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中国建筑发展的高峰,也是佛教建筑大兴盛的时代,但留存至今的唐代木结构建筑只有四座,全部在山西省境内。规模较大的南禅寺和佛光寺在五台山,其余两座是平顺县的天台庵和芮城县的广仁王庙。
南禅寺
南禅寺重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大佛殿为南禅寺主殿,高大雄伟,古朴俊美,面宽11.62米,进深9.9米。方整的基台几乎占了整个院落的一半,大殿三间见方,单檐灰瓦歇山顶,全殿由由台基、屋架、屋顶三部分组成,共用檐柱12根,殿内没有天花板,也没有柱子,梁架制作极为简练,墙身不负载重量,只起隔挡的作用。屋顶重量主要是通过梁架由檐墙上的柱子支撑。檐墙起间隔内外和防御风雨侵袭的作用。四周各柱,柱头微向内倾,与横梁构成斜角。四根角柱稍高,与层层迭架、层层伸出的斗拱构成“翘起”。殿内17尊唐塑佛像,仍然保持原貌,都是唐代珍品。殿内有一座佛坛,长8.4米,宽6.3米,高0.7米。塑像以释迦牟尼佛为中心分布在佛坛上。
广仁王庙
在芮城县城北4公里古魏城城垣遗址内,中龙泉村北的高阜之上,坐落着一座四合院形的庙堂建筑,它与永乐宫、古魏城、五龙泉、万仙泉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文物群。庙后条山葱翠,庙前泉涌成溪,这便是供奉龙泉之神“广仁王”的庙宇——广仁王庙,又因五龙泉水从庙基前涌出的缘故,当地群众也俗称其为“五龙庙”。
五龙庙建于唐大和五年(831年),正殿墙上嵌有两座唐碑。一为《广仁王龙泉记》,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所立,河东裴少微书,字体雄浑劲秀,详细地记载了县令于公凿引龙泉之水灌溉农田的事迹。文中引征西门豹引漳水治邺史事,以显于公治芮之功。另一碑为《龙泉记》,唐文宗大和六年(832年)所立,记载了扩建修葺五龙庙的始末。在现存于世的四座唐代木构建筑中,广仁王庙是唯一的一座道教建筑。
佛光寺正殿即东大殿,建于唐朝大中十一年(857年)。佛光寺的建筑、雕塑、壁画和题记,有很高的价值,被人们称为“四绝”,敦煌五代壁画《五台山图》中就绘有佛光寺的图像。当年梁思成就是看了这张壁画的照片后,才在五台山的荒僻村庄里发现佛光寺的。佛光寺正殿居于10多米的高台之上,横长34米,内殿纵深20米。殿中有一巨大佛坛,赫然耸立着佛像三十余尊。周边是一圈五百罗汉的塑像。塑像、斗拱、梁架、藻井以及雕花的柱础都明白无误地显示了晚唐时期的特点。梁思成这样描述初见佛光寺的情景,“寺院是建在山边一处很高的台地上,面对着前面的天井,周围有三十棵很老的松树。它是一座很雄伟的建筑物。总共只有一层高,它有巨大、坚固和简洁的斗拱,超长的屋檐,一眼就能看出其年代之久远。”
天台庵
天台庵建于唐天佑四年(907年),东傍山谷、西临漳水,坐北向南,占地970平方米,建筑面积90多平方米。佛殿建在1米高的石台基上,广深各3间,面阔7.15米,进深7.12米,屋坡举折平缓,四翼如飞,单檐简板布瓦,琉璃脊兽歇山顶。佛殿檐下四周设台明,正面明间台明下安装踏垛,殿身四周为圆形木柱,柱间施阑额,柱础为常见的覆盆式,柱头形卷舌较缓,柱上安有斗拱,承托屋檐,正侧两面明间较大,次间仅为明间的一半。殿内没有一根柱子,结构简练,相交严实,没有繁杂装饰之感,而且使殿内的空间更显得空阔,充分体现了唐代建筑的特点。院子东边矗立着唐碑一通,由于数百年的风雨剥蚀,字迹已经风化,已无法再看清上面的文字。