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吴越青铜剑 上古神兵怎样铸成?

出土文物证明,吴越青铜兵器确实精湛无比,除了锋利坚韧外,还集中了许多杰出的装饰技术,如菱形纹饰、火焰纹饰、镶嵌宝石琉璃等技术,其中剑首同心圆装饰尤其令人叹为观止

春秋时期,吴越两国善于铸剑,出现了许多传奇式的铸剑大师,并在史籍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如欧冶子和干将、莫邪夫妻。尤其是干将夫妻铸剑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近年来考古发掘中获得的吴越铜剑,更是提供了有力的物证。其中,吴国有铭兵器已经出土不下百件,在湖北、安徽、河南、山西等地都曾发现过,有吴王光剑、吴王夫差剑,还有吴王夫差之子"姑发间反"剑等。但遗憾的是,作为春秋吴国晚期政治中心所在地的苏州,却从未出土过。不久前,苏州博物馆宣布,苏州市人民政府出资4250万元,征集的58件台湾"古越阁"旧藏青铜兵器,于2014年12月18日至2015年3月22日在"吴钩重辉——苏州博物馆藏吴越青铜兵器特展"上亮相,让世人得以一睹它们的真容。这批文物征集部分共计27件组,还有31件组为"古越阁"主人王振华、王淑华夫妇慷慨捐赠。

在这批兵器中,最重要的一件当属被称为"吴老大"的吴王夫差剑,是目前已知存世的9柄吴王夫差剑中保存最完好的,堪称国宝。

吴王夫差剑为春秋末期吴王夫差(前495至前473在位)时制造的一系列青铜剑。作为大名鼎鼎的吴国君王,夫差在历史上的记载和传说故事颇为丰富。他在公元前473年战败自杀,国家随之灭亡,象征着权力的吴王夫差剑也散落民间。传说中,吴王夫差剑是削铁如泥、吹毛自断的珍宝,而苏博此次得到的这把吴王夫差剑通长58.3厘米,身宽5厘米,格宽5.5厘米,茎长9.4厘米,剑身宽长,覆有蓝色薄锈,刃锋极犀利;近锋处明显收狭,双刃呈弧曲形;中起脊线,两从斜弧面;剑格作倒凹字形,饰兽面纹,镶嵌绿松石,一面已佚;圆茎实心,有缠缑痕迹;茎上有两道凸箍,箍上有纤细的凹槽,遗存少量绿松石;圆盘形首,铸有多圈精致峻深的同心圆凸棱;剑首以不同成分之合金青铜分铸后再衔接剑茎而成;剑身近格处铸有铭文两行十字:攻敔(吴)王夫差自乍(作)其元用。

博物馆工作人员透露,这柄吴王夫差剑铸工精致,历经2400余年仍完好如新,无比锋利。此前的藏家曾经做过实验,把一张A4纸放在桌上,没有任何人去按住白纸的情况下,剑刃只在纸上轻轻划过,纸便立刻被割成了两半,可见其锋利的程度。

青铜剑的起源

剑作为兵器,开始受到重视,是西周以后的事。也就是在那一时期,剑的形制有了新的变化。考古发现的春秋早期青铜剑,都是柱脊剑,也就是由圆柱体的茎,直向前伸延而形成剑身的凸脊,只是有的剑茎上装有剑首,有的没有,形体都比较短,一般在28至40厘米之间。这样类型的剑只适于前刺,而不适于劈砍,更像是匕首,所以也称它是一种"直兵",是一种防范非常的卫体兵器。西周时期的战争以车战为主,两军对阵时,首先用远射的弓矢,待到战车错毂格斗时,多以长柄的戈、戟、矛、钺为主。剑,这种仅有几十厘米的手握短兵器,在当时不占重要位置。从考古发现中也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剑的出土数量与铜戈数量相差很大。

但在江苏南部到浙江北部地区出土的同一时期青铜短剑,却与中原地区的剑有明显区别。剑茎实芯,有的饰有花纹,茎端有较大的圆首,剑身中脊隆起,前锋尖细,两侧刃已呈现两度弧曲的雏形。这种侧刃的弧曲,是吴越青铜剑最主要的特征之一。

到春秋晚期,吴越国力日渐强盛,军队扩大,促进了兵器制作工艺的发展,此时吴越的铸剑技术达到高峰。在发展过程中,吴越青铜剑的剑身变长,柱脊变为棱脊,截面凹弧、有血槽,前锷收狭、刃部由直刃变为弧线内收。形制上的变化,提高了剑的杀伤能力,使其在步战加强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吴越宝剑之所以能如此精美锋利,主要是因为吴越的铸剑工匠了解根据青铜器不同的使用性能,选用不同的铜、锡配比,可使青铜器物的性能达到相应的使用要求。成书于春秋战国之交的《考工记》,出现了世界上最早关于青铜合金配比的记载:"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刀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隧之齐。"此处的"金"即为青铜或纯铜,"六齐"实为锡、铜的六种不同合金比例而做出不同的器具的冶炼技术。

将不同铜锡比例的合金熔炼一体,去除杂质,《考工记》中有详细的记载:"凡铸金之状,金与锡黑浊之气竭,黄白次之;黄白之气竭,青白次之;青白之气竭,青次之,然后可铸也。"古时的铸剑工匠,是根据熔炼时的烟气颜色进行判断的。黑浊气是原料上附着的木炭、树枝等碳氢化合物燃烧产生的。黄白气主要是熔点低的锡先熔化而产生的,同时,原料中含有的氧化物、硫化物和其他元素挥发出来也形成不同颜色的烟气。温度升高,铜熔化的青焰色有几分混入,故现青白色。温度再升高,铜全部熔化,因此只有青色了。火焰颜色纯净,表明原料中的杂质大多汽化蒸发,剩下残渣可予以去除。为了提高青铜合金的质量,工匠们还对铜锡进行多次熔炼,以进一步去除杂质。后来人们用"炉火纯青"喻功夫纯熟,就源于此。

