?

最重要的是,咱觉得,少帅二字,如果在军阀混战的年代,还可以是军阀们儿子的通称,代表的是军队,是某姓某家的,是他们个人的军队,老子是大帅,儿子是少帅,老子死了,儿子接班;则张学良1928年6月初东北易帜之后,他作为陆海空军副司令、东北边防司令长官。东北的军队,已经是国家的军队。张少帅的身份,已经变为张司令——少帅这种一家一姓色彩极重的称呼,显然已不适合被用来叫张学良了——东北军,不是他张家的,而是国家的。

若此,那电视剧,叫《张学良》不才贴切吗?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张学良  张学良词条  少帅  少帅词条  代名词  代名词词条  为何  为何词条  成为  成为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