此次苏州博物馆的这把吴王夫差剑,因为剑柄部位装饰复杂,且和剑体的韧性要求不同,所以采取了分铸技术。所谓分铸,就是将剑脊和剑刃分开铸造。剑脊,含锡量较少,所以比一般青铜质柔而韧,比较不容易折断。剑刃,含锡量较多,所以质脆而硬,使得刃口更加锋利。这种外坚内韧的青铜剑,称之为复合剑。

吴越青铜剑三绝

复合剑、菱形纹饰和剑首同心圆这三种技艺被称之为吴越青铜剑三绝。

普通剑之剑身是一次浇铸完毕,复合剑则是二次浇铸:先以专门的剑脊范浇铸剑脊,在剑脊两侧预留出嵌合的沟槽;再把铸成的剑脊置于另一范中浇铸剑刃,剑刃和剑脊相嵌合构成整剑。由于这种剑表面看起来,剑脊像是镶嵌上去的,故有人称之为"铜镶剑"或"插心剑"。复合剑的脊部含铜多,故呈黄色;刃部含锡多,故泛白色,故也有人称之为"两色剑"。两千多年后,我们今天看到的复合剑,虽不像当时脊黄身白,但由于合金成分不一样,在相同环境、温度、湿度下,电化反应快慢和过程也会不同,因此就会出现剑脊和剑身锈色差异现象。

出土文物证明,吴越青铜兵器确实精湛无比,除了锋利坚韧外,还集中了许多杰出的装饰技术,如菱形纹饰、火焰纹饰、镶嵌宝石琉璃等技术,其中剑首同心圆装饰尤其令人叹为观止。剑首同心圆位于剑首端部,由厚度0.2至0.8毫米,间距0.3至1.2毫米不等的多圆薄壁凸棱组成,并且十分规整。在多圈同心圆的槽底,又分布着极细凸起的绳纹,极具装饰性。

剑首装饰有同心圆的青铜剑,仅见于少数吴越名剑,一般实战用剑绝无这种精致装饰,可见此装饰技术在当时亦仅为少数铸剑高手能够掌握,也只有身份地位很高的人,才能够佩戴这种剑。这种装饰,即使在现代也难以加工。

通过对出土实物观察发现,凡是带同心圆剑首的剑,都是同心圆剑首单独铸好后,再铸接或销接到剑茎上的。同心圆的范铸工艺十分复杂,一般的工匠没能力铸出,在当时代表了最高的铸造工艺。现在一般认为同心圆的泥范不是翻模制作的,而是在转轮上直接转削制作。在制作好的同心圆泥范凸棱上,用小竹签压出一道道凹下的栉齿纹,然后再经过阴干、焙烧、合范、浇注而铸成。这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稍有差错,就不会成功。

此外,很多吴越兵器上都装饰有菱形暗格纹饰,如1983年在湖北出土的吴王夫差矛通体满是菱形几何纹饰,而此次苏州博物馆征集的无感菱形暗格纹剑同样布满极纤细菱形纹。冶金史学者和科技史学者对这种工艺进行了研究和复原,至今未能解开其技术原理。

此次苏州博物馆征集的吴越兵器中,还包含了多种装饰工艺,如鎏金、错金、镶嵌、暗格纹等,制作精美、装饰繁复,是研究金属加工工艺的重要材料,有助于今人进一步深入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制作工艺。

一般认为,错金即在金属表面开槽,然后以金片嵌入捶打固定。但是在硬度很大且薄的铜剑上这种工艺显然不适合,应是以金汞剂涂抹纹饰部位,加热使汞剂挥发而成。但最近经过科学的检测,学者又提出很多所谓的鎏金极有可能是贴金,即以某种黏合剂将金片黏合在器物表面。这次征集的错金菱格纹剑的花纹呈一条直通,交错的另一条断开,显然不是鎏金,也不可能开槽,极有可能是贴金工艺所制。

吴越凭铸剑之术称霸

春秋时期,吴越之所以在铸剑水平上能够发展到如此高的水平,远超中原诸国,主要原因在于吴越地处南方,水网纵横、林莽丛生,处于尚待开发的阶段。中原地区作战主要依靠的战车,在吴越几乎无用武之地,相反各种战船却是军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装备,为适应这样的客观条件,吴越的军队主力是步兵。步兵近身对战机会多,因此为了提高部队的战斗力,短兵器在此地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吴越春秋》记载,吴王令"能善为钩者,赏百金",可见吴国国君对于铸剑的重视程度。

众所周知,春秋前期,吴国一直地处长江下游,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蛮夷之国。直至吴王阖闾上位,率师大败楚军,仅十天即进入楚国国都郢,创造了春秋时期攻占大国都城的先例。翌年,阖闾亲自出征,大败越军。次年,再次伐楚,迫使楚国迁都于鄀。至此吴国成就霸业,雄踞东南。除去政治因素外,很大程度上源于其铸剑技术的发展。

虽然铁器早已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但直至西汉时期随着高炉冶铁技术的运用,铁质兵器开始大规模装备军队,青铜兵器永远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吴越青铜剑则以上古神兵的形象,在文人墨客的想象中延续着自己的荣耀。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吴越  吴越词条  铸成  铸成词条  神兵  神兵词条  上古  上古词条  青铜  青铜词条  
综合

 ​古代女子令人咂舌的出轨

出轨并非男人的专利,即便受三从四德紧锢的古代女子,有的甚至贵为皇后、妃子、公主,也多有不满婚姻现状而追求婚外情的。本文所言出轨,是指夫婿尚健在而与其他男子有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